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怨是親
阿蓮
有個農村青年入伍做了一名士兵,一開始他被分配去做飼養員,協助喂養部隊裏的幾十頭豬。他對這份工作非常不滿意,尤其是當有人問起他在部隊的工作時,他總是采取回避的態度。後來,同村的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沒想到去見面那天,女孩的哥哥聽說他的工作之後,當面羞辱他說:「你入伍叁年了,還是一個小小的豬官,憑什麼本事想娶我妹妹?」青年好象被人搧了耳光一樣,踉跄著離開了女孩家。
他一邊走一邊想著自己這兩年來碌碌無爲的生活,以及女孩哥哥蔑視的眼神,心裏一陣陣地疼起來,就在這個時候,女孩的哥哥從後面追上他,把他帶去的禮物扔到他腳下說:「還給你,這上面有豬騷味。」看著女孩哥哥得意的樣子,青年真想找個鼠洞鑽進去。
青年有一段時間萌生了回家的念頭,可是一想到自己學無所長,回家還是什麼也做不了時,他就猶豫了。他又想起女孩哥哥的嘲笑,最後做了一個決定:繼續留在部隊喂豬。從此他對自己的工作,完全轉了一種態度,不但不再回避工作,而且也較從前安心,不但非常勤快地打掃豬舍,給豬喂食、消毒,沒事的時候還會去買養豬方面的書來看,在豬生病的時候,虛心向獸醫學習醫學常識。後來,他退伍回家,自己貸款辦了一家養豬廠,第一年就收回成本,並賺了叁萬多元。于是他信心大增,第二年引進新品種,並成功地發展了村裏二十多戶人家加盟養豬業,到了年底賺了叁十多萬。他成功的消息傳遍了四鄰八鄉,很多人來向他取經,加盟他的産業,最後他成立了一個農副産品公司,並實現了生産銷售一條龍的體系,年産值在百萬以上。
巧的是,有一天他在招聘管理人員的時候,碰見了那個女孩的哥哥,原來他工作的企業,因精簡人事,他被刷了下來。女孩的哥哥見到面試的經理居然是當初百般嘲笑的「豬官」時,不由得臉一紅,起身就想走。
他伸手攔住了女孩的哥哥,說:「你的簡曆我看過了,我們這兒的確有一個很適合你的工作。」
女孩的哥哥不相信地看著他:「你真的給我工作嗎?難道你忘了我曾經傷害過你?我不相信你一點也不恨我?」
他說:「當時是有點恨你,不過現在,說句實在話,我很感激你,要知道,如果沒有你那時的羞辱,可能我現在還一事無成。」
女孩的哥哥愣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首先你得從觀念上改變自己——我如果不能接受他人羞辱,就要努力改變自己現在所處的劣勢。如果那個農村青年只一味地怨恨女孩的哥哥,而沒用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現狀,那麼他依然只會是個一無所成的人,只會消沈地生活下去。理想重要,但如何實現則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世間有種種聲色誘惑與利益紛爭,因此常讓我們在有意無意中,留下許多不可避免的傷痛,一點一滴地在我們的心中慢慢積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輸引和排遣,就會讓心情變得郁悶,思想慢慢壓抑,久了承受不了這種折磨,自然會生病或做出錯誤的舉動,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
中國有句古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經磨難難以成才。而那個折磨你的人,就是把你雕琢成器的人,正是他這種無情的捶打和磨練,你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才能加強自己的能力,從而堅定自己的生存意志,從一棵小草成長爲一棵大樹。
我曾經讀過一首這樣的禅詩: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
雨笠煙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瞋。
也就是說,世間有一種激勵,是戴著怨恨的面具出現的,他拿著長長的皮鞭,朝著你劈頭蓋臉地抽過來,讓你像陀螺一樣,在生活的圓盤上團團轉。如果你感覺到疼痛,別怨恨。要知道,命運從來不把不同份量的人放在天平的兩端。那個揮動鞭子的人,往往恰恰會成爲成就你非凡人生的助力。
所以,對那個令你飽受痛苦折磨的人,不要心生厭惡或憎恨,而是心懷感激。感激他磨練了你的意志,成熟了你的心智,讓你學會了掌握自己的人生。
這也就是佛所說「一念一天堂,一念一地獄」的要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