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隨筆
佛慧
○此心本無善惡,亦能善能惡。
○性急沒有用,因緣和合才會成功。有因必有果,因果通叁世。能力(心志、專業知識)+機遇=成功。
○發出善的信息,如何回饋就隨緣。
○成功者是所有因緣的集合,不能有驕傲的心理。
○衆生心力互爲影響,悟證心性才能免受影響。
○莫固守著已失去佛教精神的傳統糟粕,莫以儀式爲師。
○心靈的甯靜來自于放下,沒有人能給我們痛苦,只有自己給自己痛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要記住!不要因爲別人的缺點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無限的過去形成了現在。
○自殺是一種痛苦,是逃避,非解脫。
○輪回就在一念之間,明本心性,當下就不生,也就沒有所謂的滅。
○臨終時,都要放下,不放下也沒有辦法,還是要死,不過很痛苦,放下了就自在了。
○依法不依人,所親近的道場若沒有法,無法令你開智慧、解脫,就算追隨再久也沒有用,不可礙于情面而不好離開。學佛人只有問對方所說的是不是正法,而不被個人喜好愛惡所迷惑困宥。
○真理是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的,問題在于吾人,能不能發現而已。真理不是個人專利,先知教育後知,後知少走彎路。
○輪回路險,生死事大,五濁惡世,易失正念,誓盡此身出娑婆,願生西方極樂園,一心稱念阿彌陀佛。
○信仰不能隨隨便便,不是人勸我就信,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值得我們信才信。
○禅宗祖師的棒呵,那是他的教育法,有時整得讓您真受不了。道理是什麼呢?善知識只是想辦法把你所有妄想都打斷了,都憋住了,憋到你開悟爲止。
○佛教爲什麼那麼尊師重道?那是尊重法統。什麼法統?正知見的存在。
○科技再發達,不知道做人的教育,有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毀滅。
○法卷傳法:一日有人拿其師的所謂法卷張示:吾是某宗派第幾代傳人。我閱後,問其:汝師所示心法又如何?彼竟然搖頭。《六祖壇經》五祖告六祖衣缽止傳,現今依一紙卷又如何去度衆生呢?!出家以法爲師自度,以法師人度他。吾並非完全否定法卷,是要名符其實,就象社會上持假文憑者,沒有真才實學總有一天會露餡的,更何況此關系到衆生的法身慧命,爲師者當明佛意,方可自度度他。
○門戶之見:本是同根生,同是釋迦遺教。佛是對機施教,于不同時處教化不同衆生,後人結集而成經、律、論叁藏。現今卻要獨尊一經,獨立一字,獨忠一師,如此人我之爭,是破和合僧,會讓很多人的度化因緣給斷了,佛教化都需有緣,每位法師也各有度化因緣,切記只要是正法,佛子都當擁護。
○一日上網,見一居士出書,說:“學密可娶妻食肉”。此說不知出于何經,佛于《梵網經》《楞嚴經》《楞伽經》皆有明示,如此行爲,不得解脫。佛教是不昧因果,非不落因果,體上雖一法不立,然用上因果分明。這位居士趕快公開忏悔,免得一盲引衆盲,同入地獄。
○佛是真理發現者,師是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