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2010年極樂法會開示

  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2010年極樂法會開示

  ——阿松•桑昂丹增

  于2010年亞青邬金禅修勝處極樂法會開示

  

  頂禮大恩根本上師!

   願盡虛空之際有情父母即生證得清淨佛果,而發心在此次極樂法會講授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如理如法地谛聽。

   此次講法主要是爲遠道而來參加極樂法會的信衆,而做修心的方法等開示。這次開示是最精要的,並非今天聽聞後,明天就可以束之高閣,或者明天修一次,以後就不需要修,而是在你成佛之前,必須依靠此精要在具德上師的指導下次第修行,如是則即生成就足矣。

   此中分二:聞法方式與所行之法。

  一、聞法方式

   有些信衆剛入佛門,雖有修法的意樂,然不知如何修法,故在此開示聞法之要義。

   誠如無垢光尊者曰:“加行發心正行無所緣,結行回向殊勝所攝持,此乃趨入解脫叁要法。”首先,善根應以殊勝加行發心之方便攝持。發心乃聞思修行佛法之動機,修行者所修善法最終獲得何種果報,完全取決于最初發心。由此可見,一切行持之關鍵在于自心,故反觀自心之意樂乃爲要務。

   在座的很多人乘坐飛機、火車、不遠千裏輾轉來到亞青寺參加極樂法會,不論從經濟上、身體上都付出了很多代價。回顧自己的一生,千辛萬苦然結果徒勞無功的經曆應該不在少數,但是今天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來到亞青,其意樂應該是善,如是辛苦不能再次虛擲。那麼,反觀自心,此行是否有意義、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完全取決于你的發心。

   無始以來我們漂泊輪回的因是什麼?是我們自心的迷亂、無明,而非任何所謂外在的主宰推動你漂泊,故反觀自心非常重要!即使上師很殊勝、法很殊勝,若發心偏邪,修法未入正途,仍難獲法義而調伏自心,遑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複次教誡:“行持聞思修一切善法不重要,善法之意樂最重要!”此乃一切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所共許。因此,無論聞法或從事念誦經文、心咒、轉經、頂禮、觀修本尊等等善行不重要,首先應該反觀自己的心:出于何種意樂行持善法?這一點最重要!如今,我們已經受了皈依戒,但是否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還是徒有其表剃頭、穿袈裟,關鍵在于自心。有的人表面上對上師很恭敬、頂禮、祈禱,行持各種善法,但是可曾當下反觀自己真正的意樂落于何處?若欲洞察自心,無需請教成就者、占蔔打卦或者自欺欺人,當下自己就知道。比如,你出于何種意樂從很遠的地方來到亞青?爲什麼走入經堂聽聞佛法?當下的你在想什麼?發心分爲善念、惡念和無記。從坐到經堂裏到現在,你心中刹那、刹那閃過無數妄念,這些妄念是善、惡還是無記?如果你參加極樂法會是爲了消除自己的病苦、魔障,則屬于惡念發心之遠離怖畏之發心;如果你參加極樂法會是爲了自己獲得世間福報而升官發財、博取名聲,則爲惡念發心之爲得善願而發心。以如是兩種惡念發心,即使值遇舉世聞名的大成就者及無上妙法,所做一切善行亦不獲究竟解脫利益。如果你來亞青,僅僅是因爲朋友去亞青,你這段時間正好也有錢、有閑,就跟著朋友來了,別人趕到經堂裏聽法,你也跟著坐在這裏,這屬于愚癡心所致的無記發心,終不得究竟解脫利益。

   那麼怎樣才能得到解脫利益呢?以善念發心行持一切善法,如是對治惡念、無記方爲殊勝正法。此中善念分叁:小士道發心、中士道發心和大士道發心。小士道發心乃畏懼叁惡道之苦而希求叁善道之安樂,爲外道之發心;中士道發心乃認識到輪回之苦,而希求獨自從輪回中解脫,最終獲得聲聞緣覺果位;大士道發心即菩提心,乃意願自他永離輪回之苦,獲證圓滿遍知佛果。菩提心分二,勝義菩提心乃究竟見解,初行者難以如實行持。故次第根機者當以世俗菩提心行持聞思修等一切善法,此乃解脫之正途。

