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學佛以念佛法門尤爲殊勝,但有人認爲一本經、一句佛號就可以得念佛叁昧,但是實踐結果並非如是。
末法時期學佛,念佛法門確實很殊勝,值得贊歎。不光念佛法門殊勝,禅宗法門也殊勝,密宗法門也殊勝,所有法門,只要是佛的法門都殊勝。只有所有的法門都殊勝了,我們才能有成就的因緣。但有人認爲一本經、一句佛號,就可以得念佛叁昧。一本經、一句佛號,只要是你能念得一心不亂,確實可以得到念佛叁昧,關鍵是你的業力能不能消除?你能不能堅持下去?
某位法師以前說念《無量壽經》叁千遍,就得到什麼。最近聽了一本磁帶,這位法師在這個磁帶講,“有人說念了叁千遍,他也沒有得到”,所以就得講《金剛經》了。別人問他:“爲什麼講《金剛經》,爲什麼不講《無量壽》了?”他說:“這是衆生的需要,沒有辦法,衆生的根機如此。”
我們想學佛,就得把我們的心調平,這是主要的。所以說也不在乎一本經、一句佛號,也不在乎多本經,主要是把我們的心調平,就是對症下藥。有的人確實一本經他可以念到底,甚至用不了一本經,就幾句話就可以成佛的;有的人他就得需要念十本經成佛,或者一百本才能成佛的。人的根機不同,用藥也不同,不能一個模式,就是要根據根機不同而施教,這才對。
所以說念佛叁昧就得不斷地在念頭下工夫。想得念佛叁昧,首先還得嚴格持戒。不持戒律,你想得念佛叁昧,就得到了也是假叁昧,也很快就失去了。不持戒的結果將來就是修羅道,你就念到在虛空飛行,最後還得墮落,所以我們在戒上去下工夫。
“但是實踐結果並非如是。”這個實踐的結果,我們的實踐還得根據根機不同,而不同施教,這個比較好。當然了,需要一本經、一句佛號的,這樣根機的人,你就勸他這麼念。如果稍差一點的,再多讀一部經。但是你光說一本經、一句佛號,不持戒可不行,你把戒律給排在外,那可不行。你用這一句話,說一句佛號念到底就可以成佛,忽視戒律,你肯定是個外道,佛法裏沒有不持戒的。我們一定要抓住戒律,但並不是反對這句話,因爲就是以攝心爲戒。所以說戒律是我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