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寺廟的定位

  廣西馬山靈陽寺2010年農曆正月念佛七法會

  (正月二十叁上午) 寺廟的定位

  (仁煥法師開示)

  關于寺廟的定位。寺廟是一個心靈修養的學校。于管理上,分有叁個層次,有住持和尚,下面有執事,包括當家和客堂,再下面就是清衆。住持和尚是決策人,以道統領大衆,以德感化大衆。

  道是修養的目標,也是修養的方案;德,簡單說就是要說話算數,深入的內涵是:耐心通大道,能忍就感化十方。住持和尚沒有良好的決策,下面的執事就不懂得怎麼做了。執事不懂得怎麼做,清衆更加不懂得怎麼做。所以,和尚是決策,執事是落實,清衆是完善。

  住持和尚是總決策,一定要明白到:十方是爲哪方面來到常住?十方爲道而來,所以住持和尚必定要以道爲重。道是精神,但是衆生畢竟還要有物質條件的配合,才能接受得道。比如吃住的條件要具備,所以當家師管建設,管生活,管後勤,爲道提供方便!因爲十方爲道而來,客堂就要依道接待十方,代理和尚宣揚道,滿足十方來衆,滿意十方來衆。

  下面常住的清衆,一定要完善當家與客堂的決策。如果有誰不願做,現在不願做,現在馬上退堂。明天你願意做,你可以再回來。再不願意做,永遠不能再回來。

  道場,要有精神修養的形象,從和尚到執事和清衆,必定人人懂得本分,第一個念頭是要明白:來道場是爲了什麼?應該明白自己爲道而來,爲生死而來。所以既然來到常住,必定要爲道付出,爲生死付出,才不冤枉來到常住。如果沒有爲道付出,沒有爲生死付出,請退出道場,不能夠共住。

  希望和尚以道爲重,以道統領大衆,以德說話算數,不看人的感情,要看道的緣分。沒有接受道,一定叫人走。在這裏我告訴大家,我有個親人,他也來這個寺廟落發,後來他不願上殿,我馬上把他送回家,沒有道理說。什麼叫做慈悲?有正面教育,有反面教育。正面就是把道理講清楚,反面是一定要夠硬,不能夠放松。道場不怕沒有人,就怕沒有道風。道風越好人越多,道風不行就沒有人來了。因爲十方是爲道而來的,沒有道風來這個道場做什麼呢?

  關于超渡,爲什麼有些家庭的老祖宗很容易渡,有些很難渡呢?關鍵在活人,不是在死人。活人想通了,冥界就超升了;活人想不通,就把冥界的老祖宗鎖住了,度不了了。什麼叫做想通呢?真正看破放下就通了,原諒一切就解脫了。原諒就是心中沒有地獄了,地獄就空了。還有埋怨,心中就有無邊的地獄,難渡啊!

  我們原諒不了周圍,那大家就在六道裏面轉,苦海無邊。看破放下就是叫做回頭是岸,原諒一切就是天堂。相信嗎?如果相信了,得法!然後,相信南無阿彌陀佛,接受南無阿彌陀佛,老實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解決問題。謝謝大家!

  

✿ 继续阅读 ▪ 法會有關要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