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心是平等的心

  慈悲心是平等的心

  每個衆生都一樣有痛苦和煩惱,所以佛說衆生是可憐憫者。我們學佛人一定要從心裏發願:一定要拔除一切衆生的痛苦,然後祈請上師叁寶加持我一定能拔除一切衆生的痛苦,這是悲心。一定要發願:一定要給予一切衆生安樂,然後祈請上師叁寶加持我一定能給予一切衆生安樂,這就是慈心。佛法裏講的慈悲心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它的對境是一切衆生,因爲衆生是無量的,所以它得到的功德也是無量的。

  慈悲心和平等心是一體的,慈悲心是一種平等心,有平等的慈悲才是無僞的慈悲心。不論親仇、貴賤、富窮,不論哪一道的衆生,所有的衆生都是慈悲心的對境。在你的心目中沒有愛、沒有恨、沒有親、沒有仇,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你才能發出真正的慈悲心。

  現在很多人所發的"慈悲心"都不是佛法中的慈悲心。很多人對窮人有慈悲心,但是對富人沒有慈悲心;對好人有慈悲心,但是對壞人、惡人沒有慈悲心;對老人有慈悲心,但是對年輕人沒有慈悲心;對體弱多病的人有慈悲心,但是對身體健康的人卻沒有慈悲心……這都是分別。這是一種同情心,是世俗有分別的一種慈悲心。每個衆生都一樣有煩惱和痛苦,他們會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環境感受不同的痛苦。富有富的煩惱,窮有窮的煩惱;富有富的痛苦,窮有窮的痛苦。每個人都有痛苦,都是最可憐的,所以應該對一切衆生都發一顆好心,都發一顆慈悲心,不能有分別。還有一些人遇到沒有吃穿的、沒人管的人,就給一些吃的、穿的,幫點什麼忙,這是一種世間的善心,不是慈悲心。衆生真正最可憐的地方是有無明愚癡。快樂幸福的因緣是斷惡行善,困難和痛苦的因緣是造惡業,但是他們不會斷煩惱,不會斷惡業,所以得到的就是苦報,這是無明愚癡。所以,真正的慈悲心是要發願拔除一切衆生無盡的痛苦,給予一切衆生永恒的安樂。

  要發出真正的慈悲心很難,必須通過修行。輪回過患、因果不虛這些道理是發慈悲心的前提修法。慈悲心的基礎是知母、知恩、報恩。在我們輾轉輪回的過程中,一切衆生都當過我們的父母,他們都像現在的父母一樣對我們有著無比的恩德,所以我們一定要報恩。怎樣才能報這個恩?我們要學佛修行,成佛以後輾轉*輪,這樣才能救度這些衆生。所以,慈悲心也是菩提心的基礎。

  "慈悲沒有敵人",這句話說的特別精煉。如果你有敵人、有仇人、有外人的分別,你還是沒有慈悲心。分別都是自心顯現的,都是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好的感覺,壞的感覺;好的征相、壞的征相;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是因自己的業力所現,因自己的業力所感,都是自己種的因,別的沒有!你把心態調整好了,可以無分別地愛,可以無分別地有感情。放下了一切衆生,不放棄一個衆生,這才是大慈大悲、大徹大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