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動中禅的原理與方法 貳、正確方法 叁、輕松覺知動作

  叁、輕松覺知動作

  

  問:練的時候,怎麼分辨當下自己是不是帶著覺性?

  答:練手部動作的時候,知不知道手正在動?做事情的時候,知不知道正在做的事?如果知道,就是帶著覺性,不知道不是。

  

  問:我很專注地在聽師父說話,這樣有沒有覺知?

  答:如果拳頭是輕輕握著沒有用力,這樣就表示有覺知,是沒有用力,輕松地覺知。如果是緊緊地握著,就表示是專注。如果剛剛聽的時候,不是非常地用力,不是非常專注,而只是輕松地聽,那就是覺知。這個要領用說的不容易了解,一定要自己來練習,有了體驗,才有辦法了解這兩者的區別。如果繼續練習有了覺性,不用問別人,自己就會知道,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

  

  問:動中禅主要是要培養我們的覺性,但是又不能太專注,就好象一只鳥抓在手上,抓太緊了,它不能呼吸,但是太松了,它又會跑掉,所以覺性和專注之間應該怎麼拿捏?

  答:佛陀說要中道,在中間,正行道,中道行,要剛剛好,但不要太緊。要專心,要適度的專心,不要過度的專心;要平常,要舒適的,太過認真也不好。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就是很緊繃,做什麼事都太緊、太認真;如果做什麼事都能輕松、舒適,用平常心去做,這樣就是有覺性的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