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入禅定
摘自緬甸Revate尊者的開示
一、准備工作:
當修習入出息念(安般念)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入出息念有正念,而且是以自然的方式,通過自然地注意氣息才可以在禅修上有進展。
什麼是自然的氣息?究竟要怎樣才能體驗到自然的氣息?這是許多初學者都遇到的困難,因爲不知道什麼是自然的氣息。
在修入出息念之前,我們都在呼吸著,在修入出息念的時候,我們也同樣在呼吸著。但是,在修入出息念之前,我們的呼吸是很放逸的,不知道氣息而呼吸,我們在呼吸的時候沒有注意氣息,但我們還在呼吸,那時候是在自然地呼吸。
而在修入出息念的時候,我們也是在呼吸。但是那個時候,很多初學者刻意地去呼吸,于是他們的呼吸就變得不自然了。
所以要提醒大家,當你們要修入出息念的時候,就讓呼吸像平常一樣,差別只是在修入出息念之前,我們是沒有專注氣息而呼吸,現在是專注氣息而呼吸。
對于那些修入出息念的禅修者而言,好的開始就是先要平靜心,如果心平靜下來後,那氣息就自然地變得很自然了。建議初學者先培養起平靜的心,唯有當心平靜下來後,才開始修入出息念,這樣就可以修得更好。
究竟要怎樣培養平靜的心呢?可以通過散播慈愛。您首先坐下來,以舒適的姿勢,挺直自己的身體,頭挺直,放松您的身體,放松您的心情。
然後去注意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快樂,這樣散播慈心給自己:“希望我能夠快樂,希望我能夠快樂……”
希望自己能快樂,以這樣的方式散播慈心一會兒,您再去注意一個尊重的人,男衆禅修者應選擇男性,女衆禅修者應選擇女性,以他(她)作爲目標散播慈心。
對禅修者而言,由于沒有定力,他們不能看到這個被尊敬人的影像。無論如何,只要注意您想要散播慈心的人就好,通過這樣的方式散播慈:“希望他(她)能夠快樂,希望他(她)能夠快樂……”
如果您能很有正念地散播慈心給他(她),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您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當您發現心已經平靜下來,在那個時候,您的氣息其實就變得自然了。
于是,您就在鼻端的範圍內去覺知氣息,可能您會感覺到氣息在鼻端的某一個範圍,無論您感覺到在哪裏都好,您就在那個地方專注那個氣息。
在您專注氣息的時候,當它粗時,注意——因爲心已經平靜了,氣息也自然了,如果您如實地專注氣息,那個時候您才可以真正專注在自然的氣息上。
當我們的心比較活躍的時候,氣息其實是不自然的,如果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或是我們在取其他目標的時候,那時的氣息也是不自然的。
所以,我們應該先保持平靜的心,或者先培養起平靜的心,散播慈愛的目的是要讓心平靜下來,尤其是在每一座開始的時候。這是需要先做的准備工作,以便讓我們有一個好的開始。
二、入出息:
當開始專注入出息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把心,持續地放在呼吸這個目標上。無論我們在做什麼事情,或好的或是壞的,都要知道心面對的目標。
譬如我們在看一本書,要知道這本書的內容講什麼,我們就需要把心放在書本上。當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突然間有一陣很響的聲音,那時我們的心,就跑去取那個很響的聲音作爲目標了,我們會想這是什麼聲音?從哪裏來的?誰發出那陣響聲?
