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義
諸位法師、諸位善男善女、諸位同修,感恩有嚴法師的慈悲心,反複多次進山祈請我貧僧!本人慚愧,今天承蒙法師的慈悲,光臨湛江,來到這裏跟大衆結個法緣!(掌聲)
法師感覺到佛法已經在中國流傳幾千年,但是佛教的文化是印度的文化。傳播入中國以後,雖然也成爲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很多道理畢竟沒有辦法講明白,中國人很難理解,所以說佛教的學問是非常高深的。
今天我有緣到這裏,根據法師和大衆的要求,要我講佛法大義。那麼我自己也是無德無能,在這方面只能跟大家共同分享,共同學習。
一、 佛法大義之一——規範人的行爲
佛法就是覺悟科學的高等學問,是人類改良進化究竟的科學觀。能聞到佛法的人意味著有無上的善根因緣,能學到手是表示人與佛法有無上的福德緣份,能受用是善根福德圓滿的人生。所以佛教是教育人類覺悟人生。(掌聲)
佛教爲什麼能說是高科學呢?世間的科學是有限的,高于科學就是因爲佛教的智慧和覺悟是科學的先父。科學的發展始終離不開人類的智慧和覺悟,也可以這麼說,科學是人類智慧、覺悟的結晶。所以說佛教是科學中最高等的學問。
如果人類沒有智慧、沒有覺悟,科學就很難得到發展。科學是人類進化與進步的表達。所以我們接受佛教的教育,就是等于接受智慧、覺悟的教育。能接受智慧、覺悟的教育,那麼人類的進化和改良就有良好的希望。(掌聲)
那麼,佛教如何對人類起到進化改良的作用呢?
佛的智慧明白到,世間上首先以人爲本,社會的好壞與人的行爲好壞直接有關。人的行爲好社會就好,人的行爲不良就給社會帶來障礙。所以佛教的偉大,首先在佛教有很多的戒律。從在家人學佛開始,有五戒到菩薩戒,出家人有沙彌戒、比丘戒、具足戒,這些戒律就是規範人的行爲!(掌聲)
因爲佛有智慧覺悟到對社會、對人類有影響的一切行爲,教育我們要遠離不良的行爲。(掌聲)所以,如果我們人人能杜絕佛教有關戒定的行爲,那人人就成爲有智慧、有覺悟的人。(掌聲)
因爲人的不良行爲,首先給個人帶來痛苦和煩惱;第二,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痛苦和煩惱。所以佛爲我們衆生、爲社會、爲家庭訂出戒律,是佛在幾千年以前就明白了,規範人的行爲能給社會帶來和諧!(掌聲)
所以佛教的大義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也是佛教的總綱。爲什麼教育我們行善呢?行善能給生命帶來良好的安詳,行惡會給生命帶來痛苦和災難。斷惡行善就是人行爲的改良。(掌聲)
如果我們能理解佛的慈悲,接受佛的慈悲,按照佛爲我們人類製定的所有戒律依教奉行,首先得到個人的安詳,第二也給周圍帶來安詳。如果全人類都能按照佛教的戒律去規範自己,那麼全世界可以不用軍隊,也可以不用警察。如果全世界用軍隊和警察的經費來完善社會的科學,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更加發達。(掌聲)
因爲人類有貪、嗔、癡,然後于貪、嗔、癡上形成了惡的行爲。貪不得就嗔恨,隨著就不守本份,不守本份産生過份,人與人之間就互不相讓。這樣,從人與人之間到團體與團體之間和國與國之間,就産生了矛盾;矛盾激化以後就形成了戰爭的爆發。所以國家才需要部隊防範戰爭的爆發,需要警察來製止人的不良行爲。
所以佛教的高深道理是用來教育人類規範行爲,改良行爲,提高人類文明程度,使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掌聲)
在佛爲我們製定的五戒當中,第一戒“不殺生”就是非常高等的科學!不殺生,是佛站在整個生命的立場來講的。這條戒中,佛的高等智慧在哪裏呢?它是告訴我們生命平等!教育我們尊重生命!(掌聲)如果生命與生命之間達成平等與尊重,就是天下太平的基礎。
佛有智慧,知道生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業障的差別,外貌才有差別。外貌是表達我們業障的差別。生命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理解了,把生命的優點發揚起來,把生命的缺點消除,這就給生命有良好的希望,也是生命之光!(掌聲)
本師釋迦牟尼佛爲我們傳播智慧的教育、覺悟的教育,是願望我們每一個生命都能和他一樣得到解脫。(掌聲)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高等科學的老師!我們所有的學生,只要接受佛的智慧和覺悟來完善自己,自然有緣份達到和佛一樣的解脫。
佛所講的智慧,是古印度的文化,用中國的話來解釋叫做“明白”。佛教說有智慧的人,也是等于中國所講的明白人。
