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家庭
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我們講一講佛法與家庭。
你們在家人成家立業以家庭爲家,出家人要以寺廟爲家,集體單位也以單位、公司爲家。佛教建立五大菩薩精神,都是示現出來,要我們以五大菩薩精神來完善家庭生活。
所以我們建立家庭,要能不給家庭生煩惱,就要人人做到知足常樂,用樂觀來面對家庭、完善家庭。因爲佛教提倡人生智慧、人生覺悟,所以總體來說,我們人要以智慧來完善家庭,以覺悟來圓滿家庭。
那麼具體來說,有什麼好方法來完善家庭呢?地藏王菩薩的精神提醒我們,用知恩和一家的情緣,用感恩完善一家的情緣,用報恩來圓滿一家的情緣!(鼓掌)因爲合家都能知恩的時候,生命就相互尊重。人人相互尊重那麼一家就和氣了,家和萬事興!(鼓掌)這是知恩帶來了尊重的結果。
家庭是生命的來蹤,也是生命的依靠。(鼓掌)等于人沒有家生命就沒有依靠了!人沒有家或者脫離家庭了,生命就是脫離來蹤了,叫做斷絕根源了。所以在家庭來講,知恩是生命的資糧,感恩是生命的營養,報恩是生命的能量!(鼓掌)如果真正能做到,那麼這個家庭實實在在不可思議。
在家庭,怎樣算有智慧呢?用現在通俗的語言來講,就是相互之間有尊重,有文明禮貌,上有愛心下有孝順。(鼓掌)佛教也提倡尊老愛幼,尊老愛幼就是生命的互相尊重了嘛。做兒女要明白到父母是我生命的來蹤,(鼓掌)當父母的應該懂得子女是我生命的繼承人!(鼓掌)家和則富,有後代則貴!(鼓掌)
家庭的基本就是以愛立家,以感恩圓滿家。愛是老人對家庭的付出,感恩是子女誠敬的接受!(鼓掌)如果家庭沒有這方面,家根本不會好。怎樣算是尊重呢?我讓你你讓我就是尊重。互相不讓這個家庭就難辦了,特別是子女不讓老人。
爲什麼剛才我說以愛立家?想問大家,如果我們不愛我們的家,給別人來幫我們愛,行不行啊?(答:不行。)如果給別人來幫我們愛,那就成爲別人的家庭了。所以當你討厭這個家庭以後,你就做什麼也不行了。你們可以慢慢的想一想,你會開始做什麼事情都不順了。所以我們不管人在哪裏,你要有一種愛家的心。
但是愛家不是像我們凡夫那樣挂礙家,挂礙家和愛家完全是兩碼事,挂礙是放不下。那麼愛的道理是什麼?愛不是在家庭裏面討得什麼,應該是爲家庭付出。我接觸很多人,特別是青年人,都認爲家不愛他,我回答很簡單:那是你沒有愛家,你跟家庭脫離了。他說:我愛啊。後來我說:既然你愛,你爲家庭付出了什麼?他想了以後說:好象沒有。好象沒有,那怎麼說你是愛家呢?