這時,我們沒有在看書,而是在想那個聲音。我們早已忘記了,自己是應該看書的!同樣的道理,當你在專注呼吸時,心一離開呼吸這個目標,你就忘記了呼吸,而在想別的東西。于是,我們就不能知道呼吸了。
爲了要讓心,能持續的放在呼吸這個目標上,我們需要培育正念,正念就是不忘失要做的事。如果我們忘了將心放在目標上,我們就沒有正念了,就不知道在幹嘛了。
如果要讓心放在目標上,我們需要精進力,如果不付出一點努力,是無法把心放在目標上的。所以在修習入出息念時,我們需要有正念,需要付出許多精進力。
由于正念不足,雜念就會生起。當出現很多雜念時,我們需要使用數息的方法。在數息時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知道入出息。
很多禅修者用數息方式時不知道入出息,不知道入出息而數:入出一,入出二…一直數到八。如果不知道氣息而數,在呼吸進和出的時候,從入出一,數到入出八,這樣做其實是心在打妄念。
我們要小心的是,當用數息方式的時候,要覺知入出息而數,知道入出息後,我們才數一、二、叁…,這樣就不會有時間去思考其他事情了。
通過覺知氣息後我們才數息,如果能這樣做,數息的方法是很好、很有用的。在開始打坐的時候可用數息的方式,直到發現沒有數息也可以專注呼吸,那時才可以停止數息。
當雜念起來時我們就數息,當知道自己沒有數息也可以很單純地注意氣息,那時就可以停止數息的方法了。
叁、長短息:
如果能專注入出息半小時,我們就可以去專注長短息。不需要去標記長或短,只是專注它,專注在氣息上。
當它是長的時候,知道我正在專注長的氣息,而不需要標記它,當氣息變得短的時候,只是單純注意氣息,知道我現在正在專注短的氣息,不需要去標記它。
在修入出息的過程中,氣息是不斷地在改變,從長趨短,從短趨長,自然地在改變著,因爲那時還不是去專注長短息的正確時間,所以老師不指示學生去專注長短息。
通過讀書本上所給的指示,有些禅修者一開始修入出息念時就從專注長短息開始,他們不應該這樣做,他們應以單純的方式專注氣息,只是通過標記入和出,只有能持續專注呼吸半小時後,才可以去專注長短息。
什麼是長息、短息呢?當我們在慢慢地呼吸時,氣息是長的;當我們在急促地呼吸時,氣息是短的。這是了解長短息最容易的方式,我們根據氣息的改變專注長短息。
四、全息:
如果能專注長短息半小時以上,那時我們可以去專注全息。全息的意思,是從開始到尾端知道氣息,在觸點的地方去了知它。
當我們氣息出的時候,將會碰觸到某個地方,氣息流過時會停留在那個地方。比如說,手指是氣息所碰觸到的地方,當氣息經過的時候,氣息就會碰觸到這個地方,過後氣息就停在那邊,從開始的時候到尾端,氣息都是出現在那個範圍。
更詳細地從頭到尾了解氣息之前,禅修者普遍上是很粗略地知道氣息,當他們能持續專注長短息的時候,大概四、五十分鍾,他的正念就更強了,那時候如果去專注全息,他們可以做到。
有些禅修者即使正念很強,還是不能知道全息,有些只是知道氣息的開始,有些只是知道氣息的中間,有些只是知道氣息的尾端,有些只是知道開始和中間,有些只是知道開始和尾端,有些只是知道中間和尾端,有些就可以從頭到尾都知道。
所以當老師建議禅修者,指示去專注全息時,您嘗試去盡力專注就好了。《清淨道論》裏說,有一些人只會知道開始,有些知道開始和中間,有些知道中間和尾端,有些知道開始和中間,有些知道開始、中間和尾端叁個部分。
如果您只知道呼吸的開始階段,您就滿足于這樣的覺知就好了。如果突然刻意想知道整個全息,您將會發現修不好,因爲正念還不夠去了解全息。
對您來說,自己能做到的、能覺知某個階段的呼吸,滿足就好。等將來正念加強後,當心慢慢地越來越強時,您就自然可以知道全息了。
五、微息:
當您在專注全息的時候,在某一些階段,您會發現氣息變得很微細。當氣息變得很微細的時候,幾乎全部禅修者都遇到困難了——氣息不見了。