   由此可見,往生極樂世界也簡單也不簡單,關鍵在于自己的發心,而非上師與法是否殊勝。若以菩提心攝持,自然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發心偏邪,縱如何精進,自心與西方極樂世界天地懸隔。故當時時反觀自心:若發心爲惡,即使聞思修最殊勝的法也不得解脫善果,應當下斷除,以慚愧心發露忏悔,至誠祈禱上師叁寶加持將惡念轉爲善念。若發心爲無記,則應祈禱上師叁寶斷除愚癡之心,將無記轉爲善念;若發心爲小士道、中士道善念,則祈禱上師叁寶,以世俗菩提心爲發端,逐步生起真實菩提心。

   真正的修行者不僅外表顯現修法的行爲,更重要的是晝夜六時反觀自心,從內心而言,也成爲真正的修行者。修行是一個漫長而持久的過程,凡夫的心念刹那起伏、輾轉于善惡、無記之間。因此,聽聞今天所宣之法後,並非修一次就萬事大吉了,而是應該從今乃至菩提間,時時反觀自心,時時祈禱上師叁寶調伏自心。

   總之,誠如經雲:“諸法依緣生,住于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即得如是果。”無論聞思修任何善法,均需以菩提心攝持。同時,如祖師大德所言,聞法時務必斷除叁過、六垢、五不持等過患,依四想、具足六度等行持。

  二、所行之法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需具足四種因:菩提心;明觀資糧田;積資淨障;回向與發願。

  1.菩提心

   叁界六趣一切有情皆爲我等深恩父母,與今生父母具同樣恩德,賜予我一切安樂,自己卻毅然擔當了全部虧損、失敗、屈辱和創痛,甚至造下無數惡業。然而,如是深恩父母雖希求哪怕夏日涼風般片刻的安閑乃至恒久幸福,畏懼哪怕火星般點滴之苦,卻不知究竟幸福之途乃十善業,反因無明遮障行十不善業。如是求樂反造苦因,于輪回中漂泊無依、飽受諸苦……如今我有幸值遇具德上師和殊勝妙法、通達究竟解脫之途,故當義不容辭地關切父母疾苦,誓願將一切有情安置于恒久安樂之佛地。此爲廣大意樂菩提心的發心。

   尚需了知,所謂菩提心非爲口頭徒走過場地念誦一些偈頌、心咒,而是發自內心地生起利他之心。若未真實調伏自心,相續中無法真實生起菩提心。故不論行持聞思修任何善法,行住坐臥均應時時發廣大意樂菩提心,意願安置一切衆生于究竟佛果,此乃願菩提心。如是具足願菩提心,爲令一切衆生獲得圓滿正覺果位,以實際行動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智慧等六度,爲行菩提心。

   例如,明天當你再次步入經堂時,一心想著自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是小士道善念發心非爲大乘菩提心,故不具往生極樂世界之因。而不顧一己之安樂,一心誓願衆生皆詣極樂刹土,如是善念發心即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

  2.明觀資糧田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二個因乃“明觀資糧田”。外觀西方極樂世界、內觀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然需了知,西方極樂世界非在遙遠的他方,就在自心當中。內心清淨時,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眼前;煩惱沈重時,西方極樂世界遠在天邊。

   初行者開始觀想阿彌陀佛時,勿將其觀爲實有的佛像,而應觀爲自心與阿彌陀佛相融無別。當心裏想著阿彌陀佛時,哪以外是阿彌陀佛、哪以內是想著阿彌陀佛的心?這種分不開的狀態即爲自性阿彌陀佛。極樂願文第一句“唉瑪吙”意爲歎爲稀有,即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原本一如,非外有,一切皆于自心之中,除此外再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法。

