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鬥法

  141、鬥法

  一個居士說:學佛後,懂得了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如果提前知道要發生不愉快時,就能保持有效克製;但面對突發事件,還是會先暴跳如雷,然後慚愧不已,深深不安。

  清淨講了一個關于“冬蟲夏草的傳說”:

  關于冬蟲夏草的生長,一般人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雲: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其實,冬蟲夏草是一種昆蟲與真菌的寄生共存體。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菌是蟲草真菌。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鑽進潮濕疏松的土壤裏,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漸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深秋,氣溫漸冷,蝙幅蛾幼蟲將球形的子囊孢子作爲食物吞入腹內,尚未消化便冬眠爲蛹,這就是“冬蟲”。

  春天,氣溫開始回暖,如果子囊孢子真菌首先蘇醒,獲得了生長的條件,便在蟲蛹腹內吸收其營養,萌發菌絲,蟲蛹便被作爲真菌的肥料枯竭而死。幼蟲雖死,體內的真菌卻日漸生長,直至充滿整個蟲體。來年春末夏初,蟲子的頭部長出一根紫紅色的小草,高約二至五厘米,頂端有菠蘿狀的囊殼,這就是“夏草”。但如果是蟲蛹首先蘇醒,消化系統恢複,則把子囊孢子消化掉,成爲自己成長的營養,從而化作蝙蝠蛾。

  由“冬蟲夏草”的鬥法可知,如果我們不能控製情緒,就會被情緒所控製,而勝利的先決條件就是看鬥爭雙方誰先獲得蘇醒。在戰場上,紅軍和藍軍是如此;在股市上,莊家和散戶是如此;在博弈時,黑子和白子是如此;在修行中,正念和煩惱也是如此。是故,修行人“當勤精進,慎勿放逸”,以確保二六時中,正念現前。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四:

  佛告王曰:我有一法,修行增廣,現在未來,多所饒益。所謂修行,不放逸法,現得利益,來世亦利。譬如大地,能生百谷,一切草木一切善法,亦因不放逸生,不放逸增長,不放逸廣大。大王,猶如大地,一切種子,因地而生,因地增廣,一切衆生,因不放逸,亦複如是。一切根香中,黑堅實香,最爲第一,此事亦爾,一切善法,因不放逸。堅實香中,赤栴檀爲第一,此事亦爾。一切善法,因不放逸爲本。不放逸者,是實法因,不放逸者,善法生處。一切華鬘中,乾陀婆梨琴華鬘,最爲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余如上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