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捐錢很好,更要皈依
一個居士領朋友來捐款建寺。清淨問他:“皈依了嗎?”這位朋友說:“沒皈依。捐點錢做點功德就行了,不想皈依。”清淨問:“爲什麼不想皈依呢?”他說:“學佛就是行善做好事,皈依是形式主義,我只要行好事做功德就行了,不必走形式。”
清淨講了《希有校量功德經》中佛陀講述皈依的功德:
一次,阿難問佛:“如果有人說:“我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人能獲得多少功德?”佛陀告訴阿難:“如果有充滿南贍部洲的初果羅漢,有人在百年之中,手持世間所有的娛樂資具供養他們,又以衣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乃至這些初果羅漢涅槃後,收藏他們的舍利建造七寶塔,如前面一樣地供養。阿難,你認爲這樣供養所獲福德多嗎?”阿難回答:“很多!世尊。”佛說:“但這還不如有人以淳淨心這樣承諾:“我現在皈依佛法僧。”後者所獲福德遠勝前者百倍、千倍、萬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比喻的倍數。”
佛又說:“如果有充滿西牛貨洲的二果羅漢,有人在兩百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比不上叁皈依的功德;如果有充滿東勝身洲的叁果羅漢,有人在叁百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無法相比;如果有充滿北俱盧洲的四果羅漢,有人在四百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無法相比;如果有充滿四天下的辟支佛,有人在一萬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無法相比;如果有充滿叁千大千世界的諸佛如來,有人在兩萬年中如前一般供養,此人雖能獲得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廣大福德,但仍然不如有人以淳淨心這樣承諾:“我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後者所獲功德遠勝前者百倍、千倍、萬倍,乃至不可計數、不可言說的倍數。”
從以上校量功德可知,叁皈依的功德極爲廣大,難以衡量,真正以淳淨心立誓皈依叁寶,功德遠勝一般財物供養。皈依境叁寶是能生福德的殊勝之田,叁寶的作用不是以分別心所能測度,而信心的作用也是無法衡量,因此以淳心皈依所産生的暫時、究竟之功德,確實也是無法計量、無法比喻的。所以,我們應誠信佛語,以此信解至誠皈依,功德無量。
衆生如果內在具有煩惱種子,外在又有惡師、惡法、惡友的助緣力,便會造作許多惡業,而皈依具有反染爲淨、反邪歸正的作用,也就是以修持皈依而遠離惡師、惡法、惡友,依止能對治惡業的法師、正法和僧團,以往所造的惡業將會因此轉爲輕微乃至永盡。只要如理修學,決定會遠離邪行惡念,逐漸轉變爲正行正念的善士。我們閱讀佛經、傳記時,常常見到過去修學外道、造惡業、煩惱深重的衆生,在至心皈依叁寶之後,都能改邪歸正,徹底轉變爲具有智悲的善士,這就是皈依叁寶的作用。比如:大迦葉、舍利弗、目犍連等尊者曾經是外道,指鬘是個殘暴的殺人狂,奔公甲曾是一名大盜,難陀是個愛欲深重的人;然而,他們皈依叁寶後,在叁寶的教育加持下,行爲徹底轉變,成爲證果的聖人。
因此,至心皈依叁寶後,以淳淨之心,自然能夠得到法界一切善力的護持,不僅是少數世人,而是十方無量諸佛菩薩、修行人以及天龍八部、護法善神,都會愛念歡喜我們,時時以大悲加持,護持我們的修行和事業。
《善生經》雲:“若人受叁自歸,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叁歸者,其福過彼,不可勝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