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居士戒律與禮儀 第四章 居士入寺禮儀▪P2

  ..續本文上一頁問:“請問師父的德號上下

  ”“上下”是指法號中的兩個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號叫“了緣”,那麼就是“上了下緣”。不可問師父“您貴姓”,因爲出家人皆以“釋”(即釋迦)爲姓,習慣只以法號相稱。稱呼法號時不可直呼其號,一般要稱呼某某法師,不得單稱法名。對年長比丘當尊稱爲長老、老法師、老和尚、上人或師父、法師。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爲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

  在師前,不可稱“我”字。當視關系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末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也不必稱不慧、不才、不佞、小可等。

  要見住持必需提前聯系,自己聯系或請客堂聯系皆可,不可做不速之客。

  若得到法師許可進入法師寮內,一切信件文書,概不許偷看,也不得到處亂翻。與法師談話要專心,不可打妄想。法師飯時、眠時及洗漱時不應打擾。

  男衆居士不可一個人到比丘尼師父住處,女衆居士也不可一個人去比丘師父寺院,應該有兩位以上一起去。到了寺院,男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尼師父談話,女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師父談話。

  到寺院道場,不應該胡亂走動到處窺視,即使房間的窗戶沒關好,也不可以探視。要找某人,應該在客廳等候。

  路途、靜坐、誦經、禅行、剃頭時、以及洗澡、如廁、乘車船、眠臥等時,勿禮拜法師。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外,不得見出家衆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請開示,應預約時間。

  師問話,當實答。一法師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報告,當側立靜候招呼,不得輕率插嘴,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後再請示。

  法師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與之談話。

  不得說出家衆過失,亦不可任意評論或批評出家衆。

  不得與出家衆結義爲父母、兄弟、姊妹。

  錯挖了眼睛:從前有這樣的一個人,他上山修道,學得一種法術,能看到理藏在地下的一切財寶。這事傳入國王耳中,國王聽了心中很是歡喜,便對臣子們說:“我要邀請這個人,長期住在我國,不讓他到別的地方去,使我能得到國內藏在地下所有的財寶,那麼我就很富足了。”當時有一個臣子,馬上答應去找這個懂法術的人。後來他果然找到了這個人,但卻不請這個人到國王那裏去,而是把這個懂法術的人的雙眼挖了出來,拿回去呈給國王,並且說:“臣已經取來這個懂法術的人的雙眼了,現在即使他再到別處去也不妨了。”國王聽了,很不高興地說:“你真的太笨了。我所以要去請這個懂法術的人,是因爲他的雙眼能見到地下埋藏的財寶,你今已毀了他的雙眼,還有什麼用呢!”

  這故事比喻:有居士看到自己喜歡的刻苦清修的師父,非常恭敬地把他請到家裏來供養,甚至拜爲幹爹或者認幹兒子、幹姊妹,不知道這樣做會使他不能刻苦用功,甚至毀破他的善法和戒行,使他不能成就道果。這是在家佛教徒常常會犯的毛病和過失。護法不知法,供養不如法。或以世俗情誼妨擾出家師的戒定清修,自他兩受害,過失是很大的。

  

(二)大殿、法堂、齋堂

  一、大殿

  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大殿不可以從門中央進入,除非門很小,只容許一個人走動。較大的門,一定要靠左或靠右進入,靠右進入則右腳先跨進去,靠左進入則左腳先跨進去。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帶入。禮佛、誦經、添油、上香、打掃時才允許進入大殿,平時不應該到大殿遊玩。不得戴帽子入殿。不要以佛殿爲通道,任意穿行遊走。也不可以蹲在殿堂裏說話,不要到處走動東張西望,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雲:若得見佛,當願衆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大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共修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內。于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倚壁而立或涕唾汙穢等,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在大殿內盡量勿打呵欠、吐唾液等,迫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若在殿內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于口袋內。

