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太陽爲誰而升

  太陽爲誰而升

  塗其祥

   由于被滿肚子的煩惱和惆怅糾纏著,心總是不清不靜,便獨個攀登華蓋山,伫立頂峰,眺望東方,一輪紅日從海平面噴薄而出,金光萬道,鷗翔潮湧,海島竦峙,漁船穿梭。本該心曠神怡,何憂之有?但心中那煩惱和惆怅總難抹去,回憶往昔,坎坷多難,失學、失業、失意、失財……都曾經曆過,我歎息:太陽啊!您爲誰而升?

   默坐山巅,冷靜思索:人生就是這般無奈,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人總是在煩惱中成長,在惆怅中成熟。俗言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經,人人都有難言的苦衷”。乞丐有煩惱,皇帝也有煩惱;百姓有煩惱,當官的也有煩惱。譬如人摔倒在地,等待別人來扶,別人不伸手,卻埋怨別人“無愛心”,埋怨世道太無情,甚至煩惱到自殺,或殺人,象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的可悲結局。幹麼不自己爬起來,繼續前進,走過坎坎坷坷,走過泥濘沼澤,前面就有平坦大道,仰頭看看燦爛明媚的太陽,看看光明錦繡的前程。譬如一個讀書人,成績下降了,總是埋怨老師關照不夠,同學關心不夠,父母關愛不夠。幹麼不“反躬自問,反諸求己——自我努力了沒有,壞性格壞脾氣改變了沒有!學習求知的好方法掌握了沒有!一個老師擔負著一百多個學生的教學任務,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時時細心關照;同學也有自己的學習工作任務,不可能對你事事關心;父母也有父母的多項工作任務,也不可能對你刻刻關愛。生活社會群體中每個人何嘗不都是如此呢?

   一個人把自己完全寄托于他人的關懷,都是對自我生存能力的抹煞和亵渎。一味地關懷自己,是自私自利的人;同樣,一味地要別人關懷,就難以成爲自立自強的人。一味地怨天憂人有何作用?不怨怼過去,不懷憂未來。應該想想自己所處的位置,自己的存在價值。有了人生比較准確的定位,無論遇到多大的波折,都會想得開。就會遠離一切煩惱,遠離一切悲傷的眼淚,再不哀愁滿腹了。

   有位哲人說,生活中有著太多的完美主義者,他們希望一切都如他所願,可事實上,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刻意追求完美的結果往往是更深層的難如人意。可見,由生活道路上的波折而生煩惱和惆怅也是必然會有的,一帆風順的人生則是最無意義的人生。雨過彩虹現,雲散太陽見,有惆怅才有得意,得意來自惆怅;有煩惱才有歡樂,歡樂來自煩惱。正是菩提來自煩惱,煩惱菩提不一不二。

   想了這麼許許多多,我釋然了,往昔積蓄的滿肚煩惱和惆怅頓時煙消雲散。我終于明白:太陽是爲普天下人而升的,並不是爲某一個人而升的。看破,放下,得大自在,這時似乎一下子世界變得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了。當我心中灑滿燦爛的陽光時,我輕松愉快地下山了。

  

✿ 继续阅读 ▪ 失去的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