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峰國師訓誨文》講解 二

  《中峰國師訓誨文》講解(二)

  這個訓誨文,我們看了,也沒有生字,非常的簡單。這次講課,我來問大家,第一個要討論的問題:你了解到的出家地位是什麼?或者說你從文字上來說明出家是什麼地位?或者說,你來到普壽寺以後,對出家地位是怎麼樣體會的?

  “既到出家地位”:就是已經到了出家地位。我們先從事上來說,出家,一般人認爲是離世俗的家,剃發染衣就是出家,我們知道,這只是一種形象的出家,真正的出家是受沙彌尼十戒後才是正式的出家,所以在沙彌尼的位,就有分形同沙彌尼和法同沙彌尼。我們一般人都認爲,只要一落發離開俗家就算是出家人了,就到了出家的地位,這是最淺顯的理解。深一點的討論,出家有真出家,相對來說,也有不真心出家。蓮池大師說:出家是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爲也。我們常常說大丈夫要志向遠大,節操高尚,永不退轉,這個才是大丈夫的定義。世間的將相,將是武,相是文,在朝廷裏或在國家當中,文功武將,這是國家的重要大臣,國家有賴于他們,能爲將爲相,利國利民,這個不容易。但對出家來說,這是大丈夫的事,能爲將爲相,但卻不一定能出家。所以真正的出家要能夠發四弘四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當然這比世間的將相高得多,因爲他想的不只是一國之人,他所想的是所有的衆生,看看宣祖告訴我們說:“真誠出家者,怖四魔之多苦,厭叁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真誠出家的人,要能夠降伏天、惱、陰、死魔(編者注:即四魔),這稱爲我們的冤家,天魔會來搗亂我們,不讓我們出叁界;煩惱魔一天在磨我們,不得出離;五陰熾盛魔使我們妄動;死魔在威脅我們的生命。這實在是我們的冤家,要出家就要能夠降伏它們。要知道,我們所遇的世間是苦、空、無常的,我們自身有生老病死,所以我們要學《無常經》,佛來到這個世界,把解決生、老、病、死的法來告訴我們,如果不爲此事,佛也不來世間。所以真正的出家,是要爲了生死,如果你出家不是爲了生死,那就不是真出家。既然真爲了生死,才辭別六親的至愛,在世間,父母兄弟姐妹,這是我們最親的人,但是雖然可以歡樂在一時,但是不能永久,因爲世界上沒有什麼永恒的東西,一切都是無常的,天倫之樂也是無常的。我們大乘寺,挨著榆次的常家大院,榆次老城,看看裏面的大家族,曾經也有興盛的時候,現在呢,除了冷冷落落的大院,人呢,又在哪裏?所以天倫之樂是不能永久的,所以要舍暫時之痛,是爲了得到永久之樂。因爲我們剃發時的偈子:“流轉叁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爲,真實報恩者。”如果真是這樣來出家,這是真出家。

  所以就要把世間的五欲放下,因爲這也是無常的。後果導致的是淪落生死,所以必須得放下,所以出家人是要做一回大丈夫的事業,在六道中,得人生是最難的,生到人中,出家是最難的,將相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今天做到了。但要懂得,要真正出家才可以,所以要舍諸虛妄,回向于真實。怎樣才能得到呢?就是要從持戒、修定、習慧當中而來,要學無量的法門,要行六度萬行,真正在末法中,建立起法幢,續佛的慧命,令叁寶不斷,使衆生獲益,這才是真正的出家。這是祖師所說:“若能如是,是名真出家。”這才能做六道衆生的福田,做叁界聖人的因種,才能受得了信施,才能不辜負四恩(父母、師長、國家、衆生的恩)啊。只有真出家才能報,那真出家的內容,就是剛才所說的。所以這就辨別出來真出家假出家。真正的出家,我們的身和心都要出家,就要按照剛才所說的去做,懷著一顆好心出家,要精進勇猛地來修道。有什麼放不下?有什麼看不破?

