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傳印法師在《虛雲和尚全集》首發式的講話

  傳印法師在《虛雲和尚全集》首發式的講話

  在《虛雲和尚全集》首發式暨虛雲和尚圓寂五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傳 印

  

  

  尊敬的淨慧法師,方立天教授,楊曾文教授,吳遠之先生: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虛雲和尚全集》的出版,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我謹代表北京市佛教協會,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全集的出版表示最衷心的贊歎和最誠摯的祝賀。

   先師虛雲老和尚,是中國近現代禅宗泰鬥,佛門耆宿。老和尚生于1840年,十九歲于福州鼓山湧泉寺出家。出家後,求師訪道,飽參飽學,于五十六歲時在揚州高敏寺開悟。此後,建寺安僧,興廢繼絕,爲近現代中國佛教的振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虛公于1959年圓寂,世壽一百二十。其弘揚佛教、爲法獻身的百年歲月,與中國近現代佛教緊密相連,其建樹、道德、年齒、證悟之深廣高大,爲近千年來所罕見,這在佛教界早有公論,不遑多論。

  

   禅宗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作爲禅師,虛公亦不以講說著述爲首務,然而,爲度化衆生的方便,也時有開示,左右弟子記錄成文,輾轉流傳。虛公往來之書信,也多爲答疑解惑之法語。但因戰亂等原因,散失甚多。爲人熟知的虛公法語及資料,有岑學呂居士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編成的《虛雲和尚年譜》、《虛雲和尚法彙》,收錄虛公說法文字約四十萬字。

   虛雲和尚兼承禅門五宗,以其言傳身教,培養弟子。當代佛門高僧本煥長老、佛源長老、聖一長老、宣化長老、一誠長老等,皆出自虛老門下。本人于1954年到江西雲居山,親近虛雲老和尚。1955年,在虛公座下求受具足戒,此後,一直隨侍虛公左右,親承教誨,受益良多,並蒙先師不棄,傳付沩仰宗法脈。

   淨慧法師,先師虛雲和尚之法嗣,深得虛公器重,1951年即親付五宗法脈。我與法師相識于1955年,此後,又有緣于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同窗數載。法師對虛雲和尚法語及相關資料多所留心,于1962年根據所發現的資料編成《虛雲和尚法彙續編》,油印一百本結緣,當時因數量很少,流傳不廣。數十年來,《虛雲和尚年譜》、《虛雲和尚法彙》,及《虛雲和尚法彙續編》,在海內外雖多次出版,也經過數次增訂,但仍存在資料和編輯方面的不足。由此,廣泛收集資料,編輯虛雲和尚全集成爲虛公門下弟子及海內外佛教徒的心願。

   淨慧法師念茲在茲。先是于1990年,紀念虛公誕辰一百五十周年之時,重印《虛雲和尚法彙續編》,又選編《虛雲和尚開示錄》,在教內印行流通。之後,經過十幾年的留心收集,又經叁年的努力,終于完成《虛雲和尚全集》之編纂。全書共九卷,約一百二十萬字,包括《法語》、《開示》、《書信》、《文記》、《詩偈》、《規約》、《年譜》、《傳記資料》、《追思錄》、《雜錄》等十個部分。與岑學呂居士原編《法彙》和《年譜》相比,新增內容約有六十多萬字,意義之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值得贊歎。

   《虛雲和尚全集》的出版,不但了卻了虛公門下弟子和海內外佛教徒多年的宿願,也爲我們進一步了解、研究、學習虛雲和尚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淨慧法師功德無量,具體參與編輯工作的河北禅學研究所明堯、明潔二位居士,也功不可沒。

   值此虛雲和尚圓寂五十周年之際,《虛雲和尚全集》面向社會公開出版,是對虛公最好的紀念。虛公所提倡的宗派融合、傳統與現代結合、以戒爲師等思想,對我們中國佛教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最後,再次對《虛雲和尚全集》的出版表示隨喜、贊歎。

   祝福各位福慧增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