那麼智慧是什麼呢?智慧是明白把握自己的生命,既明白自己生命的緣起緣終,又明白自己的生命與周圍一切緣份的緣起緣終。這就是佛的智慧。
那麼覺悟又怎麼講呢?用我們中國的語言解釋,佛的覺悟就是“理解”。理解就是理解周圍的緣起緣終,理解大自然的緣起緣終。這就叫做佛的覺悟。(掌聲)
我們正因爲既不明白也不理解,連把握自己的本份都沒有做到位,很難能理解周圍和大自然。因爲佛對大自然有理解,才受用大自然。由于我們凡夫不理解大自然,才被大自然折磨。(掌聲)
既然佛有這麼好的智慧和覺悟,我們就應該接受佛的智慧和覺悟來完善自己。如果能真正接受,就是善根福德圓滿!(掌聲)
剛才我們也說了,佛明白到大自然以人爲本,人必然要隨著大自然的進化而進化。進化就是意味著人類的進步,人類有進步了,大自然才能趨于完美。如果人類不進化、不進步,人類的行爲就會毀滅大自然。如果大自然毀滅了,那麼人類也不會存在了。所以我們的生命應該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佛製定的五戒裏面,第二戒叫做不偷盜。偷盜就是貪得。不是自己本份的財産就不能隨便拿,要尊重別人的成果,尊重別人的所有權。自己有的,應該是自己親自勞動得來的,那才是自己的本份。如果別人的財産我們隨便拿,那麼別人也隨便拿我們的財産,我們有什麼想法呢?所以互相尊重是最好的解脫!(掌聲)
佛教五戒裏面的第叁戒“不邪淫”,這是講到家庭倫常。家庭成員裏面,比如父女之間、母子之間、姐弟之間、兄妹之間,是不能發生性關系的。如果這樣做了,首先就連畜生都不如。佛的高等智慧明白到,同族內邪淫,生出來的後代容易變成退化、殘疾,那就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所以在家庭成員之間,要有家庭倫常觀念,千千萬萬不能過男女的生活。佛製定這條戒的本意,首先是願望人類進化,不願望人類退化。
第二種不邪淫是:非份內的男女之間就要各守本份,不要超越情感交往,要以平常朋友于互相尊重中交往,這樣才不給對方的家庭發生矛盾。超越本份的行爲自然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煩惱和矛盾,也給自己帶來煩惱。所以斷掉邪淫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條件,不邪淫就叫做文明的人。人亂來了,那就叫做無理了。願望我們理解佛慈悲爲我們訂出的戒律。
第四條戒是“不打妄語”。不打妄語意思是說真話。人一旦說話不真實,自然沒有誠信。盡管你說得很好,你沒有說真話,周圍就認爲你沒有誠信。說真話才給你有良好的福報,因爲你得到周圍對你的誠信。誠信就是每個人的福報!(掌聲)我們說真話了,周圍也自然尊重你。能說到做到,實話實說,這樣就給自己帶來廣泛的緣份。廣泛的緣份就是人的福報!如果你說假話了,第一次人家上當,第二次人家永遠防範你了,你就變成永遠不守信用的人。你到哪裏,人家就是怕接觸你。這樣你的緣份就越來越少,結果變成斷掉個人的福報。(掌聲)
戒律的第五條是“不飲酒”。爲什麼不給飲酒呢?因爲人喝酒多了,借酒發顛,行爲就産生不良了,這樣就造成自己和周圍的痛苦和麻煩。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講,應當增加煙酒、吸毒的戒,因爲這些東西首先給本人的生命帶來傷害,第二給家庭帶來傷害,第叁給人類帶來傷害,造成家庭不和諧、社會不和諧。所以願望我們從今以後不但是戒酒,應該戒煙、戒毒。
佛製定的五戒,現在不但是我們的國家,基本上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法律也防範這方面,那表示我們的佛陀在幾千年以前就明白、理解了,利用這些規範的行爲改良人類,成爲人類進化的條件。(掌聲)
想問大家,我們守這些戒律是爲佛守戒,還是爲自己守戒啊?(衆答:爲自己守戒。)我們守戒是爲佛好還是爲自己好啊?(衆答:爲自己好。)明白到爲自己好就是解脫人!(掌聲)明白的人就會找因緣爲自己受戒,不明白的人就怕受戒。怕受戒的人目的是願望自己的不良行爲越做越大、越做越多,做到自己最後自然毀滅了,到生命徹底報廢,才終止自己的行爲,這樣好不好啊?(衆答:不好。)
既然不好,我們學佛人首先要比沒有學佛的人明白和理解來完善自己,用我們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圍。(掌聲)所以戒律的偉大就是規範行爲,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圍,這就叫做渡衆生。(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