   然需了知,如是見解乃依修而見,非意念造作。有者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樹立于外境,以意念造作的方式觀想阿彌陀佛融入自己的梵穴或者心間,此爲非理作意。有者狂言既然自心即是阿彌陀佛,就不用修行了。此乃大謬!我等所言自心即阿彌陀佛指心的本體法爾如是,而非如今被無明、煩惱遮障的散亂心識。試想,當衆生隨貪嗔癡煩惱流轉地獄、餓鬼、旁生道時,難道阿彌陀佛也要隨之到地獄感受寒熱之苦、饑渴之迫與勞役之痛嗎?非也!衆生與阿彌陀佛之區別在于是否認識心的本性。若能認識,即爲圓滿遍知佛果;若未能認識,則輾轉輪回飽受諸苦。看似只有一線之隔,實則差之毫厘,謬之千裏。

   當然,如是修行要義非一次闡釋即可完全通達,行者當依止具德上師次第修持,細致辨析此中的偏道與歧途,斷除增益而實證真實見解。若欲證悟真實見解似難實易,關鍵在于以摯誠之信心而祈禱上師。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無時無刻以如海身壇城、語宣勝妙法、無有誓智尊二執的究竟智慧加持我們,若具備圓滿信心而至誠祈禱,心的本體原本一如,即爲壇城。如是護持見解乃真實極樂法會、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等八萬四千法門,除此外再無其他修法。

   如是要義乃實修甚深契要。無論修行上師瑜伽、直斷與頓超,即生成就的根本要點即在于此上,故當納入自心如實而行。

  3.積資淨障

   顯宗需要積累幾大阿僧祇劫的資糧方可成就,而密宗刹那圓滿福慧資糧之關鍵在于福田和意樂清淨。衆所周知,上師乃一切諸佛菩薩之總集,故爲最殊勝的福田;而利他的菩提心乃意樂清淨。

   方法:與自己前方觀想上師與阿彌陀佛相融無二,身做頂禮,意不散亂至誠祈禱;將自己叁世衣食、受用及善根供養上師叁寶;無始以來自己叁門所造一切罪業、煩惱、習氣無論是否能夠憶起,無有覆藏,以大慚愧心發露忏悔,並發誓永不再造;隨喜他人一切善根及福報;祈請諸佛菩薩應機施教、長久住世;並如理回向一切善根。

  

  

七支供對治要點
頂禮我慢外相頂禮(五體投地敬行);爲內相頂禮(直視調伏自心);密相頂禮(圓滿證悟佛果)
供養貪吝福田清淨(上師)、意樂清淨(利他)、供品清淨(一切如來六根行境的內外密供品)
忏悔嗔恨忏悔罪業必須具足(所依、厭患、返回、現行)四種對治力
隨喜嫉妒對于他者的善根,無有嫉妒而看成是值得歡喜、大有必要、必不可少的一種喜悅之情。
請轉*輪愚癡根據所化衆生的界性、根基、意樂應機施教。
請佛住世邪見欲祈請大恩上師及一切弘揚正法之善知識長久住世,精進修持、猛力忏悔、斷惡行善乃爲至要。
回向懷疑凡夫暫時難以做到叁輪體空之真實回向,當隨順回向。

  4.回向與發願

   薩迦班智達于《涅莫問答》中曰:“回向乃將善因導向所欲求之果位;發願乃獲得圓滿果位之渴求。”一切善根未被諸緣摧毀,即爲清淨之回向。

   回向分爲有毒回向和無毒回向。有毒回向指將叁輪(回向之境、回向之功德和回向者)執爲實有所做回向,其果報爲有限的世間福報。無毒回向分爲真實回向和隨順回向。真實回向爲證悟心的本體,初行者難以如是攝持,故當以隨順回向爲要。

   方法:將過去、現在、未來所積累之善法、叁世身體、受用、善根;衆生所造有漏功德、諸佛菩薩所造無漏功德,聚集一體,爲一切有情遠離叁界輪回的苦因及苦果,速證佛果,故大恩根本上師(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即如是回向,如《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之回向:“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能依文明觀者,隨文作觀;不能明觀者,先作觀想、後誦回向文。

   以上略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四種因。願以此爲緣起,所有參加極樂法會的信衆均結上殊勝法緣,依教奉行,未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僅僅聽聞開示而不依教奉行,甚至複造不善業,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有時日。故當謹記並如理行持。

   吉祥圓滿!

  

  

《往生極樂世界的四種因——2010年極樂法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