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動中禅的原理與方法 壹、原理 七、自覺覺他

  七.自覺覺他

  

  問:什麼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地?有什麼要去達成的?

  答:人生的目的是沒有苦。如果抵達了目標,就不需要再去達成什麼。因爲抵達時,就不必再到其他地方了。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或發生了什麼,當不再有苦時,就是我們的目的地。現在當你坐著的時候,請看看自己的心,如果沒有苦,就表示已經抵達了目的地,不過這要看你能停留在這種狀態多久。事實上,這個目的地已經存在于每一個生命中,“去達成目標”只是表達的語言文字,因爲如果不說“我們應當達成目標”,就無法溝通。

  

  問:當覺性強到可以看見念頭、照顧念頭時,是否還要繼續練習,沒有練習會不會退轉?

  答:只有當旅程結束,到達終點後,個人責任已了,才不用再練習規律的動作。雖然不需再練習,但還要爲別人保留這個方法—也就是說,爲別人示範出規律的手部動作,爲其他人保留這個方法,而不是爲自己。

  

  問:學會了如何推廣?可以教人嗎?如何教?另一個問題是: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答:如果能夠不斷地培養這個覺性,就會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知道以後,就知道怎麼去教人家來培養覺性。如果真正知道,就有辦法告訴別人,就像一道美食,自己吃了以後,覺得這個東西很好吃,要跟別人分享。必須要等到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看見,真正的明白了,真正的親證之後,才可以來告訴別人,和別人分享。如果知道了還不告訴別人,那就太小氣、太自私了。

  必須要讓自己先真正地知道了,這樣子才可以教導別人,告訴別人—因爲現在大多數人都在沈睡,我們就是要幫助別人,喚醒別人。如果真正地知道了,無論到哪裏,就不斷地把這個法弘揚出去,告訴別人這個好東西,讓別人也可以來練習,但是現在大多數的人都還在沈睡,不斷地叫他還不起來。

  

  問:我們知道南傳的小乘佛教都是求自身的解脫,一般的顯教才講利益衆生—隆波雖然是南傳的,可是卻出來把這套教法教給世人,做利益衆生的事,爲什麼隆波田、隆波通願意這麼做?

  答:生命都是一樣的,不管哪一個國家,有宗教或沒有宗教信仰,哪一個宗教的人都是一樣的:大家都一樣苦惱。

  佛陀覺悟並不是只爲印度人,而是爲了全世界的人。佛陀覺悟之後,看到衆生都在生死的苦惱裏輪回,起大悲心幫助他們,讓人能夠實際地修行、了解。可是佛陀沒有辦法替大家知道,每個人必須自己修行,才能夠知道、見到、明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