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願意往生就等于願意奉獻

  廣東雷州和諧寺2010年農曆十二月念佛七法會

  (十二上午) 願意往生就等于願意奉獻

  這次有緣來到這裏,重點首先是提醒大家,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的,阿彌陀佛是真實的,願望大家回歸到信仰上來;第二步就是讓大家明白,往生西方作用在皈命,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導航。

  我們走路,先定位要去哪裏。我們現在定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是要做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要做無量壽的命,要做無量覺的人,要做無量光的命。

  淨土法門和禅宗不同。禅宗無量壽也不要,無量光也不要,無量覺也不要,不要就空了。淨土法門的觀念,第一是擁有生命就擁有一切,所以要成全生命成爲無量壽;第二,要成全生命成爲無量覺。無量覺怎麼講呢?你愛一個人,就擁有一個人;你愛一個地方,就擁有一個地方;你愛一個世界,就擁有一個世界。

  愛是什麼?愛是無私奉獻,愛不是爲了享受。爲什麼要奉獻呢?有一分奉獻就有一分收獲。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沒有擁有這個世界呢?因爲我們想瓜分這個世界。如果我們都奉獻給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歸屬我們管了。

  在淨土法門裏面,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擁有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呢?你願意往生就等于你願意奉獻嘛;你不願意往生,你就沒有這樣的緣分咯。

  下面再講到我建廟的經驗。我首先定位寺廟是學校,寺廟是信仰的場所,寺廟是公益的場所,不是私有的場所。我沒有把寺廟當成我個人的,我認爲是十方的,而且我從來不想著靠寺廟養我過生活,只想著如何養廟。

  那寺廟的信仰作用是什麼呢?是公衆了脫生死的場所,是佛陀的慈悲教育、無上智慧教育和無上覺悟教育的場所。慈悲是教育我們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智慧教育是教育我們信仰因果,尊重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教育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覺悟教育是教育我們,要做到認識本分、理解本分,做守本分、完善本分、發揮本分、圓滿本分的人。

  禅宗是一無所求,淨土法門是求奉獻,不是求擁有。淨土法門是以西方極樂爲解脫,是有目標的求了脫,禅宗以空性爲了脫。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裏呢?知足常樂就找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如果沒有知足常樂,永遠找不到西方。

  要想家好,要想事業好,要想生活好,好的因緣來自什麼?天上天下以和爲貴。有和合一切,就會家庭完美,事業成功,生活美滿。所以要做一個有品德的人。把架子放得越低,品德就越高;把架子擡得越高,就摔得越重。

  我祝願這裏將來成爲人間佛教的道場。辦道場,千萬不要爲了金錢而辦,一定要爲十方共同離苦得樂而辦。財物管理必定要做到:十方財物十方管,十方管理十方用,十方來十方去。用無私有德的人來管廟,而且要四衆弟子推選有能力的人來管,不允許用賄賂的手段來爭當法人代表。我仁煥人家叁番五次請,都不願做法人代表,後來爲了要弘法所以才接受,我得一分錢,就交給常住一分錢。

  我願望出家的同修真正做到舍小家爲大家、舍個人爲十方,爲共同離苦得樂,爲世界和平、國土安甯、風調雨順,付出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奉獻爲珍貴。別人不願做,自己來做;別人做不了,自己能做。這樣就成爲稀有的生命。能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就成爲難得的生命。如果爲了生命的享受,以貪嗔癡來完善自己,生命就成爲垃圾桶。

  謝謝大家!

  

✿ 继续阅读 ▪ 忏悔皈命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