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祖釋《禅淨四料簡》——決行疑以導修(7)▪P2

  ..續本文上一頁,塵沙惑無明惑斷盡才能出變易生死;那麼淨土法門,它有一個本質上特點,就是帶業往生,你見、思惑沒有斷一點,但是能夠蒙彌陀願力加持——橫超。就好像你是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你要過去:放到水裏就沈下去,但這塊石頭放在船上,它沈不下去,這條船能夠運載到對岸。所以阿彌陀佛的大願船,能夠使我們業力的大石塊不至于沈下去,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叁種不退,在位不退當中就是聖人之行列。那麼這兩個本質特點,永明延壽大師惟恐世間人不了解,特別寫出禅淨四料簡來開示當代以及未來的罪惡衆生,這可真是“迷津寶筏”。就是我們在這裏想求出離道的這樣的過程,就好像迷失在一個森林裏面——迷失在那個岸邊不知道怎麼走,這時候有一個船筏,能夠帶我們走向彼岸。在六道輪回裏面,我們昏昏沈沈已經是輪轉了很久,已經不知道方向了,不知道怎麼出離了,所以就需要一個向導、一個導師把我們帶出去。

   那麼四料簡就是這樣的一個寶筏,就是這麼一個大導師。可惜的是,舉世之人對這個四料簡是囫囵吞棗地不追究,不研究它的義理,帶著自己先入知見去隨便草率地讀過,生起了很多的不正確的觀念:什麼貶低禅宗啊,褒揚淨土哇,這些都是語涉支離啊,不足爲法呀,甚至說這可能是後人僞造的,不是永明延壽大師寫的,等等這些。這些錯誤的觀念出來,就會讓大家對這四料簡産生不了信心,不會按四料簡的這個義理去做。這就是衆生這個時代同分惡業所感召。正法認爲是邪法,顛倒的東西認爲是正確的東西,現在衆生就是這麼顛倒,好東西他不識貨。所以這一說,這個上座比丘開始悔悟了,他就忏悔:“哎呀!我往昔造了何等的罪孽?出家叁十多年,都沒學到真理,不了解真相。那同時宿世又有何種福德?能夠聽到論主你老人家給我講出這樣的一個真理,能夠知道出離生死的要道。”那非常感激呀,他就願意——願廁門牆:“我願意做你的弟子啊,願意給你做侍者,侍候你老人家。”這就是他還報恩啰——有報恩的心。他真正通過這一番討論,得到了一種信心啦,知道自己原來的知見是徹底錯誤的,幡然悔悟。那麼這個論主就說——佛教都是很(有)謙德的——就說:“我有什麼道德呢,能夠讓你做我的侍者?但是我前面所說的言語,都是從佛言祖語裏面出來的,不是自己秘密造成的,是述而不作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有佛言祖語作根據的。”這是末法時代衡量淨土法門的一個原則,一定要以諸佛祖語的這種理念作爲宗旨,作爲依據,不能講自己的東西。“那你只要仰信佛言祖語,弘揚淨土往生一法,那你說要報答我的恩德,你就在這個弘揚淨土法門過程當中,什麼恩德都報了。而且你原來誹謗這個四料簡種種錯誤的知見的罪業,也在你自行化他(弘)淨土法門的過程當中消滅了。”

   佛法它的忏悔法,這是佛的大慈悲施設的,你只要一念地忏悔,馬上它就會有忏除業障的功德。這裏就舉出天親菩薩,天親菩薩早年在“一切有部”出家,有一個錯誤的執著,他認爲只有小乘法才是佛說的。大乘非佛說,他也是有持這個觀點,所以他前面做論,都是做小乘五百部論,誹謗大乘佛法。他的長兄無著菩薩,看到自己這麼一個很有智慧的弟弟誹謗大乘佛法,就很痛心,就善巧方便說:“我生病了,我臨終想見你一面。”就把天親菩薩召過來說:“我要走了,你給我念一卷經吧!”就把《華嚴經》給他念。天親菩薩念到《華嚴經》,一念,啊!出了一身冷汗:原來大乘佛法是這麼好,這麼究竟!他就知道自己誹謗大乘法的罪過,當時他就對哥哥說:“怎麼辦?我誹謗大乘佛法,罪業太深重了。我現在想把舌頭割下來,來忏悔誹謗大乘法的罪業。”無著菩薩說:“你誹謗大乘法的罪業深重,你縱然有一千個舌頭割下來,也忏悔不了這個業障。但是你原來用舌頭誹謗大乘,你唯一忏悔的(辦法)——你以後用你的舌頭,轉而贊歎大乘,才能忏除。”給他指出這個方向,哎,天親菩薩就答應了。等到無著菩薩往生之後,這個天親菩薩就作了五百部大乘的論,其中就有《往生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這在我們中國唯一的一部淨土論是天親菩薩作的。

