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儀軌 講記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四講 輪回痛苦

  

第四講 輪回痛苦

  

  釋迦牟尼佛初轉*輪即宣苦谛,對衆比丘說:“此乃痛苦,當知痛苦。”輪回總分爲地獄、餓鬼、旁生、阿修羅道、人道、天道共六道。總的來說,整個輪回充滿痛苦,無有安樂,而前叁道痛苦猶劇,故稱爲叁惡道,後叁者稱爲叁善道。

  輪回過患分二:總述輪回痛苦;分述六道痛苦。

  一、總述輪回痛苦

    總的來說,衆生依各自之善惡業,感受善惡果,而輾轉漂泊輪回之中,飽受諸苦。無始以來,一切衆生彼此間沒有不屢次互爲父母、親友、怨敵或平常人的。若以喻論,假設將我等曾經投生爲螞蟻等小含生的所有肢體堆集一處,那一定比須彌山王還高;因爲饑寒交迫、居無定所、骨肉分離等痛苦而哭過的淚水,假設尚未幹涸而收集起來,肯定遠遠多于所有的汪洋之水;僅僅生在地獄時所喝過的銅汁鐵水也比四大海洋的水還多。

   輪回毫無安樂可言,時值五濁惡世,劫時越來越惡劣,地震、海嘯等天災頻發、戰爭、瘟疫不斷,連旨在改善人類生活的科技也被利用,演變成可能摧毀全人類的致命武器……全知無垢光尊者曰:“家人親友雖欲恒不離,相依相伴然卻定別離;美妙住宅雖欲恒不離,長久居住然卻定離去;幸福受用雖欲恒不離,長久享受然卻定舍棄;暇滿人身雖欲恒不離,長久留世然卻定死亡;賢善上師雖欲恒不離,聽受正法然卻定別離;善良道友雖欲恒不離,和睦相處然卻定分離。今起誓披精進之铠甲,詣至無離大樂之寶洲。于諸生深厭離道友前,無有正法乞人我勸勉。”

   盡管如此,衆生仍將現世少許溫飽、健康之安樂執以爲實,甚至希冀永恒而勤苦以求,反屢造惡業。一旦惡業成熟,果報現前,大夢方醒,爲時已晚。故吾等首當認識輪回痛苦之自性而痛下決心:今生今世一定全力以赴脫離輪回大苦海,獲得永久安樂圓滿正等覺果位,並具足加行、正行、結行如法實修。

  二、分述六道痛苦

    《念住經》雲:“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饑餓苦,傍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爭鬥苦,天界感受放逸苦。”其中,叁惡道之痛苦最爲不堪。

   地獄道衆生:恒時感受烈焰焚身、僵凍無援、刀劈劍斫等等難以堪忍之痛苦,求出無期。如《親友書》雲:“于此一日中感受,叁百短矛猛刺苦,彼較地獄最微苦,難忍之分亦不及。”

   餓鬼道衆生:感受無盡的饑渴交迫,甚至數百年未聞“水”字。爲了尋找飲食,他們用細若茅草的肢體拖著巨如盆地的龐大身軀艱難地長途跋涉,明明遠遠看到一泓清泉、累累果樹,走到近前卻無影無蹤。稍有所得,取食之刹那即化爲灰燼、膿血;由于喉嚨細如馬尾,即使點滴食物亦難以下咽,偶有零星入腹,稍感飽足,也因業力感召而化爲大火,烤焦五髒六腑。種種痛苦,難以盡言。

   旁生道:野獸們彼此吞噬,時刻處于恐懼中,即使吃一口食物也時時處于擔驚受怕之中——擔心自己被天敵或者獵人獵殺、擔心食物被同伴搶走……家畜們從生下來就是爲了殘忍的人們提供血肉、奶、毛皮等等,在目睹同伴慘遭殺戮的恐懼中無助地等待死亡,千千萬萬家庭裏的菜刀、油鍋,就是旁生道之刀劍地獄、熾燃地獄……即使被豢養的寵物衣食無憂,亦飽受禁锢之苦、骨肉分離之痛。

   人、天、阿修羅之叁善道,雖因善業、禅定等因緣暫時不受叁惡道之痛苦,然其本質仍未離痛苦。

   人類號稱“萬物之靈”,亦不離痛苦本性,恒常被“變苦”、“苦苦”、“行苦”所逼惱,乍喜又憂乃“變苦”;此苦未盡,彼苦又生乃“苦苦”;即使安享一杯茶的清閑,亦造無量惡業(種茶、采茶、運茶、泡茶等等過程都伴隨著殺生、役使等等惡業),乃“行苦”。科技發達表面上爲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和享受,然“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等諸苦反不可思議地成倍增長,如影隨形充斥著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日益膨脹的占有欲望令世界硝煙四起,而地震、海嘯、瘟疫、核武器也時時威脅著人們的生存……

   阿修羅又稱“非天”,多福報而少德行,因嫉妒天界受用而與天人征戰不休,無有甯日,飽受鬥爭之苦。

   天界的欲界衆生所受用之福報遠超乎世間想象,然天人沈溺享樂而放逸自恣,不知不覺天福享盡,臨終之時五衰相現前,即感受極大之恐懼,甚至以往昔惡業而直趨惡趣。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在數千大劫的禅天定中空耗光陰,仍然無法從壞苦和行苦中解脫,惡業成熟同樣墜入叁惡道。哪怕是叁界中最快樂之叁禅天,佛陀視之亦如“餓鬼頭燃”般之痛苦。

