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追求真理的結局才是圓滿,
其實奮鬥、努力的過程又何曾不是一種圓滿?
出世之品德
出家僧寶與在家人的不同在于:發出離心,現出家大丈夫相,了知世俗過患,以身表法,不染六塵,示現清淨解脫之福田。剃發染衣,寡欲知足,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既在世間,出離世間;出離世間,無我救世。偉哉,大丈夫!
有德行、人品好、心胸大、智慧高、善根大、慈悲廣、不自私、有志向,如此乃是菩提之稼苗,也爲吾之所喜聞樂見矣!衣缽傳人舍此而何?寶珠難得,可遇而不可求哉!真正出世的高僧在于死心踏地、甘心情願地遠離名聞利養,示現離染真淨的偉岸人格。平靜平常的修道生活,淡泊恬然,無爭、無爲而爲功利焦躁的世間所向往,實教化于無形,乃久旱之甘露,黑暗之明燈也!
出世並不是離開當下,而是跳出了凡情俗見的束縛,以真理的眼光看待一切、面對一切,不被世間所迷惑,無礙解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即是以看破現象無常苦空的本質,放下得失、苦樂、稱譏、毀譽之執著,無礙自在地面對社會人生,充滿慈悲喜舍地積極入世,卻又不被世間凡情俗見所左右而喪失清淨解脫的獨立人格!
玄奘叁藏法師往印度取經,艱辛備嘗,九死一生,學成歸來,圓滿成就。其實西去取經者又何其多哉!而歸來者又何其稀哉!爲追求真理而獻身,死于荒山、大漠、曠野,又何曾不是一種圓滿!何以證明?那一具具白骨就是證明!爲追求真理而不惜獻出熱血、生命就是最大的圓滿!世人只知追求真理的結局才是圓滿,其實奮鬥、努力的過程又何曾不是一種圓滿?同樣,東來傳法的達摩祖師等高僧是一種圓滿;沒有到達中國,在爲傳法奔走的途中死去的高僧又何曾不是一種圓滿?
虔誠地頂禮在所有爲真理而奉獻的善知識足下!
世人爲財、色、名、食、睡五欲而奔忙,勾心鬥角,互相傾軋,乃至于紛爭、鬥爭、戰爭,以強烈之貪、嗔、癡而于世俗中沈浮、困擾而不能幸免!
隱士以歸隱的行爲說明了物欲並非人生最重要之事,而純潔清淨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中國從上古以來就有甘于淡泊、超脫物欲汙染,不與濁世同沈浮的隱士向往于山林之修養而融于大自然中,或混迹于鬧市朝野而保持淡泊清淨的人格的。
隱士實是人世間的明燈、良導,他們的存在是遊離于世間之外的,但給予世間的模範或引導卻是深遠的,因爲他們追求的正是人們心靈最深處的歸宿!
“情”之一字,最是害人,出家人切須明辨,出家人應恒存道義,遠離情感的糾纏,與世俗人乃至在家居士有情感的糾葛終是自害害人!出家人並不是無情無義,而是看破情感的不淨、輪回,超越情感的束縛,以洞察真理的智慧,恒存道念,慈悲衆生,遠離凡情俗見的糾纏,而自度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