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甲與乙有不同的因緣和果報,因緣不同,爲什麼說無二無別,虛妄衆生從何而來?

  有一個無形無相的自性,是每個衆生都有的,是否有一個總的自性來變化出多個自性?所以說自性無二無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如果是,甲與乙有不同的因緣和果報,因緣不同,爲什麼說無二無別,虛妄衆生從何而來?

  這個談到自性,自性無形無相。但不是沒有自性,是指的沒有世間相。有的把自性說成虛空了,雖然有時用虛空來比喻(自性),是對我們來講(的比喻),是離一切相,像虛空一樣無有相貌,但不是沒有實相。有人把自性虛成了一種虛妄,斷滅,這是不對的。

  “一個總的自性來變化多個自性,無二無別,一即是多,多就是一”,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爲我們一切都沒有離開自性,自性是圓滿的。爲什麼說無二無別呢,因爲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所有的相,都沒離開自性。沒離開自性,他是什麼呢?他是虛妄,是虛幻。他(錯)以爲這是自性的變化。自性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的,他怎麼能變化呢?所謂的現象是我們産生了幻覺,産生了夢想。幻覺、夢想沒有自性。所以我們說的不一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這些虛幻滅掉了,把六根回收了,虛幻消失了,自性就顯露出來了。指這個說的。

  “如果是自性無二無別,爲什麼甲與乙有不同的因緣和果報”,《金剛經》講,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你、甲和乙的因緣,都是你的因緣,也都是你的果報,因爲你心裏有個衆生相,認爲有個甲有個乙,他有各種的因緣和果報。你不知道這個因緣果報全是你自己啊!這一點有的人不服氣,不服氣我也沒辦法,你還得自己去證,證到了,你就知道對和不對。

  因果不同,是在你沒有回到自性裏,所以因果不同,表現不同,但是根子就是一個。就像一條蛇,它有蛇頭有蛇尾,你去摸蛇頭,蛇會咬你,如果你摸蛇尾他會不會咬你呢?它回頭還照樣咬你。一個因一個果,都是一條根的東西,你把它分開就不合適了,你把它說成二,那是錯誤的,它還是一。所以說因和果還是一。

  無二無別,是叫我們覺悟,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妄,就是無二無別。你要不知道虛妄,那就有叁有四,不光是二。虛妄的衆生從何而來?就從你的貪嗔癡而來。你心中有多少貪嗔癡,就有多少衆生;心中如果無有貪嗔癡,就沒有衆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