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昌帝君陰骘文》也屬佛法?爲什麼要講這本書呢?

  居士:望法師給我們講點大乘經典,不要講《文昌帝君陰骘文》之類的東西。我們想聞佛法,《文昌帝君》不就是老子、莊子和孔子這些《道德經》《孝經》之類的書嗎?

  法師:想聞佛法很好,五乘佛法包括人天乘,《文昌帝君陰骘文》就是談人天乘的善書,故其也屬佛法。爲什麼本人要講這本書呢?是在這幾年的弘法過程中,認知到我們國人的人心越來越敗壞,道德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其重要原因就是現代的國人不信因果。而我們所受的教育都是唯物論、無神論、斷滅見的,人死如燈滅,無有前生後世,這些觀念把人心和道德逼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境地。所以要匡正人心,恢複固有的道德人倫規範,如果不從倡導叁世因果和六道輪回下手,將會一籌莫展,這也正大力推廣《文昌帝君陰骘文》用意所在。就像安士居士所雲: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則天下大亂。如果到了每個人都不信因果的時候,縱然儒家的聖人,堯、舜、禹、湯、周公、孔子、孟子一起出來,乃至佛菩薩一起來到這個世間,都沒辦法救治。

  再看看我們教內有些信衆,盡管修的是大乘佛法,但是修行若幹年還是煩惱重重,佛法的利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也是從小沒有打下儒家文化的根底,人道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尚且匮乏,福德淺薄,故大乘的智慧難以顯發,于淨土生信一門亦構成大的障礙。有鑒于此,本人也就隨緣講點人天善法、因果方面的內容。

  淨業叁福中即有深信因果一科,但我們是不是真的深信因果?其實不容易。深信因果要在內心深處首肯認知,在情感上真的有畏懼、有恭敬,然後在行爲上才能夠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正是我們現代人要補上的一課。不要認爲講因果看起來很淺顯,真正的佛法亦建立在因果罪福的基礎上。當年白居易以太守身份,前去向鳥窠禅師請教什麼是佛法大意,鳥窠禅師回答:“諸惡莫做,衆善奉行。”白居易聽了覺得太平常,便雲這話叁歲小孩也道得。鳥窠禅師說:“叁歲小孩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到。”白居易聽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向鳥窠禅師頂禮。徹悟大師也曾開示:“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可見大乘圓頓的教理,真空妙有、第一義谛妙境界相、一多相即、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等玄理,一定要建立在深信因果修一切善法的前提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爲《文昌帝君陰骘文》淺顯,實則周安士居士注解得非常透辟,教化人心力量甚巨。誠如印祖所評價:此書“誠可以建天地,質鬼神,羽翼六經,扶持名教,允爲善世第一奇書,與尋常善書不可同日而語。不謂之菩薩乘本願輪,現居士身,說法度生者,吾不信也。”印祖自己未學佛前,曾受韓愈、歐陽修辟佛之毒,後因善友推薦此書,悲喜交集,不禁喟然而歎:“若不獲觀是書,幾于一生虛度矣。”可見印祖極力倡導流通此書,有著深遠的意義。我等衆生宜仰體祖師大德之悲心,谛聞研習此書爲好,無須妄生分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