愛是關心、付出、奉獻,所以真正的愛沒有討回報的。現在的青年人成家立業以擁抱爲愛。本來我不該講這句話,因爲到我前面訴苦的家庭當中,百分之八十都這樣講。這種就是沒有明白到做人的道理和愛的理解。
家庭的建立,如果老人感覺到自己爲家庭付出很委屈難過,我敢說你的家庭只有衰落了,永遠不會發達了。而且你有這種心態的話,你也雖然做得很辛苦,但是你不會得到天地認可,老祖宗也不會認可你。作爲老人,應該認識到家庭不好是我付出沒有到位。(鼓掌)特別是小孩不聽話,要明白到是當父母的無德、缺德。(鼓掌)
人無道了,家庭就沒有規範,亂七八糟;人無德了,家庭就一個找一個麻煩。如果老人有德,那麼一家自然和,一家自然好。家庭存在不好的地方,老人應當首先反省自己有錯漏在哪個地方,自己爲哪件事生煩惱。家庭有不安詳,根本就在老人生煩惱。老人是一家的樹根,你生煩惱,樹幹、樹果就衰老了。大家想一想,大風來了,樹枝搖來擺去,樹根要保持牢固,如果這樣當老人一家就穩固了。老人一旦有埋怨之心,馬上被風吹得連根拔起了。
所以在家庭裏面,老人是天德星,老人必然以德爲重。什麼叫做德呢?德是能承受一家之過,(鼓掌)也叫做承擔一家的過。家裏面出問題,老人就要反省自己缺德在什麼地方。當然,老人有問題,我們不敢直接講缺德,缺德是等于罵人,我們只能講:你們老人有做不對的地方。如果對方說:我沒有什麼啊,我做得很好啊。那我回答:你做得很好,那你家也會很好,不用來問了。
什麼叫做老人無德?無德是老人糊塗,沒有明白到守本份,沒有把老人本份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位。(鼓掌)
什麼叫做老人缺德?家中有問題了,老人不封閉是非,反過來把是非往外揚了,特別是老人說話太多。老人要做到性如灰。燒柴火以後所剩的灰,裏面已經沒有火,但是還暖和。灰也表示沒有什麼話說那麼多,也是表達要爲家庭付出生命最後之光和熱!(鼓掌)
如果老人爲家庭付出感覺吃虧,你稍微有這種心態乃至你沒有說出來,好!告訴你,說不定你的子女先走在你前面。想問大家相信這個道理嗎?(衆答:相信)(鼓掌)所以有些家庭爲什麼子女都****了,還留有七八十歲的老人在世上?正因爲一時候想不通,心中有埋怨,爲家庭付出感覺吃虧了,所以天地先把你的子女收回去,然後留你,你不用爲誰擔憂了。大家認爲我說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啊?(答:有。)(鼓掌)因爲你有埋怨之心以後變成火克金了,就把你的子女先克死了。
所以說《地藏經》有一句話:我們凡夫起心動念都有罪過。我們學佛人在家庭裏面,首先要真正做到:不造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不看是非。老人更加要做到:不怕是非!(鼓掌)
老人講話沒完沒了叫做缺德。(鼓掌)明道的人是自己給自己講,一旦有問題就明白:哦!自己缺德了。無道的人聽到這句話是很難受的。所以我原來有這麼一句話:魔說魔不是魔,就是魔中魔;佛說佛不是佛,才是佛中佛。(鼓掌)
所以,有些學佛人認爲學佛以後不要家庭,要遠離家庭。可以說,遠離家庭的學佛人不是真正的學佛人,已經走到邪魔外道了。我們學佛人要用佛的智慧來圓滿家庭!(鼓掌)
家庭要很好,怎麼樣做呢?有過的時候相互補漏,(鼓掌)特別是子女能做到爲父母補漏才是真孝。(鼓掌)什麼叫做補漏?就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沒有把它做好,比如父母應該贍養老祖宗,但是父母不但不贍養,還要把老祖宗趕出門。我們當子女的有能力了,應該把老祖宗接到家裏面安住,不給老祖宗生煩惱,給老祖宗有條件安享晚年,這就叫做爲父母補漏。(鼓掌)
如果我們作爲子女能爲父母補漏,才算是超度老祖宗。(鼓掌)這一步一旦做到,你的子女就成爲一代超一代。(鼓掌)如果這一步不但不做到,還要跟著父母走,那就自然成爲一代不如一代,最後是滅門了!(鼓掌)
所以生命是不是在家庭建立啊?(答:是。)有的說生命是上帝生的,我們佛教就認爲是父母生的。佛教有一句話:十方叁世佛。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老祖宗是一世,父母是一世,子女、晚輩又是一世,十方就是這樣輪轉了。如果家庭有一個良好的家風,那就成爲龍生龍、鳳生鳳;如果沒有良好的家風,那就變成老鼠生崽打地洞。(鼓掌)
當然,在佛教來講,出家人是舍小家成大家。但是很多出家人到寺廟都沒有關心大家的家,那又怎麼行呢?回到家了對家也沒有什麼感情,不但不幫助父母什麼,還要給父母帶來很大煩惱,這種人真正成爲無家可歸了!所以希望我們心中要有一個家,家就是生命的依靠!
既然家是生命的依靠,以什麼來完善和圓滿呢?知恩是生命的資糧,感恩是生命的營養,報恩是生命的能量!(鼓掌)
願望我們學地藏王菩薩的精神,做一個有知恩、感恩、報恩的學佛人。(鼓掌)用智慧來完善家庭,用覺悟來圓滿家庭!(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