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相思淚

  相思淚

  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皎白的月亮,

  瑪吉阿米的容顔,漸漸浮現在心上。

  如果不曾相見,人們就不會相戀,

  如果不曾相知,怎會受著相思的熬煎。

  ——倉央嘉措喇嘛

  倉央嘉措喇嘛的這首歌道出了所有衆生的心相,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切只是緣起顯現,但因心識迷亂故,執爲實有,而感受無邊痛苦。

  其實,“相見”也只是各種因緣聚合所造就的産物,倘若其中缺少一個因素,也不可能相見。每個因緣也由無量其他因緣支撐,均不可能獨立自主存在。由因緣所造就事物,安能真實實有、獨立存在?

  “相知”,也只是相見後吻合雙方分別念有一種共同認知,即是共同習氣成熟所産生的所謂“相同”認知 。而習氣本身也是由無量因緣所造就,不能獨立存在,並且隨因緣遷變而遷變,不得自在。

  如孩童時執著玩具最無上,上了小學、中學就會覺得太無聊;

  青年人執著的男女感情最無上,中年人認爲瘋了;

  中年人執著的事業、名、利、地位最無上,老年人對此索然無味,認爲不如健康長壽重要;

  老年人執著的健康長壽,病時、死時方知一切無用,所求不得,追求健康長壽也徒勞無益。人生所耽著、所追求的一切,如同竹籃打水一場空,毫無結果,最後無可奈何,在極不情願中獨自離世。

  世間萬事萬物,事過境遷,皆無實義,因此“相知”也沒有任何實質,如同夢現。

  “相見”到“相知”皆無實質,由之産生難以堪忍的“相思”,其實是內心顛倒迷亂認爲真實有、非常強烈、異常堅固執著的産物,從而成爲一切痛苦之因!

  其實“相見”也好,“相知”也好,都只是依緣顯現。如同澄靜的江河、無雲的夜晚、明亮的皎月等因緣聚合時,水中顯現月影。

  雖有顯現,然無實質。若了此理,隨緣度日,心無所執,不爲物縛,遠離諸苦,逍遙自在。正如開悟禅師們的心境:

  “終日吃飯未曾咬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曾著一縷紗”、“終日出行未曾履一片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