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6、貪取天眼

  36、貪取天眼

  貪心是人類的天性,可是貪也有善貪惡貪,有正貪與邪貪。多數的人都是爲了自私自利而貪。爲了財色名利多多亦善而引起了造惡的行爲,所以佛經說貪嗔癡爲叁毒了。

  從前有一位修道的人,在寂靜的山中苦修學道,終于修成五通的仙人。五通即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能夠見很遠很遠的事物無論天上人間的事情都能見叫天眼通。能夠聽到天上人間一切聲音,叫做天耳通。能夠雲遊天下四海五湖或天上人間叫神足通。能知他人的心裏上想什麼叫做他心通。能知他人和自己過去宿世的事情,叫做宿命通。

  這位五通仙人,因爲天眼通能夠透視地下覆藏的珍寶,所以惹來殺身之禍。因爲老百姓聽到這位仙人能透視地下的珍寶,就一傳十,十傳百的流傳全國,國王聽到這個消息,便向身邊的群臣說:“你們可曾聽說,某山中有一位仙人得到五通能透視地下的珍寶之事麼?”大臣說:“聽說過,可是沒有人見到仙人。”“那我們要請這位仙人,永遠住在我國裏,爲我國發掘地下寶藏,誰去留住他並請他指示寶藏之所?”

  身邊有一位大臣就說:“我願意到山中去,訪問這位五通仙人。”于是這位大臣就到山中來訪問仙人。可是無論對仙人用什麼方法勸他,威逼利誘都不肯說出寶藏。最後大臣就把仙人的眼睛挖出來,呈獻給國王。國王說:“你爲什麼把仙人的眼睛挖出來?”“因爲仙人無論怎樣都不肯臺作,他能夠見地下寶藏者就是這對眼睛而已,所以把他眼睛挖起來就能夠透視地下的寶藏了,何必要他合作呢?”

  國王爲發掘地下寶藏,而求仙人指示,大臣因請不動仙人而挖他的眼睛,一個是貪一個是癡,造成毀滅了仙人,害人又不利己豈不是貪心的作祟是什麼?

  貪心好像是人颣的天性,其實是無始以來的積習,不管天性也好,積習也好,人總是不能沒有貪心,有貪心才能互相競爭,社會國家才能進步,如果沒有貪心而人人懈怠的诂,連吃飯都成問題,還談什麼進步呢?

  世間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依正當的方法去爭取求進步,當然是對的,可是世間往往都是貪而無厭,引起爭奪、計較、造業。一般人的心能夠控製得住不法之貪嗎?有人誤會謂,佛法是消極的,都是教人不要貪。其實合情合理的貪,並未違背佛法。因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在世間,是利益世間,是覺悟世間的,否則佛法就沒有人要了,一般人貪即無所不貪,都是損人利己的貪。剝削他人的貪,更是造業作惡的貪,所以佛法說貪嗔癡爲叁毒了,如何能避免這惡貪就要看我們的智慧了。

  

✿ 继续阅读 ▪ 37、妄殺群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