  進了大殿應該禮佛,如果我們在右邊,就地在右邊禮佛,在左方,就在左邊禮佛,許多在家衆有個錯誤的觀念,以爲不在中間拜,佛祖會看不到他,這是不對的。

  參加法會誦經或早晚課誦時,拜佛必須聽從悅衆師父引磬的聲音。唱誦念經時不可錯板拖腔,要符合法器節拍。

  殿堂內立應以右手仰掌疊于左手之上,結彌陀印,手臂平放,雙目平視,斂目收心。繞佛時注意前後左右的距離,後面人的鼻子要對准前面人的脊縫,左右肩對肩,以保持隊列齊整。繞佛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衆共修繞佛時,繞佛第一圈轉角處須問訊,但不須住腳,只要雙手結毗盧印,上舉齊眉即可。繞佛表示對佛恭敬,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應直行念佛,眼睛平視正前方,繞叁圈或七圈都可以。

  帶去供佛的香,或有剩余可以交給香燈師父,不可隨意放在供桌上。

  拜佛以後要按照順序排隊出殿,不能一哄而起作鳥獸散。

  二、法堂

  聽經要准時,最好能提前幾分鍾到場,恭候法師,不應遲到早退。進法堂或講堂聽講應服飾整潔。執經本應如法。坐姿端正,擡頭挺胸,正坐攝心,不可左顧右盼,不可拄腭支額或趴桌伏臥。不可竊竊私語或大聲喧嘩。咳嗽難忍應用手帕或衣袖掩口。聽講時,應端坐或直立,不支頤交股、彎腰、翹足,應生殷重渴望心,專注聽講,如理思維。

  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有一天,一位在大學裏教授禅學的教授來請教南隱禅師,什麼是禅。

  南隱禅師以茶相待,他將水注入來賓的杯中。杯子滿了,南隱禅師好像沒有發覺,他繼續往杯子裏注水。望著茶水溢出杯來,滿桌都是,教授忙著用紙巾拭水,並對南隱禅師說:“杯子滿了,茶水已經漫出來了,禅師不要再倒了。”南隱禅師停下來。

  “你就像這杯子,”他微笑著說:“你的頭腦裏裝滿了你對禅的看法和想法,卻來問我。如果你想讓我說如何是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來啊。”

  叁、齋堂

  在齋堂就坐應禮讓別人。應該將上座或空氣好的座位,留給年紀較大的居士。

  端碗要用龍含珠的姿勢,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邊,不可讓指甲伸進碗裏。拿筷子不可一把抓,不可執太低。亦不可執太高。飯前洗手,不能用髒手握食器。過堂用齋時碗筷應該排列整齊。一般過堂用兩只碗,左右各一只,兩只擺齊,左邊的一只盛飯,右邊的一只盛菜。

  用齋時不可散心雜話,需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叁防心離過,貪等爲宗;四正事良藥,爲療形枯;五爲成道業,應受此食。

  用齋前須念供,先供養叁寶後,方可用餐。用餐後念准提咒,爲齋主祈福,才算結束。如果不是過堂,坐圓桌或方桌用齋時不要坐在正中的主位,以表謙遜。用勺或匙盛菜應適量適度。用筷子夾菜,只應該夾向自己這一面,不要站起來夾菜。盛湯時勺或匙不要向碗盤頂心挖取。共用的餐具裏面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翻攪。公用的匙勺上面如果有菜膩余瀝必須瀝盡,才可以去菜盤或湯盤中取菜肴。不可嚼食或吞咽出聲。吃飯時不能講話,咳嗽應轉身向後以袖遮口避免唾沫染汙菜肴。吃飯碗中不留飯粒。不對人剔牙齒。飲食知量,不可有剩飯菜。

