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具足的信心才有真正的皈依
六道輪回都只有痛苦,沒有安樂。我們一定要今生成佛,救度一切父母衆生擺脫痛苦。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皈依上師叁寶。皈依也是佛教和外道的界限,無論你學的是顯宗還是密宗,皈依都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你真正能夠皈依到上師叁寶的時候,佛法裏講的這些功德才能在你的相續中産生。
密宗所有的儀軌都一樣,第一是皈依的修法,第二是發心的修法,第叁才是正行的修法。這意味著什麼?沒有皈依的基礎、沒有皈依的根本,就不能受戒,不能受灌頂,也不能受這些誓言。那什麼是皈依?怎麼皈依?現在很多人都是跪在上師面前,跟著上師念叁遍四皈依頌,然後辦個皈依證就"皈依"了,也不學習皈依的含義,這都不是真正的皈依。皈依要了解皈依的基礎、分類、方法、學處、功德、戒律這些。皈依是從內心裏皈依,形式上、表面上的皈依有沒有都行。
"皈"是歸投、"依"是依靠。皈依上師叁寶,就是依靠上師叁寶。不管什麼時候--順境之時、逆境之時、快樂之時、痛苦之時,都不離開上師叁寶,不忘記上師叁寶。皈依的本體是一種決心,從內心裏下決心、做決定:從今以後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跟上師叁寶學、修。這個決心才是真正的皈依。從因皈依的角度講,四皈依是對上師叁寶的四種決心:以佛爲真正導師的決心,以法爲道的決心,以僧爲道友的決心,以上師爲真正怙主的決心;叁皈依就是對佛法僧叁寶的叁種決心。在你的相續中有這些決心嗎?現在人都特別重視皈依證、重視法名,不重視內心、不重視內在的決心,這都是不如法的。
皈依上師叁寶有條件嗎?有,就是信心!對上師叁寶有信心,信心一定要足,這是皈依的基礎。沒有信心,皈依也只是表面上的皈依,不是事實上的皈依。皈依後要好好看看自己的目的和動機,你的皈依是下士道的皈依,是中士道的皈依,還是上士道的皈依?這裏強調發心。下士道的皈依沒有出離心的基礎,皈依的目的是爲了擺脫叁惡趣的痛苦,獲得人天福報,這就是世間的皈依,不能解脫。中士道的皈依有出離心的基礎,但是沒有菩提心。爲了自己能夠獲得聲聞、緣覺和羅漢的果位,爲了自己能夠得到寂靜涅槃的果位而皈依,也不究竟。上士道的皈依是上等根基人的皈依,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救度衆生而發誓成佛,爲了成佛而皈依上師叁寶。他的相續中有菩提心,所以這個皈依是大乘佛法的皈依。
很多人現在想皈依,想供佛,又不知道是不是要把自己以前供奉的一些神送走,心裏很矛盾。皈依與供奉是有區別的。皈依是四種決心,我們對鬼神肯定沒有這些決心,沒有這些決心就沒有皈依了。在沒有皈依的情況下你可以頂禮,可以供養,可以贊頌。佛經裏也有頂禮、供養、贊歎那些天地鬼神的方法與儀軌。你看我們天天念誦的《八吉祥頌》裏,佛也恭敬地頂禮了世間八大護法,也恭敬地頂禮了世間的護法天神、地神這些神。人和神之間也要有一種禮貌,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贊歎。每個人都有保護身體的神,每個家都有保護家的家神,山都有山神、水都有水神……哪裏都有神!不能小看他們、輕視他們、舍棄他們、傷害他們。這些神都是跟你有緣份的,送得走嗎?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跟他們結善緣,不能結惡緣!有善心,有慈悲心,有菩提心了,才有護法!有自私自利的心,你身邊的都不是護法,都是鬼!如果把他們當作究竟的皈依處而頂禮供養就不行,不把他們當作究竟皈依處,在不皈依他們的情況下,你就可以供養他們、頂禮他們、贊歎他們。供佛就是供佛,供神就是供神,這是兩回事。
關鍵是這個心,對上師叁寶有一顆恭敬心就行!那些鬼神才挑你理呢!上師叁寶不會挑你理。上師叁寶有慈悲心,有廣大的智慧,他們對每個衆生都一樣。這些鬼神也是衆生,本身也是佛呀,他們也有佛性。我們一切都要觀清淨麼!你沒有觀清淨,還把他們當成鬼了、還把他們當成自己的違緣、障礙了,都是自己的心!
我們已經皈依了,然後就開始學做佛、學做菩薩,把佛法裏講的這些道理運用在生活中,別的沒有。光聽、光說沒有用,得從實際行動上做。做到了,你就成功了;沒有做到之前,沒有成功。皈依上師了,得跟上師相應,跟上師一模一樣,就學這個!在你的相續中也有那些功德,你也跟上師一樣,對上師叁寶的信心那麼足,對衆生的慈悲心那麼真誠。什麼時候能當上師,會做上師,那個時候你才成就了。
如果你以前沒有皈依,就趕緊抓緊時間皈依上師叁寶,這是個很重要的事情,壽命無常,不能再往後拖了!一定要培養對上師叁寶的信心。對上師叁寶有信心,才能皈依上師叁寶。你皈依上師叁寶了,才能修持正法,才能解脫,才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