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輪品第二》節錄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輪品第二》節錄

  上夢下參老和尚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摩诃薩,善男子,如來由本願力,就成十種佛輪,居此佛土,五謂惡世,一切有情退沒一切白淨善法,匮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敏智者,斷常羅綱之所覆蔽。常好乘馭諸惡趣車,于後世苦不見怖畏,常處遍重無明黑暗,具足十種不善業道,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砦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我住如是雜惡土中,得安穩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于佛輪,降諸天魔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衆生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隨其所樂,安置一切有力衆生,令住叁乘不退轉位。”

  佛就對他說,因爲我過去發願,佛佛發的願不同。所以各尊佛所示現的方便善巧、攝受衆生也不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要建立極樂世界,用極樂世界攝受衆生。藥師琉璃光如來就建立琉璃光世界。醫治衆生的病,來攝受衆生。釋迦牟尼佛發的願,就專在這個五濁惡世,而且是人壽命百歲,在人賢劫千佛中,釋迦牟尼佛壽命是最短的,才一百歲,他的前一尊佛,迦葉佛,壽命都一萬歲。現在我們說的七佛,只說是現在的人賢劫的四尊佛就有四萬歲、叁萬歲、兩萬歲、一萬歲,而釋迦牟尼佛才一百歲。千佛住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的壽命是最短的。他也沒有活到一百歲,八十歲就走了,緣就盡了,這是本身願力的緣故。

  但是因爲有十種佛輪,所以在這個佛國土,娑婆世界五濁惡世裏頭,我雖然看見他們,退沒了一切白淨的善法。白淨法沒有了,他怎麼會去持戒

  怎麼會去信

  不信,怎麼能持戒

  怎麼能有定慧

  不可能。他會行布施嗎

  凡是能作者,具足七聖財的衆生,例如諸位道友們。在座的好多人受過二歸,受過五戒,你具足戒財,具足歸依叁寶,好多人都作供養作布施。你已經作了布施財,那麼這算是聰明智慧者,能夠聞經聽法。

  這裏所說的是指匮乏七聖財寶的衆生。同一個時間內,好多人都作什麼呢

  我們可以想到吧

  你的六親眷屬去幹什麼

  你來這兒聽經,這是很鮮明的對比,不需要再去說了。聰明智者,什麼叫智者

  就是你會選擇。有智慧的人會選擇應當走什麼道,他一天應當幹什麼事情,他會選擇;沒有智慧的人,他所選擇的不同。他選擇的是乘惡趣車,趣向惡趣。我們是叁乘車,趣歸依僧。持清淨戒。布施,忍辱,那就減少好多的禍害。

  我們是怖畏後世苦。所以,今生要修,要聞法。我們是注重光明,要破除黑暗,不作十種不善的業道,行的是十善業道。我們信佛的弟子。是成道的,我很少聽見佛弟子破口大罵別人。有人說:“老和尚,是你沒聽見!”我聽過不少,那是事實,不過還是少數的。佛弟子在罵人的時候。他有顧慮的,惡口,他心裏要想一想。佛弟子也有欺詐的,他也要忏悔一下。在這個時候,這樣作不對。如果不是佛弟子,他連不對的意思都沒有。報複的時候,我要你先受點苦再說。他是這種心理,這種心態。所以後世的惡趣車,他們就坐上去了。

  凡是不怕後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個惡趣車,就落到惡趣道中。畏後世苦的衆生。他就不會。我們雖然也處在黑暗當中,但是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于念一句地藏菩薩聖號,這一念就是光明的。你念一聲,這一聲就光明,你聲聲念,就聲聲的光明。你就能夠逐漸沖破重重的障礙與黑暗,這就是有智慧者。有智慧者,就能夠遠離十不善業道。他要行十善業道。說到五無間罪、誹謗正法、毀砦賢聖,大家要注意。信佛的人,你不要謗毀,反正佛所說的法,你信這法,卻去謗那法。這都是滅法。如果我是講經、誦經,我說念佛的不好,我就是謗念佛的,這就是謗法。我是念佛的,說誦經的不對,這也是謗法。我講這部經,說那部經不對,這都叫謗法。我跟那部經沒有緣。更應供養禮拜,要求結緣,應當具足一切法義,都應當懂,不應當毀謗正法,這個要特別注意。