  有的寺院規模較小,用齋沒有正規過堂,早、午用餐同過堂一樣也要先供養,受食前合掌默念:供養十方佛!供養十方法!供養十方僧!供養十方一切衆生!晚上若用藥石,僅需合掌默念:“南無阿彌陀佛!”。吃飯時端身正坐,正意受食,不求美好飲食。不得趴在桌上用餐,不得搖腳跷腿。碗要端平,不可低頭就食。吃飯時不得講話,也不能嬉笑。吃飯時不要剔指甲裏面的汙垢,不要搔頭,不要撕手腳等處剝落的皮膚。菜中倘有雜質或異物,不可讓鄰座看到讓別人起嫌心。徐徐進食,不可滿塞鼓腮狼吞虎咽,不要遺落飯菜,不可使餐具發出聲響,不得喝湯出聲,不得刮、舐食器,不可以使別人接過碗去添飯,不可以用手去拈散落的飯來吃,飯後剔牙要用袖子掩嘴。

  有的寺院用齋後碗筷要自己洗,要認真洗好碗筷,不可油膩不淨。

  人生鹹淡兩由之:1925年初秋,弘一法師因戰事而滯留甯波七塔寺。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來拜訪。他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道鹹菜。夏丏尊不忍地問:“難道這鹹菜不會太鹹嗎?”“鹹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吃完飯後,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夏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麼喝這平淡的開水?”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叁)挂單、著裝、起居

  居士挂單時要主動出示相關證件,如皈依證和身份證。挂單房裏如有同參生病要關心照顧,及時報告雲水堂寮元師父或客堂知客師父。探病、照顧病人時,心中應該默念偈頌:見疾病人,當願衆生,知身空寂,離乖诤法。

  不可在寺院抽煙,一時難以完全戒煙的居士,在寺院也要盡量減少抽煙量,而且只能在廁所或偏僻的地方抽,不許在寮房或公衆場合抽煙。有的寺院甚至不允許吸煙者挂單。

  每座寺院都有雲水堂規約,挂單人住後要仔細閱讀,並嚴格遵守。

  要節約用電,不得釘破牆壁或在牆壁上亂塗亂畫。當愛惜叁寶物,切勿毀損。如果不小心損壞,則需賠償。准時參加早晚殿。出去必須報告。訪人先敲門,讓入方入。不攜寵物入寺。

  到寺院衣服整潔即可,不要穿光鮮華麗花俏的衣服,更不可穿短裙、短褲、背心袒胸露背。參加法會或早晚殿課誦時要穿海青,受過戒的居士盡量搭缦衣。著衣先淨手,不淨手不得觸海青或缦衣。穿好海青搭上衣,兩手不可下垂前後擺動,應該將兩手疊掌,放在胸前。穿著缦衣要坐下時,先要撩起缦衣,不可坐缦衣于臀下。穿海青時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後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跪拜時雙手同撩前片,長跪時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腳收回。靜坐時,將蓋布巾置于海青內。

  不可在寮房內喧嘩談無益之事。同處一室應知長幼大小,要溫文有禮軟語相悅,互相贊歎勸勉,不得粗惡惱人,假使失語冒犯,應當軟言忏謝。同房間有人已睡或在用功時,不得打擾別人,即便自己念佛或持咒也不應該念出聲音。挂單房裏有人睡覺,不可捉物發聲或大聲言笑。晚上聽到止靜板響即息燈止靜,上床養息。按時關燈,關燈前應先觀察詢問同寮准備妥當與否。衣服鞋子要放整齊。睡眠時不可思維惡事,應吉祥臥。不仰不伏,不得向壁,不得豎兩膝,應當枕手,微曲兩足,兩膝上下相壘,右臥如弓(若有惡眠、老病、右脅癰瘡者,則隨意)。非時不臥。凡臥不得赤體,應合衣而眠。起床後整理衣被。

  洗浴時,不可以在浴室中小解。洗浴畢應當清潔浴室令淨。洗澡時不得與別人談笑,不可以唱歌。洗臉刷牙,漱口吐水要輕緩低頭,不可濺到旁人。

  

《居士戒律與禮儀 第四章 居士入寺禮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