我們其實還是在呼吸,只是因爲氣息太微細,我們的正念跟不上微細的程度,由于這樣的原因,我們就感覺不到氣息了。那時應提醒自己說:“我還是在呼吸著,只是因爲正念不足,所以我不知道氣息。”
接下來,您只需要等候,在之前知道氣息的那個範圍耐心地等著。這時,您需要保持平靜的心,有些禅修者由于感覺不到氣息,會感到不開心,他們又去造作改變一些東西,甚至刻意去呼吸,以便讓氣息明顯,如果這樣做就不會進步。
氣息不見了,就需要用正念的、平靜的心在之前的地方等待就好。如果您在那兒等,很正念地看著,您就會感覺到有一些東西,似乎在那個範圍移動著,但是很柔和、很微細、很小。
如果您感覺到好像有些東西在這邊移動,其實那個就是您的氣息,那個時候就如實地專注它。當氣息變得微細的時候,您需要有滿足的感覺,幾乎大部分禅修者不喜歡這樣的狀態,因爲他們很難保持這樣的專注,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其實是不正確的態度。
當氣息變得很微細的時候,我們應明白能夠經驗到微細的氣息,其實是在進步著,由于這樣專注目標的進步,氣息就會變得微細,我們進一步地進展,就能專注極微細的氣息。
唯有我們能保持專注微細氣息長一點時間,我們的定力才會有所提升。當氣息變得很微細的時候,您需要很有正念,但要平衡利用您的精進力:如果放逸,氣息也會不見;如果用太大的精進力,氣息同樣也會不見。
您需要平衡正念與精進力,需要保持平靜的心,唯有這樣,您才可以長時間專注微細的氣息。能夠長久一點專注微細的氣息,您的定力將會更好,持續地專注微息的意義是培養定力。
當氣息變得微細後,在開始階段我們可能會覺得是微息,如果能持續地的專注微息,遲一些,您會發現微息比之前的微息更微細,微息是越來越微細的,我們對氣息要如實地保持正念、專注。
當氣息變得微細的時候,我們就不應用全息專注法了,即使要知道微息都這麼難,如果我們去專注微細的全息,就會遇到困難。當氣息變得微細的時候,就只是如實地專注它,知道它就好了。當正念變得更強大之後,您才可用全息的方式來專注微息。
六、光與禅相:
當您能持續地專注氣息一個小時以上,即使您專注長短息,或者是全息,這個時候光都可能會出現。
當光出現在您專注長短息的時候,氣息已經微細,光或者是禅相,就可以作爲培養禅那定力的目標了。
如果光出現,但氣息不是很微細,那時我們還不能專注禅相,您需要等,直到氣息變得微細。當氣息變得微細,您還需要等,直到氣息跟光結合在一起。
當氣息跟光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開始時還是不能去專注禅相,我們需要等光與氣息的結合,至少維持在半小時。
如果此結合能維持半小時,我們就可以說結合已很穩定,這時才可以去專注禅相,我們可以轉移注意力了。
什麼是光與氣息的結合呢?您在之前是專注氣息的,當光跟氣息結合的時候,您就在同樣注意氣息的地方,去注意那個光。于是,氣息跟光就變得一體。
如果您作意氣息裏看到的光,都是一體的結合,等到結合能夠維持半小時,您才可以轉移注意力到禅相。如果能持續地專注禅相,您的定力就會越來越強!
但如果不能持續地專注禅相,您的禅相可能會變弱,您的定力也會變得弱了,那時您就應該轉移注意力到氣息上,就好像平常做的,通過專注氣息,等到禅相變得更明亮後,您才轉移去專注禅相。
七、證得禅那:
定力和禅相的強度,是以持續地專注來培養的。如果您能保持長時間持續地專注禅相,您的禅相就會越來越亮,定力也會越來越強,禅相就變成似相了。
似相是很明亮、晶瑩剔透的,似相是證入禅定的目標。如果您能夠保持,持續地專注似相一小時、兩小時,那您就可以證得禅那了!
《證入禅定(緬甸Revate尊者)》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