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心的培養和提升

  信心的培養和提升

  弟子:對于佛法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信心是成就的根本。我個人感覺,信心包含兩方面,第一是對佛法的信心,第二是對上師的信心,對于我們來講,如何增強這兩方面的信心?

  上師:簡單來講,能夠皈依佛門,已經能說明你對法和上師是有信心的。如果你一點信心沒有,你也不可能皈依。皈依後,上師會傳給你法來修。上師傳什麼法,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你要根據上師的要求去修這個法,要相信這個法。

  那麼,如何增強對法的信心呢?可以看一些資料,看一些書,看一些其它高僧大德的開示,通過這樣的途徑,不斷的思維,從而建立和增強對法的信心。比如你修一個法的時候,可以找資料看一下,修這個法有什麼功德,有怎樣的加持力。舉個例子吧,比如21度母經,以前有個人念21度母經,但他只會念前一半,後一半不會念。有一天他遇到了鬼,他很害怕,于是就跑,邊跑邊念度母經求度母保佑他。追他的那個鬼,後來遇到了另外一個鬼,于是就問那個鬼,是否看見一個人跑過去。另外一個鬼回答說,沒看到人,我只看到一條腿的度母過去(只會念一半的度母經的緣故)。

  另外一個例子我在寺廟時講過。有一位老母親,家後面的山上有個修行洞,一位成就的上師和他的隨從在此修行。老母親每天都念度母經,因爲非常虔誠,所以她家房頂總是出現彩虹等瑞相。這個情景被修行的那位上師和隨從看在眼裏,上師是明白怎麼一回事的,隨從卻不。隨從決定去看看原因。他來到老母親家,發現原來是老母親在念度母經,卻因爲不識字而好多地方都念錯了。隨從熱心的給予糾正,老母親也學會了正確的讀法。但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老母親因爲總把注意力放在讀音的正確與否上,而無法全心投入在誦念中,信心也就不如以前的大,她家房頂的瑞相于是也再看不到了。山上修行的上師看到瑞相不再出現,知道肯定是隨從搗了鬼,于是叫來隨從追問。隨從說是出于好心,糾正了老母親的讀音。上師一聽非常生氣,呵斥隨從說:那是隨便能糾正的嗎?連我都不能,你又怎麼有資格去糾正?遂讓隨從下山告訴老母親,是隨從自己記錯了,其實老母親原來念得並沒錯誤,請老母親還按以前的念法念下去。這樣一來,老母親又恢複了以往的專心和信心的投入,以前的瑞相也再次出現了。那位老母親最終因爲她的虔誠修行,臨終時獲得了解脫,得到了自在。

  這兩個例子,說的就是法的加持力。實際上,加持力大小在于自己的信心,信心越大,加持力就越大。對佛法有信心,才能進入佛門;對上師有信心,才會皈依上師。那麼上師傳個你某個法,肯定是有原因的。同時,傳給你的這個法,也是跟你有緣的法,因此,要不斷的修下去。

  上面說的是培養對法的信心。至于如何培養對上師的信心,第一是緣分,是因緣,有點先天的因素。有的人和上師一見面就能産生信心,這就是一種緣分。除此以外,第二點就是要親近上師,通過和上師的日常接觸,發現上師的優點。一個真正的上師,越親近他,你越能感受到他的智慧與慈悲,這樣的話,給你帶來的加持也就越大。

  弟子:剛才您提到信心,一是對法的信心,一是對上師的信心。有些弟子自己感覺,對法很有信心,對上師自然也有信心,但就是不能持之以恒的修法做功課,經常比較懈怠,這樣的情況如何對治?

  上師:如果你真的覺得對法有信心,對上師也有信心,但你還是比較懈怠,不能精進修法,那麼其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對自己沒信心;一是對佛法還沒有真正的定解。

  那麼解決辦法也有兩個:第一,是想辦法加深對佛法的理解,逐漸産生定解。可以通過看書、看資料、看開示等,不斷去領悟佛法的內涵。這樣一來,你對法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入,對法的信心也越來越增強;第二,修法的時候要培養一種歡快的心情,精進的含義其實是要你創造一種快樂,培養一種歡喜心,然後帶著這種歡喜心去修法。如果歡喜心培養不出來,懈怠是必然的,你不可能精進修法。但只有你對佛法的法義真正升起信心的時候,你修法時的歡喜心才會激發出來。假如你對法沒有堅定的信心,歡喜心不可能自己跑出來;同時,一旦你感覺到了修法的快樂,你對佛法法義的理解也會更深一步,同時對法的信心也會增強一步,這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

  舉例來說,比如我們很餓的時候,我們知道吃飯能解決饑餓的問題。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叫我們去吃飯,我們一定非常積極的去吃。學佛修法也是這個道理,饑餓是痛苦的,輪回也是痛苦的,吃飯能解決饑餓的痛苦,同樣修法能使我們從輪回的痛苦裏解脫。既然吃飯時我們那麼積極,爲什麼到了做功課時,反而那麼懈怠呢?­——這個例子說明,很多時候,我們對佛法並不是真的有信心,自己所謂的信心,更多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漢地很多人都會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如果真的把佛祖留在心中,這就是信心。但有多少是這樣的呢?所以說,很多都是口頭上的,都是口頭禅。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大乘佛法講的是自利利他,提倡爲了所有衆生發菩提心。如果你連平時規定的功課都無法做下去,你如何自利?如果你連自己都無法利益,你又怎麼會去利益一切衆生呢?

  多看看《普賢上師言教》,通過對理論的學習,培養對佛法的信心,然後逐漸的在修法的時候,會産生一種歡喜心,帶著歡喜心去做功課,就很好了。如果修法時不能産生歡喜心,你是沒辦法持之以恒的,你會覺得做功課就是吃苦、受罪。你爲了做功課,你就必須要堅持,如果有這樣的心態,你不可能每天都做功課,你會給自己很多的借口,然後你就懈怠下來了。

  你們在做功課的時候,要把功課內容搞清楚。比如念某個經,要懂得經的大概意思。然後在念的時候,要投入到經中,就跟拍電影一樣,你要做一個演員投入到劇中,把心與經相合,這樣一來,你的雜念會越來越少,這個時候,你就是功課的主角——此時,你的功德也是最大的。

  弟子:有時我們看高僧大德的傳記,我覺得成就太難了,很多時候,我對解脫缺乏信心,象我們這樣的凡夫,真的能解脫嗎?

  上師:如果你自己認爲無法解脫,那最後的結果就是無法解脫,這完全是由自己的信心決定的!通過看高僧大德的傳記,了解到他們成就的艱難,從而對成就的道路有個基本的認識,這本身是很好的!但你不能讓困難摧毀你的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你就永遠修不起來。你應該有這樣一個心——這些高僧大德是通過不斷的精進獲得了成就。我作爲一個凡夫,如果想解脫,肯定要付出比大德們更大的努力,只有這樣,解脫才有可能。

  先別說佛法,就是世間的任何一件事情,你不付出艱苦的努力都無法獲得一點成就,真正成就佛法哪能那麼容易呢?所以一定要有信心!

  另外一個就是忏悔心,這非常重要。沒有忏悔心,修一輩子也沒用!我們在坐的都是叁、四十歲的人了,你們自己想一想,這幾十年過來,善事做了多少?惡業又造了多少?我想你們不可能都造的是善業。有惡業是一定要忏悔的,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有忏悔心。

  尼瑪才仁整理于07年12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