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道安(漂萍傳燈)▪P2

  ..續本文上一頁奉給一同王公,資財由所地方出。這樣一來,道安生活更加穩定,他不必再爲衣食住行虛耗心力時日了。

   但不穩定的一天終于又來了。

   苻堅逐漸統一北方後,便思治理。他常說,西域有鸠摩羅什,襄陽有釋道安,都是神器,應讓他們來輔佐我。”于是,公元378年,苻堅派長樂公苻丕圍攻襄陽。道安見刀兵將近,便想率徒衆遠走,朱序卻決不放過。無奈,道安又一次分張徒衆。城裏人在等待中煎熬了一年,襄陽淪陷了,朱序也被俘。苻堅聞知消息,對仆射極翼哈哈大笑:

   “朕以十萬之師攻打襄陽,只得到一個半人。

   “是誰呢?臣猜測一個定是朱序。”

   “不不,與朱序無關。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耳!”

   383年,苻堅又派呂光征討龜茲諸國,去取另一個神器鸠摩羅什。道安極力贊成:羅什學識廣博,來後自己正可與之共探玄理。羅什在西域,也早知道安的風範,認爲是東方聖人,時常遙相禮拜。可惜的是,山川阻隔,兵慌馬亂,當羅什剛到涼州時,道安已到另一個世界,羅什來長安,則是十六年以後的事了。二人如長庚與啓明,永不得相見。

   道安在長安,住在五重寺中,有徒衆數千名,隨他弘揚大法。他組織外國僧人伽提婆、昙摩難提、僧伽跋澄諸人,譯出經典百萬余言。他又常和法和審定音韻文字,詳細考核修辭意旨,新譯經典,由此得以訂正。他仍爲諸經做注,但也擔心不合于佛的意旨,便發誓道:“若所說的于理不遠,願現瑞相。”不久就夢見白發長眉的梵僧對他說:“君所注經典,于理無誤。我不能入涅槃境界,住在西域,當助你弘通經義,可時時爲我設食。”道安醒來,便爲其設食,從不間斷。——後來《十誦律》傳到,慧遠才知道師傅夢見的是賓頭盧。

   道安讀書文博,善作文章。長安城中,爲詩作賦的衣冠子弟,都前來依附。諸人一有重大疑惑,便來請教。藍田出土一口大鼎,可容二十七斛邊上有篆文銘記,無人能識,道安一見便說:“這是古篆書:魯襄公所鑄。”又用隸書寫出。有人在集市賣一只結構奇特複雜的容器,苻堅親自問他,他說:“這是王莽改製,用以統一全國度量的。”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京兆一帶傳言:“學不師安,義不中難。”

   亂世終歸是亂世。本來苻堅已將後趙造成的混亂局面收拾得不錯,境內百姓富足殷實,四方安定,而疆域也相當廣大,東到海邊,北連大漠,南與東晉隔江而望,西接龜茲,只有建康一隅尚未征服。苻堅對此很是耿耿于懷,他每每對仆臣說,平定江東,以晉帝爲仆射,以謝安爲侍中。苻堅弟弟平陽公融、朝臣石越原紹都極力反對,這些人還舉出名臣王猛臨終“不要圖謀晉地”的告誡來勸他,他十分厭煩,說道:“朕奉天承運,討伐殘余,軍兵百萬,將馬鞭投在長江能截斷水流,有何不可?不必多言!”衆人陷入絕望之中。猛然,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人:道安。數年來他們發現,苻堅對道安越來越尊重,甚至有一次,苻堅出遊東苑,命道安與他同辇,仆射權翼勸谏:“臣以爲天子禦駕,只能由侍中陪乘,道安形貌醜陋,下賤之人,怎能這樣做呢?”苻堅頓時勃然大怒:“安公道德世人所尊,朕的天下與之相比,也不值什麼,讓他同乘車辇,這種榮耀比其德行差遠了!你不要說,快扶安公登辇去!”這件事傳聞甚廣。想到此,衆人便去求道安。

   “皇上將用兵東南,上人爲何不能替蒼生說句話呢?”

