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
秀蓮
《五燈會元》卷一七中,祖心禅師有次在堂上講道:「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觸目遇緣無障礙。」遂舉拂子曰:「看!拂子走進西天,卻來新羅國裏,知我者謂我拖泥帶水,不知我者贏得一場怪誕。」
在這段禅語中,祖心禅師用「心和境一如」說明自性。禅師認爲心與境本來就如真如,觸目遇緣無障礙。但一般人的毛病卻是常常把它們分開,愚人除境不忘心,明智的人忘心不除境。
對于祖心禅師的「觸目遇緣無障礙」這一句,我甚是喜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想達到這樣的境界卻是何等不易啊!
通常身處逆境中的人,因爲種種原因,不能達到自己的心願或所求,也有的被人、被事、被物所困擾、傷害時,會痛苦難過,或黯然神傷。因而常常無法左右自己的思想,心情常被外境所牽,保持不了原有的甯靜,看不開也想不通,擺在心裏的,似乎都是山重水覆無法逾越的障礙,憤激和積怨的情感交織著糾纏著,在黑暗中徘徊不已。
有位網友,在聊天時幽幽地訴說她的不幸:她到日本打工六年,存了四十萬元人民幣回國,沒想到她老公居然在家裏同另外的女人同居兩年,她回國後的第二個月,老公提出要跟她離婚,還要求分割財産。網友爲了孩子堅決不同意離婚,她沒想到她丈夫竟開了張五十萬元的借條給朋友,並叫朋友去法院上訴索債,法院受理訴訟後,由于網友的丈夫身無分文,便凍結了網友的帳戶,裏面除了她自己的四十多萬之外,還有她姐姐存在她那裏的十萬元錢。到最後法院判決作爲夫妻,網友有義務還這筆債務,從她的帳戶劃走了五十萬元。結果網友辛苦了六年的心血白費不說,還欠了姐姐十萬元!而最可惡的是她老公丟下她和上小學的女兒,從此銷聲匿迹再也找不到人!
網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以她現有的心境,根本無法去正常工作,而她和女兒的生活還要繼續。她姐姐還懷疑是她和丈夫串通好,來算計存在她那裏的十萬元。
網友整日以淚洗面,痛不欲生。
那段時間,她的文字裏總是充滿了悲傷和怨恨的情緒,她無數次地想一死了之。面對這種痛苦,即使外人再堂皇的言語安慰,對她也是索然。但是我和其他網友還是勸慰著她,勸她對生活要抱有一線的希望,勸她暫時先放下這段惡緣,先找一份工作把自己和女兒定頓下來,將來有機會再去找那個負心漢解決財務的問題……
之後有一段時間不見她,她的博客也好久沒更新。但是我還是堅持給她發送一些問候和鼓勵的短信,我說在逆境中你要學會忍耐和堅強;我說你一定要從痛楚中掙紮出來,別讓自己被淹沒了。這樣大約經過了半年,有一天忽然接到她的電話,她以一種欣喜若狂的聲音告訴我:「你知道嗎?我現在終于能吃一碗飯了!」
也許有許多人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是我能。因爲在之前的談話中,我曾經跟她說起自己的經曆:我妹妹發生意外離世的時候,我剛懷有身孕,在那種情況下,我的老公向我提出離婚要求。當時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活不下去了!接著我的胃出了問題,我沒有任何食欲,所有食物都讓我厭煩。我的體重迅速下降,瘦得幾乎走路都沒有力氣擡腳,每天都是昏昏沈沈的,別人還以爲我是孕期反應,沒人想到我的心理出現了毛病,我甚至整夜獨泣,開著燈一坐坐到天亮。我不知道我能做些什麼,唯有忍耐和等待,忍耐這最初最痛的反應成爲過去,等待新生命的到來。
後來,當我從打擊中走出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仿佛脫胎換骨一樣,直到孩子出生後兩個月,我才有一點胃口,當我終于能吃一碗面條的時候,我躲在房間裏大哭一場!爲了讓孩子和我活下去,我多麼努力強迫自己東西,麻木地吞咽那些毫無興趣的飯菜,強迫的後果常讓我吃了就吐,我就這樣跟自己的胃做了十個多月的鬥爭,終于贏得了勝利。
網友說她用這半年的時間跟自己「想死而絕望的心」作鬥爭,她把女兒托給自己的母親後,出去到處遊蕩,靠打短工維生,有一次她獨自去旅行,但是迷路了。在一處絕崖峭壁前,她覺得自己好象也走到了人生盡頭,她無力地跌坐地上,以一種等死的心昏然睡著。但是身體求生的本能卻使她在饑餓和寒冷中醒來,她想到身上還有一包餅幹和打火機,于是升起了一堆火,用塑膠袋包了一包山泉,然後喝水吃餅幹,在那一刻,餅幹的香味竟勾起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她拍拍身上的塵土,開始重新審視前面的困境,最後,她意外地發現了垂挂在壁崖草叢裏的一條繩子,原來那是當地的采藥人,爲了方便采取崖壁上的草藥而安置的。
網友攀繩爬上了峭壁,她發現了一條下山的小路,路的盡頭幾戶人家的煙囪正冒著青煙。再也沒有比這更美更誘人的人間煙火了!網友的思想在那一刻發生了轉變……