  下面談一談中峰國師,這一篇訓誨文是中峰國師所作的,是元朝時人,名本,號中峰。他是禅門下的人,到我們現在要按宗派來分,數臨濟宗的多,他是臨濟宗的人。中峰國師從小玩遊戲,一定是玩做佛事的遊戲,不玩其它的,是浙江杭州人。小時候就跟其它小孩不一樣,年齡稍稍長大,就要求閱讀經教,並且燃指燃臂供佛,求佛道的心,非常的切,晝夜精勤用功。他的師父是高峰妙禅師,中峰國師開示說:“病中做功夫,要將四大幻身撇向他方世界之外,由它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無人看也得;香鮮也得,臭爛也得,醫得健來,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得,如或便死,被宿業牽,如镬湯,爐炭裏也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動搖。”他的用功功夫是這樣的。就是說我們要學習祖師,我們今天要來學習中峰國師的訓誨文,目的就是要了解祖師的嘉言懿行、人格、風範,以古德爲榜樣,以古德之語爲己語,以古德之行爲己行。根本上就是以佛語爲己語,以佛之行爲己行。我們說佛總覺得佛太偉大了,高高在上。我們舉祖師的例子,彼亦是人,自己也是人,應該舉眼向上,他能做得到,我爲什麼做不到呢?以此來激勵自己成爲一位好佛子,通俗的說,就是當了一回出家人,一定要當個像樣的出家人,不要辜負自己的這一生,不要辜負無始劫來自己培植的那點善根。之所以祖師有那麼高的成就,和他嚴格要求自己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反省一下自己又是如何?

  後來中峰祖師被請爲國師,國師,就是那些德學兼備的人,有修有證的高僧,國師是帝王給的封號,意思是指一國民衆的老師,也是帝王的老師。

  訓:就是訓誨,也是開導的意思。

  文:就是通題,我們學習過《勸發菩提心文》,也知道有《戒殺放生文》,但我們今天所學的是《中峰國師訓誨文》,“中峰國師訓誨”是別題。

  原文:既到出家地位,聽我諄諄訓誨。

  怎樣理解出家地位?剃發染衣,只要形像上是個出家人的樣子,這也可以說到了出家地位。從戒律裏來講,受了沙彌尼十戒才到了出家地位,深一點來講,如宣祖所說,只有真誠出家者,才能到出家地位。出家不容易啊,不要把出家看輕了,出家我們平常也常講,沙彌五德說:高潔尊嚴人天師。出家的地位是高潔尊嚴人天師,真正到了出家地位,看我們出什麼家,如果我剃發染衣出了世俗的家,那我們能不能出叁界的家?這是要打個問號的。經中說:“一人出家,波旬怖懼。”所以,在受戒時魔宮會震動,因爲他害怕他所管轄的範圍裏的子民出叁界,不屬他所管,如果你還在叁界裏,不爲出離出家,剛才說了不是真出家,沒有割斷對人天福報的牽挂,怎麼算得上真出家呢?所以,出家是容易的,但出家後的出離叁界家,實在是不容易。所以怎麼樣才稱得上真出家呢?“息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識心達本源。”這才稱得上出家。

  要尊重自己的出家地位,就要知道出家的功德。如果要問叁世諸佛是怎樣成佛的?答案:是出家成佛的。每尊佛的示現,都是如此。佛都是要示現出家相的,“八相成道度衆生”。論中說:“出家之力高于須彌,深于居海,廣如虛空。”出家的利益多大,爲什麼功德這麼大?“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叁世諸佛,未有不是舍家出家成佛者也。”要求得佛果,佛都是示現出家的。所以說出家的地位實在是不容易。《賢愚因緣經》說:“勸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在世間要想培福,什麼培得最快最多?就是自己出家,或者勸人出家。法賴僧弘,僧在即法在,法在即佛在,佛辛勤所證的正法,要安住持續地久住于世間,這一定是憑借僧的弘揚。那我們出家人是僧中的一分子,實在不可以小看自己。當我們真正知道出家的真實利益的時候,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作爲一個出家人,責任太大了,還有什麼不能忍?還有什麼不能讓?還有什麼可以沾沾自喜的?縱然你出家之前,你有很高的名望和地位,那也不過是世間名利的事,這和出家了生死不相幹的,所以要真正出家,實在要給自己一種鼓勵,不是口頭說說而已。這是我對出家地位的理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