   以上輪回過患應在了知法義的前提下,如法行持前行之前行、入座前行,進而于座上精勤觀修。設身處地地觀想,如果我真切地投生到地獄、餓鬼、旁生道,該是多麼痛苦和恐懼啊!如今我因少許善因,雖然不僅沒有投生到這樣恐怖的地處,而且值遇具德上師、修持直趣解脫的大圓滿無上竅訣法,一定要抓緊這百千萬劫稀有難得的機會精進行持善法,摯誠忏悔往昔惡業,時刻護持正念,不僅誓願自己今生出離輪回之苦,而且對正在輪回中感受無量諸苦的如母有情生起難以堪忍之大悲心,誓願令一切有情父母離苦得樂。思維感到內心疲憊時,自然安住,如是反複止觀交修。

   座下結合現實生活深入思維法義。如看到家境貧寒的老人、流浪街頭的孤兒、殘疾人、病魔纏身等令人憐憫的對境時,我們要想他們的痛苦在哪裏?造成痛苦的因是什麼?作爲佛弟子,除了盡己所能、舉手之勞給予一些救助外,從究竟意義上,我應該做什麼才能令他們徹底離苦得樂?看到生活優越、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等令世人豔羨的對境時,我們要想他們現時安樂的因是什麼?如是安樂是否能夠恒常?雖然他們目前生活衣食無憂,但是有沒有痛苦?痛苦的因是什麼?除了隨喜其目前的安樂並願長久外,作爲佛弟子從最究竟的角度出發,我們應該爲他們做什麼?全知無垢光尊者曰:“有時觀察自現之順緣,了知自現覺受現助伴;有時觀察有害之逆緣,即是斷除迷執大要點;有時觀察道友他上師,了知賢劣促進自實修;有時觀察四大之幻變,了知心性之中無勤作;有時觀察自境建築財,了知如幻遣除迷現執;有時觀察他人眷屬財,生起悲心斷除輪回貪。總之于諸種種顯現法,觀察自性摧毀迷實執。”

   如是反複觀修,直至對輪回過患形成定解。邬金蓮花生大士曰:“佛說輪回如針尖,永遠無有安樂時,稍許安樂亦變苦。”在這個生死流轉的輪回當中,上至叁有之頂非想非非想天,下到無間地獄,不管是轉生在任何地方,哪怕少許的安樂亦如過往雲煙,轉瞬即逝,沒有絲毫實義。我們務必要徹底斷除對輪回的貪執,就像膽囊炎的患者見到油膩食物一樣不生向往希求之心。仲敦巴格西曾對一比丘說:“繞塔、拜佛、念經和修定固然可喜,若修一種法,比這更可喜,即舍棄現世!”

   印度單巴桑吉尊者亦曰:

    世間瑣事如雲煙,切莫實執爲常有!

   名譽猶如空谷音,實修法性勿逐名!

   霓裳宛若絢彩紅,破衣陋履修安然!

   身體好似臭皮囊,切勿貪愛與耽著!

   珍馐美味糞便因,切莫奔波飲食忙!

   置身鬧市怨敵起,安住幽谷心清淨!

   分別迷亂自相續,故當修持平等性!

   種種意樂源自心,謹慎守護心相續!

   清淨心即如意寶,莫外追逐食色財!

   言多乃爲爭訟因,緘默善護清淨心!

   種種業緣心所顯,切勿貪執逐美味!

   加持本自信心生,至誠祈禱上師尊!

   久住易觀佛過失,故當隨緣而住錫!

   恒持謙卑謹慎心,貢高我慢功德盡!

   時光飛逝永不回,當下修持正法要!

   人生旅途如過客,切勿苦營暫棲所!

   世間瑣事無實義,故當潛心修正法!

   蟲終噬身無蹤影,切勿放逸寶貴身!

   眷屬猶如林中鳥,牽腸挂肚空無義!

   信心即爲稀良田,勿成煩惱貧瘠地!

   暇滿人身摩尼寶,切勿毀于貪嗔敵!

   誓言猶如嘹望樓,切莫染汙罪過患!

   具德上師住世時,精進依止勿懈怠!認識到輪回痛苦的本性乃誠信因果、舍棄今世、心向正法、慈悲衆生等一切聖道功德之根本。如今,吾等曆經百千萬劫之苦難,累積無量善法,方值遇清淨具德上師,作爲我等脫離輪回之唯一永恒依怙,故萬勿貪執世間瑣事之是非、受用之賢劣、眷屬之親疏,當衣食隨遇而安,全心修持正法。

   總之,欲求脫離輪回之苦,首當對叁寶生信。若無信心,難以生起修法之願望,即使修法亦非如法正途,解脫更無從談起。但堅固的信心建立在出離心基礎之上。欲生起真實的出離心,首先要認識到輪回的痛苦。若未知輪回之苦,則無法生起厭離輪回之念,不具通過修法成就而脫離輪回的願力。若真正認識到輪回的痛苦,就會生起希冀脫離輪回之苦進而追求解脫的心,這就是出離心。欲生起出離心,首先應該多聽聞關于輪回痛苦的教言。第二,要勤作觀修。若僅停留在表面詞句的了知之上,並未納入心相續,則無實義。因爲沒有出離心,修法不穩定,也不圓滿。例如,未具出離心者縱然今天精進修法,明天又不想修,心很散亂、信心不穩定。有些人今年對佛法很有信心,很想修法,很精進,不怕餓、不怕冷、不怕累。但若未生起堅定的出離心,明年跟今年又不一樣,不想修法:“哎呀!我怕冷、我怕餓……我想回一下自己的家鄉,去家裏看一下……”這些都是出離心尚未圓滿的緣故。弟子們,如果你們出現這些情況——沒有信心,不想修法,必須要觀察修、思維修共同外前行——人身難得、壽命無常、業之因果、輪回過患……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