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儒、道叁教爲什麼不能成爲一教?

  問題十五、

  第八個問題:佛、儒、道叁教爲什麼不能成爲一教?看宣化上人講的《水鏡回天錄》,儒家和道家都是來奠定佛教的基礎。儒家的孔夫子是佛家的水月童子,道家的老子是佛家的迦葉祖師,怎麼會有區別呢?

  這個爲什麼不能成爲一教?我們看看教義,就看看教義。咱別管是迦葉啊,還是水月童子,來中國怎麼成爲了孔子和老子,咱別看這個,咱們先看看教義。老子也好,孔子也好,他們修行最高的層次就是升到天上。那升天能不能了脫生死?它不能了脫生死。佛呢是超出叁界,是不是?

  雖然道教和不信教的人來講,道教要比不信教的要好;儒教也是這樣,比不信教的要好,但是要和佛教相比,它倆還是比不了的。因爲佛是超出叁界的,不是一條線上的,所以說它們不能是一教。如果是一教的話,就會把道教的教義和儒教的教義,混入到佛教裏去,整個佛教就會改變了。就像牛乳似的,純淨的牛乳,如果你不斷地加水,最後這個牛乳會什麼樣?最後空有其名啊,全變成水了,雖然也叫“牛乳”,但它就是水了。所以說不能改變,不能混爲一談。

  因爲他們所修的只是升天,在佛法裏講還屬于外道,不屬于內道,所以說不能成爲一教,不能這麼誤導衆生。誤導衆生就會使很多人失去了目標,我們有的人搞道教的東西,很多道教的東西,也當成佛法來修持,最後這一生就白瞎了。

  佛法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到最高學府,它完全具備,它是完整的。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悟道以後馬上救度了多少人,特別是破外道而成了佛道。我們現在有些人糊塗,就是想把儒教、道教都劃入佛教裏來。“這樣的話,我們人不就多了?”人是多了,質量沒了,佛法的教義就會被改變了,這是不行的。

  但是道教的人如果舍掉道教,如果他來學佛,這我們歡迎。但是不能以道和儒來代替佛教,這是不允許的。因爲教義有根本的區別,有很大的差距,這個一定要注意。

  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往往在家裏供仙堂,甚至老道也供,天上也供,土地也供,什麼都供,以爲這就是佛法呢!最後弄得佛法沒學著,學了一些外道出來,最後把佛法也變成外道,你說這一生不白瞎了嗎?所以這個不應該。佛教的教義就是佛教的教義,不可改變,也不可以混入,混雜。佛法不是大雜燴,佛法是究竟真理,是永恒的真理,是最深的真理,不是升天和在世間做個好人所能代替的。

  至于說這個儒教的孔子是水月童子,道教的老子是迦葉祖師化現的,這些祖師大德這麼講。因爲衆生也需要教化,需要這些世間的聖人去教化衆生。但他只是教化,絕不是以它來代替佛教。它只是以它的面目出現,以它的教義,以它的方便來這麼教化世人。不可以把外道的教義,變成佛教的教義,這是不允許的。如果你把外道的教義變成佛教的教義,你就會失去叁皈依戒體,這是不允許的。

  (編者注:《優婆塞戒經》淨叁皈品雲:

  一、受叁皈已,造作癡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于叁皈。

  二、若有造作種種雜業,爲受樂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好比市場作買賣,以求利爲先,其心不能憐憫衆生,如是之人不得叁皈。

  叁、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禮拜外道,是人則失叁皈依法。)

  我們對儒教和道教都是非常尊重。因爲儒教最起碼在教人做人方面,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弟子規》等等,這都是很好的。做人得有孝心,知道上下,知道怎麼來爲社會做事情,但它只是世間法裏的一部分,我們尊重它。道教也講修行,我們也尊重它。但是和佛教有很多的教義,是不一樣的。佛教是最徹底、最究竟的,不能混在一起,這個必須區別。

  特別是現在,有很多的人就盲目地把它引入佛教裏了。好像是各個宗派都往一起合,大團結啊!但是這些事情,尊重是尊重,絕不能亂,一旦亂了就不好了,最後佛教的教義就會被改變。

  佛法來不得半點虛僞和虛假,真的就是真的,對的就是對的。就包括有的寫著“佛經”但是不真實,有些教義不徹底,那都不行;包括二乘佛法,還有一些外道,這些佛在戒律上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去學;包括有一些教義都是不允許學的。佛講了,這樣就會斷菩提種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