   所以這就是(論文):“天親菩薩早年誹謗大乘,以後弘揚大乘,來忏悔原來的罪過。那麼你應該要仿照天親菩薩的這樣的榜樣。原來你曾經誹謗,現在你要開始贊歎,要弘揚。如果你能這樣做,我願意舍身供養。”

   好,請看最後。“上座乃禮佛發願雲,我某甲從于今日,專修淨業。唯祈臨終,往生上品,見佛聞法,頓證無生。然後不違安養,遍入十方,逆順隱顯,種種方便,宏通此法,度脫衆生。盡未來際,無有間歇。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願釋迦彌陀,常住叁寶,愍我愚誠,同垂攝受。余曰,淨土事者,是大因緣。淨土理者,是秘密藏。汝能信受奉行,即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上座唯唯而退。因錄其問答,以爲不知此法者勸。”

   這是第叁大部分——流通分。上座比丘真誠悔悟之後,就在佛像面前頂禮發願,這是他悔悟的一個直接的表達,這種發願非常好。他真的是宿有善根,遇到論主這個善知識,馬上對淨土法門産生信心,所以他發願,“我某甲”——稱自己的法號,從今天開始,要一門深入,專修念佛往生一法,唯願祈禱臨命終時上品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聞種種大乘法要,頓然證到無生法忍,然後報身在安養國土,化身遍入十方無量無邊的刹土,來隨順——順逆顯隱。就是或者以逆的形式,他的化身或者,這個屠夫、乞丐、好像壞人什麼;有順的形式,作國王,作比丘,主持寺院;或者以隱的形式;或者以顯的方式。種種善巧方便,來弘揚流通這個淨土法門。這就是菩提心了,他不僅自己往生,還要倒駕慈航回來,廣度一切衆生。這個願要盡未來際,都不中斷,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實際上虛空永無窮盡,我的願也永無盡期,這是大的菩薩的宏願。就祈願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尊阿彌陀佛,以及法界常住的佛法僧叁寶,憐憫我的愚誠——至誠、愚誠之心,共同垂慈加被攝受我。哎,這位上座比丘發出這樣的願來。

   這個論主,也就是印祖,最後的一個勸嘛:淨土這個事項,就是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加上淨業叁福——正行、助行這些事,是大因緣。這個大因緣是法界的大因緣哪!是無量劫以前這位轉輪聖王這個四十八大願——法界當中一件大事。當這個法藏菩薩發出四十八大願的時候,整個虛空、大地震動,虛空雨出種種妙華,虛空自然有音樂,有聲音來作證:決定當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是一個大因緣。那麼這個淨土法門的理,它是秘密藏。這個秘密藏是建立在佛的果地上的,這個修行方法非常簡易;但這個簡易的方法的原理,卻是非常深邃,九法界的衆生理解不了——秘密藏。所以我們要把淨土的理論,把它搞清楚,唯有到西方極樂世界知道涅槃實相的種種的秘密,才能把這個法門的原始要終搞清楚,所以這個就叫大不可思議了。所以論主說:“你能對這個法門仰信受持,這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就是以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智慧——這樣的果覺,來莊嚴自己的這種本覺,這就叫香光莊嚴。淨土法門——我們的凡夫顯現不了五分法身香,透顯不了般若智慧光,但是我們借助信願持名就能接納阿彌陀佛果地上的五分法身香、般若智慧光,來莊嚴我們修行的因心,這就以果地覺作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徹因源,這就叫香光莊嚴,以佛的果覺來莊嚴我們。那麼這個上座聽了以後非常感激,唯唯而退。這個“退”都是慢慢子退——退轉(而出),這時候再也沒有傲慢心了。如果說他當時進門的時候,“眼空四海,誓證一乘”,頭都是昂得高高的,這時候他就是彎著腰慢慢退下去,完全不一樣。那麼這位印祖說:“就把這個跟上座比丘之間的問答,把它記錄下來,來作爲不知這個淨土法門的,有疑點來決疑,勸勉他來修這個法門,來斷疑生信。”

   (全文完)

   ——2009年3月大安法師講《淨土決疑論》于杭州淨慈寺

  

《印祖釋《禅淨四料簡》——決行疑以導修(7)》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