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極樂,而求明心見性,有沒有成功可能?什麼才是明心見性?

  “我們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極樂,而求明心見性,有沒有成功可能?什麼才是明心見性?心與性是一還是二?什麼叫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我們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極樂,而求明心見性,”實際上它倆是一個問題,不是倆。極樂,什麼是極樂?只有見性才有極樂,所以說明心見性和往生極樂這是一個問題,並不是倆。心外無極樂,都是心內的極樂。

  如果我們不求往生極樂,而求明心見性這個都是一回事。求只是開始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孜孜不倦的求心,當我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不求,不求而求,你放下了才是真求,有求還在生滅裏。所以說我們要求這個“求”——不求而求。這個成功的可能性,關鍵是在于我們自己是否能夠去做,是否去嚴格持戒,是否按佛的戒律去做,是否能夠無我,是否能達到不打妄想。如果你努力去做,沒有不成功的。因爲成佛不從外成,我們每個人都具足佛性,都是現成的佛。只不過是因爲妄想執著沒有放下,才沒有成就。如果妄想和習氣放下了,那就是成功。

  什麼才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沒有什麼是和不是,如果有是和不是,那都沒有明心見性。我們平時都做叁皈依,我們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爲什麼要這樣?那就是讓我們明心見性。實際上每天的功課早就有了,只不過我們不知道。

  “心與性是一還是二?”我們說這個心是菩提心,性是我們自性,都是一回事,不是兩個。當然了,我們這個心還有一個妄想心,那是妄想,妄想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這個心這個性是不生不滅的。

  “什麼叫自性彌陀?”自性爲什麼又加個彌陀呢?自性他具足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就是彌陀,也就是表他的功用,他的功用就叫彌陀。

  “那什麼叫唯心淨土呢?”就是心外無淨土,只有心淨國土淨。心淨和國土淨都是一樣的,我們知道都是心所化。不管我們見到自性的淨土也好,見到報身的淨土也好,化身淨土也好,都是一個,都沒離開我們自己和心,只不過它有一定差距而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