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之知見

  佛之知見

  

  在《妙法蓮華經》中,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爲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衆生。」所說的是諸佛出現世間之目的。何謂「佛之知見」?佛所證的一切種智,是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圓明的正知正見。衆生本來具足佛性,即上來所說的正知正見,但因無明障蔽,被邪知邪見覆蓋著,以至佛性不顯。諸佛慈悲,憐憫衆生,出現于世,亦希望衆生從開、示、悟、入,重獲此正知正見。

  

  「開」是開發。衆生本有之佛知佛見,常住真心,于一真法界,無始無終,無內外,無邊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與佛知見,本是一法,無有二法,皆因被無明黑幕遮擋著,未能顯現。佛來娑婆,目的是欲令衆生,于煩惱黑夜中,作其明燈,令開發佛性,回複本具的清淨。

  

  「示」是顯示。衆生本具之佛性,與佛無二,衆生迷而不知,作諸惡業,枉受生死輪回。諸佛以善巧方便言辭,乃至隨緣示現神通變化,無非是要使衆生得解佛性平等,令衆生自覺、自勵,發菩提心,勤求佛道。

  

  「悟」是覺悟。衆生迷而不覺,起惑作業,招引苦果,致有無量諸苦,煩惱束縛,循環不息,無法解脫。諸佛出世說法,令衆生轉迷爲悟,覺知佛性人人本具,皆可成佛,因而策勵自己,趣向佛道,故必須更進一步入佛知見。

  「入」是進入。是進入更高之境界,達到無衆生可度,無佛道可成的理念。因爲衆生是自我心內之衆生,佛道亦是衆佛內之佛道。法界一相,十方圓明,「佛之知見」,如此奧妙,衆生實在難以得解,所以佛陀苦口婆心,說了許多方法,引用種種例子、譬喻,使有緣衆生,從「開示悟入」,四個程序,進入「佛之知見」。

  

  釋迦牟尼佛在一次法會上,講了一個故事。據說有一富翁,討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勤奮儉樸,默默勞動,這位富翁根本忘記有這個老婆的存在;第二個老婆很會料理家務瑣事;第叁個老婆美豔動人;第四個老婆聰明伶俐。有一日富翁病危,知自己死期將至,希望四個老婆肯陪伴自己,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她們。第四個老婆說:我不陪你!第叁個老婆說:我才不跟你去!第二個老婆說:盡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是我怕寂寞,我不陪你!第一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無論你到那裏我都跟著你。以上這個譬喻,富翁其實是你自己;第四個老婆是你的肉體,死後將與你分離;第叁個老婆是你的財産,生時帶不來,死時帶不去;第二個老婆是指你的妻子,活時兩人相依爲命,死後則各自飛;第一個老婆是指本具的自性,即「佛之知見」。釋迦牟尼佛用這個譬喻說明衆生的自性,原本是具足的、是永恒存在的、是永遠不會失去的。衆生基于無明不覺,把自性迷惑了,不知自己衣袋裏的這顆明珠,無價之寶。佛陀出世說法,是要開發衆生內在的智慧,指示衆生本具佛性,欲令衆生悟此真理,從生死苦海回轉頭來,收攝身心,精進辦道,種無上菩提之因,入佛知見之果。

  

  

  

✿ 继续阅读 ▪ 我錯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