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踏破虛空—華嚴菩薩

  踏破虛空—華嚴菩薩 

  

  元朝時代華嚴菩薩,是尉州高氏之子,他生下來就天資聰穎,頗具靈心悟性,志願要脫離汙濁紅塵,拜師出家。

  起初父母不答應,可是他表現得意志堅決,一再懇求。

  「容許孩兒出家求法吧!」

  「好吧!」父母沒有辦法,最後不得不答應他的要求。

  經過商量,父母就送他晉谒五臺山壽甯法師座下爲沙彌,終于在那兒披剃後,受了具足戒。

  他很用功,只是潛心讀誦雜華嚴經部,竟閱讀了千部之多,且有相當心得,又時常作華藏世界觀,即是觀想大日如來亘古今叁世常在說法,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薩,及樹神、海神、水神、火神、風神、夜神、月天子、日天子、大梵天王等,盡會集來到這個世界,聽「華嚴經」的說法。這個世界叫做「華藏世界」,乃是太古時代大日如來修行時,受教于無量數佛,發起大願而成就的世界,因爲是由美麗的蔓華所莊嚴的美觀世界,因此名爲華嚴世界。換句話說,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一切都是由大日如來過去所修行累積的功德而顯現的美麗莊嚴的華嚴世界。

  華嚴經闡述此世界一切的顯現都是由于業力,即是我們心的作用,換句話說叁界是一大精神的顯現,這就叫作「一心法界」。故華嚴經全篇站在唯心論的立場,觀察全世界,而向全世界宣揚佛法,認爲我人如有一顆善美的心,就可淨化我人世界爲理想世界。

  有一天,他禅定正入觀時,忽然聽空中有聲音說道:

  「融和經義氣可吞山河之慨;少時風雲際會自然能得成就。」

  于是立即契入華嚴,頂戴華嚴經,不論行住,都不敢有違華嚴之旨,因此世人尊稱他爲「華嚴菩薩」。

  他曾建一座藏經樓名「華藏閣」,閣樓之下有水,水面上植有大蓮華,而且塑著毗盧如來聖像端坐蓮華之上,他每天面對佛像修禅觀,有時候入定經過叁、五天才出定。

  大元皇太後仰慕他的德名,叁次下懿旨召見,但他無意功名,也自認不善奉迎權貴,因此都沒有遵旨入宮。當朝皇帝又以「五路總攝」的僧官職位相授,他又堅決地謝辭了不願接受。

  成宗皇帝駕臨五臺山,對他禮遇有加,至爲看重。

  他臨圓寂前夕,對寺衆們說:

  「無盡剎海,不離當處;妄情未破,悟入無時。」

  門下弟子法忍法師問:

  「未知上人現在向什麼地方去呢?」

  他回答:

  「虛空剖出一莖骨。」

  意義頗深,門下徒衆再次乞求示偈以解衆人迷津,于是他寫下了這幾句——

  「曆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不顧。」

  就這樣安祥地示寂了,示寂之日在他書寫過的幾桌上顯現出龍瑞,還現出五彩的光芒照耀在庭院之內。

  示寂後經叁天,叁昧真火自焚其體,門下弟子檢拾到不少舍利,並建塔供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