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化州南山寺2009-4-14至4-21念佛七法會
(4-19上午) 修行與命運
感恩常住叁寶慈悲,感恩諸位法師慈悲,感恩諸位同修慈悲,阿彌陀佛!大家好!
每一個人都願望自己的運氣好,但是做事不順,事業有障礙,家庭不和諧,爲什麼?沒有誰反省自己。運氣好壞和人的行爲直接有關。人行爲好運氣就好,人行爲不好運氣就不好。要想自己的運氣好,那麼就要規範自己的行爲。
不良的行爲來自心中的念頭,心中的念頭不好自然産生行爲不好,所以佛教提倡修心。修心怎麼修?修是修養、改變的意思。改變達到什麼程度?自己滿意,周圍人都滿意;個人得到好處,周圍的人也得到好處。這樣叫做修養。
如果單方面爲自己好,不考慮周圍,那麼周圍的人也只爲自己好,也不考慮周圍,整個世界的人都是爲自己打算,沒有爲周圍考慮,這樣就你爭我奪,就變成痛苦的世界了。如果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你讓我我讓你,自然就沒有爭奪的場面,只有互相禮讓,就成爲和諧的世界。
每當我們想要自己得到好處,應該同步地想到周圍,也願望周圍和自己一樣得到好處。所以佛教非常高的理念就是慈悲。慈悲的內涵非常廣泛,慈就是同情,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就是換位思考,把自己變成對方,把對方變成自己。比如你見到人家痛苦,你沒有一點關心,那麼到你很痛苦而周圍人很健康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大概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吧!
在家庭,爲什麼叫慈父、慈母?意思就是有愛心的父親、有愛心的母親。父母對子女的愛心沒有什麼成見和條件。悲心,就是無條件的幫助、奉獻、付出。正因爲沒有條件和成見,所以家庭才有一代傳承一代。那麼家庭是小家,國家是大家,我們用關心小家庭的心來關心大家,那這個國家就好了。
下面我們講一講什麼叫做修行。宗教的宗是宗旨不變,也叫做老祖宗的教育不變。現在有些人不理解,認爲宗教是迷信。作爲宗教的領袖,他創造一個教,目的是提醒人類放下小我,提高大我,把小氣的心、光爲自己想的心變成大方的心。大方就是考慮大衆和考慮個人同步存在。
現在大學生比較多,爲什麼有些單位領導、公司老總反過來文化沒有那麼高?你們想過這件事嗎?有文化的大學生去爲沒有文化的老總打工,那就表示知識文化不能代表你有內心的修養。能統領大衆的人必定有生生世世統領大衆的場面。你雖然有文化,但過去你的修養是什麼的修養呢?僅僅是自了漢。
我們佛教把修養層次分爲佛、菩薩和羅漢。羅漢就是自了漢。什麼叫做菩薩?菩薩是用自己的生命爲痛苦人付出。菩薩很辛苦,見到痛苦見到災難了,就發心去救度,菩薩道也叫做般若道。那佛道是什麼呢?佛道是重于教育衆生,教育衆生明白痛苦來自一切惡,要斷惡修善,斷惡就斷掉災難。所以佛教是佛覺悟的教,菩薩的教叫做慈悲的教。
羅漢爲什麼叫做自了漢呢?羅漢是重在完善自己,暫時沒有能力去救苦救難,所以叫做自了漢。如果你處在這個階段,還沒有普利十方,那麼你將來來到世間,雖然有文化你還是打工仔,不能當領導,乃至博士也是給人家打工。
羅漢是懂得照顧自己,菩薩是懂得照顧別人,佛是覺悟到能把照顧自己和照顧別人同步進行。佛的覺悟是讓災難不發生,菩薩的慈悲是哪裏有災難往哪裏跑,羅漢是管好自己不管周圍。
所以說大家必定要懂得修養的好處,理解生命色身肯定有報廢,靈魂是永遠沒有報廢的。但是靈魂可以隨著我們的業障去感受來世的好壞。如果今生能付出,那麼你來世福報就非常大。佛教講叁世因果,不是佛教有叁世因果,是佛教知道叁世因果。你相信,叁世因果也存在;你不相信,叁世因果也存在。你學佛也有叁世因果,不學佛也有叁世因果。叁世因果是自然的,不是佛教創造的,是佛教覺悟到叁世因果。
如果今生是專門搞房地産的老板,那表示他前世曾經義務修寺廟的,修學校的,修路的,所以今生他在這方面得到好處非常大;有些人爲什麼經商做得特別好?是他曾經拿很多東西來供養十方;爲什麼有些人唱歌唱得那麼好?他過去不用嘴巴罵人,他在寺廟裏面專門唱佛歌,特別是在寺廟裏面當維那,統領大衆,所以今生他有良好的歌喉,唱得非常好聽。
所以我們出家人見面不要問:“你的寺廟每個月發多少單金?”應該問:“現在你的修行怎麼樣?”對自己的生命都沒有理解,那對十方的生命就更難理解了。告訴大家,我們學佛的目的非常高等是:理解生命,完善生命,發揮生命,圓滿生命。圓滿生命是佛,發揮生命是菩薩,完善生命是羅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