  現在我們的道友當中。簡直不知道謗法的後果,信口開河。但是你要知道,這是毀謗正法。毀謗正法,罪業很大。在僧衆之間挑撥離間,或者對這個廟說那個廟,對那個廟說這個廟,這可就危險了。這是五逆罪,五無間,破和合僧衆。所以對于一切的聖人賢人、一切的住持。我們不要隨便的批評。因爲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如果我們這樣作。是向惡法道路走,不是向善法道路走。

  面對這個罪過,我雖然忏悔了好多年,還是忏悔不淨。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學五教,就說四教沒有五教好,先入爲主。後來我又學四教,感覺四教跟五教都差不多。我也沒入進去。當我學念佛的時候,我以爲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我也是這樣學的。如果是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以後叁藏十二部經都斷了,誰還去學

  斷法!滅法種!我不敢再說了。

  那是過去的罪業,造的很多,我個人知道忏悔,那是我的經驗,介紹給大家。所以,毀謗正法看起來是很淺,“我沒有謗過法!”其實,你謗的次數不少,這個師父好,那個師父不好。哪個師父都好,只要他披上袈裟,他是佛弟子,我都贊歎他,把他當賢人看,當聖人看。至于他個人的因果,他自己會承擔的,跟我毫無關系。我不會替他背因果。

  這部《十輪經》是專講這種情形,我的弟子不論破戒犯戒到什麼程度,都不許國王製裁,這是佛說的。如果他製裁,這個刹帝利王是惡王,因爲會毀滅叁寶。他就算壞,有一片袈裟,還不是整體的,就是一片袈裟。鬼神見著也能得到利益。人不信,鬼神信的。因爲他受苦的。鬼神有通,也知道利害關系。人糊塗,不知道利害關系,信口開河。 大家要特別注意,特別是對寺廟、僧衆、叁寶弟子,乃至于我們道友互相之間,僧贊僧,佛法興,就是這個涵義。

  佛弟子總是維護釋迦牟尼佛,維護一切衆生的,讓未來的衆生不受痛苦,一定要這樣作。我過去不知道。作過很多錯事,現在知道了,以後不再作。可是以前作錯的怎麼辦呢

  對佛菩薩忏悔,對地藏菩薩忏悔就好了。因爲這部《十輪經》,是專講忏悔的。拜忏的涵義,就是要洗刷我們過去的罪過。我們穿衣服髒了要洗,洗了,就幹淨了,忏悔的意思就是這樣。過去我作錯事,我改了就是,我再不作。你忏悔,你過去的罪業就輕了。懂得忏悔法,你就有辦法。你有了慚愧心,就是你的財寶。

  我剛才講慚愧,慚愧就是財寶,總是跟人比。比不上人家,人家有功德。我沒有功德。人家有財富,我沒有財富。人家爲什麼有財富

  前生修的福德,我不嫉妒,我都隨喜。只要是人家的功德都隨喜,你的罪惡就忏悔了,慚愧是種財寶。一切諸佛之所以能夠成道,他過去初發心的時候,就有慚愧心,釋迦牟尼佛說,我住在這個雜惡的國土中,住的很安穩。沒有恐怖,也無所畏懼。我自己認爲,我是世尊,我是大仙,因爲我在轉佛輪,轉這個佛輪。就是要對治惡輪,就是要降伏那些天魔外道的邪論,摧滅一切衆生的煩惱。衆生的煩惱,剛強難調伏,像金剛堅固的那麼樣煩惱,我能摧伏。對這類衆生,我也能使他得到安樂。

  但是,其中有善類的衆生,我就讓他們住叁乘不退轉位。聲聞、緣覺、菩薩乘,叁乘。還沒有說佛輪,這樣是總說的,我在這住著,無所畏懼來度衆生,這是由我過去世願力的緣故。我發願到這個地方度衆生,壽命非常短速,身量非常矮小。時候這麼不好。這個時候的衆生是在五濁惡世當中。佛在世時是正法,正法也好不了許多,爲什麼

  他處在五濁惡世!

  不過,還是比我們現在好一些。我們現在是無佛世,當然更不好。但是釋迦牟尼佛生的是五濁惡世,他是在五濁惡世度衆生,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釋迦牟尼佛的清淨法身,就不是這樣子。這是幻化的,不是實在的。一切諸法,如夢幻泡影,應當如是見。這叫正知正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