網友高興地說:「知道嗎?我在一個月內體重回升了叁斤六兩,生命中最窄的那段路我走過來了!」
我懂,我真的懂得她的那份「過來人」的喜悅,也只有我知道,她不是暴飲暴食,真的是因爲心寬了體才胖的。這表明她終于走出了陰霾,生命中最壞的逆境她堅強地挺過來了。
禅宗北宗創始人神秀曾作偈說: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心佛本是一體,佛就是自己的心,求佛也只能在自己的心中去找。慧思禅師也曾經這樣說:「道源不遠,性性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禅道只有向自己內心去求索,因爲它只存在每個人自己的心中。若向自身之外去尋找是不會找得到的,世俗的解脫之道在哪裏呢?同樣的道理,想要身解脫,關鍵在于把自己的心結打開,心結一開,身必自由。
其實生活中都是順境的有幾人?大多數的人,都會經曆或多或少的逆境。那麼我們何妨把這些逆境看作是人生的一份厚禮,它是上天用來磨練我們的心智,不經坎坷者不會真正的成熟,不經曆風霜的花朵也難以看到冰雪季節的美麗。重要的是,我們以何種態度和方式來面對逆境。
一個女兒對她父親抱怨,說她的生命是如何痛苦、無助,她是多麼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個人惶惶然,只想放棄。她已厭煩了抗拒、掙紮,但是問題似乎一個接一個,讓她毫無招架之力。
當廚師的父親,二話不說,拉起女兒的手,走向廚房。
他燒了叁鍋水。當水滾了之後,他在第一個鍋子裏放進蘿蔔,第二個鍋子裏放了一個蛋,第叁個鍋子裏則放進了咖啡。
女兒望著父親,不知所以,而父親只是溫柔地握著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說話,靜靜地看著滾燙的水,以令人熾熱的溫度燒滾著鍋裏的蘿蔔、蛋和咖啡。
一段時間過後,父親把鍋裏的蘿蔔、蛋撈起來各放進碗中,把咖啡濾過倒進杯子,問:「寶貝,你看到了什麼?」女兒說:「蘿蔔、蛋和咖啡。」
父親把女兒拉近,要女兒摸摸經過沸水燒煮的蘿蔔,蘿蔔已被煮得軟爛;他要女兒拿起一顆蛋,敲碎薄硬的蛋殼,讓她細心觀察這個水煮蛋;然後,他要女兒嘗嘗咖啡,女兒笑起來,喝著咖啡,聞到濃濃的香味。然後女兒問:「爸,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解釋:這叁樣東西面對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滾燙的水,反應卻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堅實的蘿蔔,在滾水中卻變軟了,虛爛了;這個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殼,起初保護了它液體似的內容物,但是經過滾水沸騰後,蛋殼內卻變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卻非常特別,在滾燙的熱水中,它竟然改變了水。
「你呢?我的女兒,面對沸水,你願意是什麼?」
父親慈愛地摸著雖已長大成人,卻一時失去勇氣的女兒的頭:「當逆境來到你的門前,你作何反應呢?你是看似堅強的蘿蔔,但痛苦與逆境到來時卻變得軟弱,失去力量嗎?或者你原本是一顆蛋,有著柔順易變的心?你是否原是一個有彈性、有潛力的靈魂,但是卻在經曆死亡、分離、困境之後,變得僵硬頑固?也許你的外表看來堅硬如舊,但是你的心和靈魂是不是變得又苦又倔又固執?或者,你就像咖啡?咖啡將那帶來痛苦的沸水改變了,當它的溫度高升到一百多度時,水變成了美味的咖啡,當水沸騰到最高點時,它就愈加美味。」
這位父親的話很有哲理,所以也令我印象深刻,時時記得也用這個父親曾經問過他女兒的話來問我自己:「在生活如沸水的時候,我會做哪種人?」,答案也是明顯的,我更喜歡像咖啡。當逆境到來,一切不如意時,我不會讓自己像蘿蔔一樣軟弱,不堪一擊;我也不會像雞蛋,用一層冷硬無情的殼把自己封閉起來,讓自己固步自封,從此以怨恨的態度來對待人生;我願意做咖啡,願意將外在的一切轉變成自己成熟、豐富的資本,讓外境轉化成自己前進的動力。我不會讓逆境摧殘,而是要由我來轉變逆境,轉變那些令我不舒服不快樂的因素,讓其成爲改變事物和人的更美好、更善良的助力。」
我記起了祖心禅師的偈語: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觸目遇緣無障礙。
其實在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它最單純,同時也最強大,一切風浪都無法觸動。在逆境,只要我們能夠了悟自心,明白這心原本是一切世間法,是出世間法的根本,而改變逆境的奧秘,就在于把它看成通向真我的旅程,你失去的都是身上的灰塵,得到的是那塵封已久的璀璨奪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