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的目標與道路

  四川德陽萬佛寺2010年農曆七月念佛七法會開示錄

  (農曆7月22日上午) 修行的目標與道路

  交命念佛以後需不需要做事業?學佛人應該理解到,世界以人爲本,家庭也是以人爲本,人以命爲本。學佛的目的,交命的目的,是爲了保障生命成爲無量壽。不能說我們交命了,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今生已經得到人身了,這個人身來自哪裏呢?來自父母。生命的生存靠什麼呢?是來自天地提供的氧吧。讓生命沒有障礙,成爲無量壽,靠什麼呢?這是叁寶的功德。

  那麼,我們的生命來到世間做什麼?于理上,應該是爲報恩而來這個家庭,生存在這個世間上是爲了了果報。以什麼方式來報恩呢?要報恩之前必定要懂得:“天下事保命第一”,沒有命就沒有報恩的條件;“世間萬物健康第一”,人有了健康,才有條件做報恩功德,才有能力做了果報的事業。在家庭,真正的報恩是什麼呢?“人間百善孝順第一”,孝順就是報答家庭的恩德。“千條道理保家第一”,保得這個家就是報答老祖宗的恩。“萬條道理和諧第一”,因爲家和萬事興。這是我們學佛的心願和方向。

  出家和在家修行的道路一樣嗎?應該是目標一樣,道路不一樣。出家、在家都以了脫生死爲共同的目標。在家人以保命、健康、孝順、保家、和諧爲修道的目標,以家和萬事興爲成道之本。這是在家人修道的道路。出家人是自己發心,舍小家爲大家。但是現在這個世界上,出家人有叁類:大部分是自了漢,根本沒有爲大家;第二種出家人,表面是爲了大家,但根本也是爲了自己;第叁種是發無上菩提的出家人,是上等的出家人,他們是舍命全交的人,就是:命交給佛,果報交給十方。如果出家以後,專門爲個人打算,也一樣是爲自己小家打算,不是爲大家打算。

  用功修行,前提是要有心願,佛教叫做發願力,世間叫做定位,也叫做目標、方向。學佛人不管出家在家,都是爲了跳出六道輪回爲了脫生死而修道,也就是爲保命而修道。爲什麼要爲保命而修道呢?擁有生命就擁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一切。

  那出家如何爲大家呢?出家應該明白做到這樣的修養:如何發心,如何保命,如何保健康,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尊師重道、依教奉行。作爲出家人是指導在家人保命,保健康,尊師重道,孝順父母,依教奉行,保家,保和諧。有和諧,就有條件萬事興。出家如何算是做到爲大家了呢?寺廟在那裏,能平安一方,繁榮一方,和諧一方。

  寺廟常住叁寶應該無條件地普利十方,同時十方無條件地供養叁寶。寺廟不要搞商業化。寺廟是信仰的地方,信仰什麼呢?信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信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信仰“有一分修行就有一分保命,有十分修行就有十分保命,缺少修養就是缺少保命”。

  修養的標准:以知足常樂爲第一修養;以知恩、感恩、報恩爲第二修養;以“我愛人人從我做起,我爲人人從我做起”爲第叁修養;以尊師重道,依教奉行,以人爲本,以道爲重,爲第四修養;學爲人師,行爲世範,以自己良好的形象感化十方,爲第五修養。

  願力發了以後,用功就是念某一部經或者念某一種咒語或者念某一種佛菩薩名號,等于是落實我們的願力。一切事業就是真正的修行,是完善願力的根本。念經念咒算是用功,是落實願力的方案。如果誰說:“修行不用做事業。”這種人就是社會的寄生蟲,也不是正教,而是邪教。比如我們是中國公民,我們必定要爲中華民族爭光。如何爭光呢?爲平安中國,爲繁榮中國,爲構建和諧中國,奉獻自己的生命。這就是修行的大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