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給衆生留下得度因緣
一次在外講課,下午與居士們共修叁皈依時,一個喝醉酒的男子也跟進來湊熱鬧。皈依儀式結束,給幾個新受皈依的居士填寫皈依證,也按這個男子的要求給他填寫了一個。他走了後,幾個老居士很不歡喜,說:師父,他喝醉了,皈依的不誠心,不應認可他的皈依。
清淨給居士們講了一個佛經故事:佛陀在祇園精舍的時候,有一天,一個喝醉酒的婆羅門來到佛陀的跟前,要求剃度出家。佛陀便吩咐阿難爲他落發,並且穿上袈裟。不料,婆羅門醒後,一看自己現出家相,驚訝之余便逃之夭夭了。一些比丘走過來請問佛陀:“佛陀您爲什麼允許酒醉的人出家?” 佛陀回答說:“這個婆羅門在無量劫的漫長歲月裏,不曾有過出家的念頭,今天因爲酒醉才一時生起出家的菩提心,雖然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本意,但因爲這個因緣,將來必然會出家得道的,我怎能讓他失去這個得度的因緣呢?”
長養菩提心需要深厚的福德因緣。佛陀雖然只能度化有緣衆生,卻不忘記給衆生留下得度因緣。每個衆生都有俱生我執,會本能的保護“我”和“我所”。即使他在並不完全情願的狀態下皈依叁寶,但只要受持了叁皈依儀式,在今後的生活中,他也會以自己的言行本能的保護“我”的宗教和“我”的信仰,從而逐漸産生對叁寶的感情,最終進入修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