   “貧僧方外之人,不宜幹預國事吧?”

   “上人不必過謙,……出黎民于水火,現在全看您一人了。”

   “好吧,我去試一試,不過貧僧人微言輕,諸公要有所准備。”道安心事重重,策杖而去,他身後等待的諸人更是忐忑不安。

   苻堅一見道安,開口便道:

   “朕將與公南遊吳越,巡遊各地,到會稽去看一看海,你以爲怎麼樣呢?”輕松自在如同真的計劃一次出遊。

   “陛下所說自然不錯。但陛下應天命而治,有八州的朝貢,居于中心而製禦四海,正應當保養精神,無思無爲,與堯舜之德一爭高低。現在卻以百萬之師,去求東南一隅下等土地,豈不有損于天道嗎?而且那一帶地勢低窪,瘴氣逼人,當初舜禹遊而不反,秦始皇去而不歸,貧道以爲此次也不宜出行。開陽公是國戚,石越爲重臣兩人勸谏尚遭拒絕,貧道輕賤之人,說出來陛下也不會聽,只是陛下待我隆厚,不能不略表赤誠。”話說得相當小心。

   苻堅沒想到他會說這麼一套,心下稍有不快,自然不會形之于色:

   “朕這樣做,並非因爲現在土地不廣,民不足治,只不過恐怕怠慢天心,來明確一下大運所在罷了。順應天時而動兵,載在典籍,若如諸公所說,則帝王就不必省視四方以行教化了。苻堅理直氣壯。

   “陛下若定要親征,可先到洛陽,顯示軍威,養精蓄銳,傳檄江南,若其不從,再動兵不遲。”道安只得告退,他明白苻堅的心理——成爲唯一的君王,一切都在自己腳下朝拜,這種心理隨實力的鞏固與日俱增,沒有誰能止住他重新將國家拖向深淵。

   公元383年8月,苻堅讓平陽公率25萬兵馬爲先鋒,他自己親率六十萬,向南殺來,晉派謝石、謝玄抵抗,結果苻堅一敗塗地,弄得草術皆兵,他自己只身逃遁,到洛陽時,才收得殘兵十萬。這便是著名的淝水之戰。自此前秦元氣大傷,苻堅再後悔爲時已晚。

   道安聞訊只能搖頭歎息,多少生靈又化作枯骨!他不由得對人說:“世事如此,禍患將來,我該去了。”他似乎有些絕望了,忽而水災,忽而旱災,忽而蝗災,東晉、後趙、成漢、前趙、前燕、後燕、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前秦……沒有一片淨土,沒有一時安甯,此種境況在他生前已開始,在他死後仍將繼續。他常與弟子法遇等立誓,願生兜率天。那裏爲彌勒所居,充滿光明……

   公元385年正月27日,忽然有一異僧來寺內寄住。此人形貌十分的凡庸平常,因寺房狹窄,便讓他住在講堂。一夜,維那值班護殿,見他從窗縫中出入,急忙告訴道安。道安趕來,施禮問道:

   “上人來此,有什麼要做的嗎?”

   “正爲你而來。”

   貧道自思罪孽深重,恐怕不好得到解脫吧?”

   “很可以超度,但需重浴聖僧(寺內供奉的主佛像,此指彌勒),願望才能得以實現。”醜僧說完,便爲他指點浴法。

   “ 敢問主人,貧僧來生住在何處?”

   “隨 我來。”

   衆人隨他來到院中,異僧朝天的西北虛拔一下,便見雲彩散開,兜率天妙境盡在眼前。再一轉身,異僧忽然不見了。

   道安置辦浴具,有數十名不同尋常的小兒,來寺內遊戲。聖像經他一浴,靈光奪目。 2月8日 ,他忽然對衆人說:“我要去了。”齋戒完畢,他便無疾而終,離開了這個充滿喧囂與騷動的世界。

  

《道安(漂萍傳燈)》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