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理想

  115、理想

  參加一個文化沙龍的活動,播放了一部電影,周星馳編劇、監製、導演、主演的《長江七號》,這是一部哲學科幻片。劇中有一個情節:老師問同學們長大以後的理想。有人說,當明星;有人說,做大企業家。只有小狄說:“我要做一個窮人。”全班哄堂大笑。小狄繼續說:“我爸爸說,只要有骨氣,不吹牛,不打架,就算是窮,到哪兒都會受尊敬。”

  弘一大師在《閩南十年之夢影》中說道:我的心情是很特別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因爲事情失敗和不完滿,這才使我發大慚愧,能夠曉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養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過遷善。無論什麼事情,總希望它失敗。失敗才會發大慚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無垢光尊者在《竅決寶藏論》中的最深要訣之一,即是:滅除我執恒自取失敗。郎日塘巴尊者也說:虧損失敗我承受,勝利利益奉獻他。

  修行就是修心。房頂漏水處在雨後才能找到,修行人的缺陷和偉大也是在失敗時才能盡顯。爲了修正自己,不妨選擇失敗。做了多少事,度了多少人,捐了多少錢,和成佛都沒有什麼直接關系。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態,放棄堅固的貪欲,顯發本有的智慧,圓滿自性的功德。修行人的內證功夫不取決于你頂戴了什麼頭銜,積累了多少資金,拼湊了幾本著作,擁有多少粉絲。面對失敗和挫折時保持平靜,面對榮耀和光環時保持平淡,面對毀謗和誤解時保持平和,面對禅定和法喜時保持平常。這是我們的努力所在。

  《六祖壇經》決疑品:

  公(韋刺史)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雲: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爲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爲求福,不可將福便爲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爲功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