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了生死▪P3

  ..續本文上一頁心特別重,而且好名好得厲害,他好名好得特別厲害,名節。所以每一個衆生他偏重于什麼,那你跟你自己,感覺你自己偏重什麼,你就從這一個部分下手。

  最好我們先把第一步了了,了了第一步就是了生死,這個了生死是分段生死。還是念阿彌陀佛,先了了分段生死。因爲它能夠使我們繼續相續,如果你沒這個本事,沒這個智慧,那你頂好念念阿彌陀佛,不去發利益衆生的大願,等我到極樂世界再回來吧,有那本事了。現在我聽到的很多大菩薩,一發大願要學文殊、普賢。爲什麼?他可以滿足他的貪瞋癡。明明的在搞貪,他說他是大菩薩,你能相信嗎?你們都不要貪,給給我。這樣子能成嗎?不成。你得先斷了,一步一步的。你感覺你哪一門深,你從哪一門動手。你自己知道,每個人都知道的,這個智慧都有。我哪門放不下,我就先從哪門入手,把這門修好了,別的漸漸就通了。那麼我們自己選擇不到,曆代祖師給我們選擇的,還是念佛好,穩當,穩當。這個是假他力。

  我們到了美國最近提倡念《地藏經》,我提倡念《地藏經》也有我的原因的。我們衆生造的業太多了,都是下地獄業,先念念《地藏經》吧!先把地獄災難免了,完了做了人,能做人就繼續修了。所以你修地藏法門的,你可以不失于人身,地藏菩薩的加持你;修念佛法門的,你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去,不墮落娑婆世界去。但是這個別的師父說都不如你自己,你自己想,你對哪一法門接近。或你愛學學經論,你從智慧門入手,那就學經論。你膽子放大一點,我就是利益衆生,生死我不怕,讓它轉去吧!都有衆生,轉到哪兒我利益衆生,你就發這個大願。膽子大一點,願力大一點,一切無畏去。度衆生,下地獄,地獄也有衆生,我就下地獄度衆生去了。像我住監獄的時候,我就在監獄想,人生來就是住監獄的,在監獄裏講也一樣。但是你隨遇,隨遇著什麼因緣,你發什麼願,這個比較好。完了,你自己在學佛來,你從每個宗你都涉獵一下。我們現在道友都是知識分子,當然你都看過很多經,你看哪一個對你最深入,你自己就深入下去。深入下去不是淺顯的了,這個沒自己的。因爲現在沒有這個,沒有這樣的善知識,知道你無量劫的事,跟你一說你就開悟了,這個善知識還沒有,還有我們緣也沒有遇到。你修一個法門,不論你修哪個,修地藏,修屬于觀音系統的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你會在夢中得到你的本尊加持你,我想這個大家多少都有。

  所以在你修行當中、學道當中,只有一個,一定得下苦功夫,悠哉悠哉的進不入佛門。這個意思大家懂嗎?不論你學哪一門,你必須得鑽進去。就是你們大學裏頭,你入哪一科,你要想悠哉悠哉的,混一張文憑可以,你要想拿到真技,學到實際本事,完了你才有創造發明,那你得下功夫。我說這意思,就是你學淨土法門也好,修止觀法門也好,學密宗,隨便你學哪一門,你必須鑽進去再鑽出來,那才能行。你現在不深入,不沈入到底去,你在浮浮面面,你學不到的,學到是調皮的。有些個從行入手,有些個從讀誦入手,有些個從參禅靜坐入手。那你看你喜歡,這個喜歡就你前生的、多生的累劫來的個性。那你學個熟的好、學個生的好?當然你學熟的好,容易、快,容易進入,生的不容易,就這個意思。

  現在的善知識沒有人看到你的無量劫,或者八萬大劫。佛在世的時候,舍利弗、目犍連只能看到八萬劫,八萬劫以後的以前的他就不知道了。那我們現在連舍利弗、目犍連,這樣的大善知識,證得阿羅漢了,你很難得遇到。有沒有?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都在世間。但是你自己有沒有這個德?有沒有這功力?你能遇到他遇不到?遇到你也不信。如果你讀《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告訴你的話,你信嗎?很多的道友們讀經,你讀的《普門品》,觀音菩薩就是如這樣度衆生的,你信嗎?

  因此我最後祝福大家,你先檢驗檢驗你的信心。我們很多道友淨說大話,信心還沒有。是不我這話過分一點?信心有標准的,不是隨便說的,你信到什麼程度,你自己可以對照一下。信心了,說我有了信心了,什麼樣標准算有信心?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我前念起個不好的念頭,我馬上就截斷了,絕不相續,決沒有第二念,叫入信位了,有信心菩薩。有很多說大話,大話可以說,說我是菩薩。你說你十地,你說你是佛,也沒錯,那是本具的,本具都是佛,不是你現行,得有作用沒有。遇著煩惱了,遇著病苦了,生老病死現前了,或者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求不得,在這些個苦難現前時候,你泰然處之,根本像沒這回事似的,你入了信位了,那不是隨便說的。當你覺知前念起惡,你自己心裏一動念,念頭不對,馬上停下來,能信叁寶,信加持力,你已經進入信位了,不是沒標准的隨便說的。從十信滿心進入初住,這都是華嚴境界的,我是按華嚴境界說的,你進入初住的菩薩,他能到一百個世界示現成佛,你有這個本事嗎?沒這個本事,你初住沒進入。初住到十住,初行到十行,初回向到十回向,這一共叁十個位子,你自己可以對照一下,你在什麼位子上。

  佛經好像說得很籠統,不是這樣的,非常標准。從什麼來地方定呢?從你斷惑。我對什麼都不迷了,所以你對什麼都沒貪戀,你已經生極樂世界了,那你意不會顛倒,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但有一念的貪戀,我剛才跟大家講那個,他一貪戀他那個缽,那個老和尚一貪戀就不行了。但有一貪戀,你走不了。誰系著你?你自己系縛你自己。如果你什麼貪戀沒有,那名與利、是與非;特別是是非,我們經常的說你那個事不對。就沒有個對、不對,對、不對就是和非,你心沒有是非。所以自己能檢查的,自己驗看見自己信心到什麼地步,你可以檢查。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覺知一念善心所生,讓它不斷的增長。這兩個是相反的,惡你止,善讓它增長,這個很清楚。

  因爲每位道友你想了生死吧?想求生極樂世界吧?你就驗察你的心。如果你心還有起不好的念頭,還有因爲一點小事生煩惱的,你哪也去不了,你頂好在娑婆世界把業先消了。你鍛煉磨煉,讓任何事都不煩惱都不動心,那就心不貪戀了,你意也不顛倒,你入佛門了,這才叫真正入門。不是成就,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這樣你才能夠進入佛門。

  

  

《了生死》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