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修淨土詩》第一、第二首▪P2

  ..續本文上一頁,曆劫不再違遠,開眼就能看到阿彌陀佛種種的應化身。那這種相逢是“象外逢”,“象外”就是有形象之外、超越形象之外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諸法的空性當中——無相一相這樣的一個層面,才能見到遍法界的阿彌陀佛的“真身”。如果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內心的眼目,還是受製于這個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還是在著相的情況下,是見不到阿彌陀佛遍法界的真身的。所以一定要“象外逢”。

  好,極樂世界是一個蓮華的刹土——蓮邦,有無量無邊的蓮華。這些蓮華又襯托著美玉做的欄杆。有四色蓮華:青、黃、赤、白。這裏顯現紅蓮華,它在重重無邊的境緣之處隱隱顯現的紅蓮華。好,那極樂世界生態環境都是非常的美妙,不僅有蓮華,而且還有寶樹:或者一寶樹,或者二寶、叁寶乃至七寶合成的樹。七寶合成的樹,就是它的根、莖、枝、條、花、葉、果都各有一種寶合成。七寶可以作種種不同的排列組合。這個樹由珍寶合成,珍寶又能放光。每一種珍寶放出跟它相應的光:黃金放金黃色的光,白銀放白色的光,琉璃放紅色的光,等等。這個光和色又互相的輝映。

  這個樹,它不僅僅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它樹裏面又有七重羅網來莊嚴,網與網之間又有很多的宮殿——這裏講的是黃金的宮殿,宮殿裏面又有自然顯現的天童子——又有人在,又有生命在裏面。童子身上又有很多的璎珞來裝飾。所以這個樹,它就是美不勝收。它的花在旋轉,自然生出果子,好像那個如意寶瓶自然顯現種種的東西一樣。那麼這個樹——尤其是菩提樹,能夠讓這些往生者:看到樹的顔色,感受樹的光影,嘗到樹的果實的味道,憶念、思惟樹的功德,都能得到六根清淨,都能得到種種的無生法忍。樹幫助大家來修菩提道,伏滅煩惱,圓證佛果。這個樹中的宮殿也是重重無盡。那這樣來看,一個無情的樹裏面又包括有情的童子。這個樹是一個色法,但這個色法又是從哪兒來的呢?是從空性裏面來的。我們念《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心經》著名的幾句話我們在這裏天天念誦,但是我們不一定理解得那麼到位。甚至在我們的境界當中,色和空還是打成兩橛的。而常常我們被這個色法——就是物質世界的東西——所迷惑,認爲它是真實的。不知道物質世界的本原是由空顯現出來的。雖然有時候在道理上我們也能夠思惟——依稀仿佛,但是常常會顯出種種的懷疑。“這個色法怎麼會從空裏面來呢?”

  哎,如果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色、空的轉換形態就是一個現量的境界了。比如在西方極樂世界,就談飲食,你的念頭一動,馬上七寶缽器自然現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既然飲食來了,還有放飲食的那個小桌子——幾,還有用那個柔軟的氎所安置的座。這些就是你用餐、用齋的東西,都自然現前。這時候你見色聞香,意念上領略之後,感覺飲食完了。飲食完畢,自然這些缽器呀,這些幾案啦,這些坐具呀,哎,馬上就沒有了。那你看,缽器、飲食、幾案這些色法從哪兒來?來無所來。念頭一動,哎,到哪兒去?沒見到,沒有行蹤,去無所去。這個色法——無論是缽器,還是衣服,還是宮殿,都是念頭一動,它自然現前;你念頭想“不要”,自然消失。那你看,這個色和空不是你現量就能夠親證的境界嗎?色、空就一如了,色、空就不像我們現在打成兩橛了。而且色、空,你很難找到一個立足點,很難找到一種客觀的實體。它就叫無依或者叫無寄。無依,不與萬法爲侶,沒有對待,沒有一個能依和所依。那麼這就是法性不可思議的無作妙用。這就是“色空泯合渾無寄”。

  “鏡像分明絕點蹤”。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牆壁可以說就像一個大圓鏡子,它能現出他方世界種種的景物——就是它的像。這個鏡和像是曆曆分明。這個鏡也可以代表我們一切衆生自性本具的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就像海印叁昧,映照森羅萬象的一切景物——一時俱現。這是法爾自然、明明白白的。在鏡像的顯現過程當中,就是一點細微的蹤迹、黑點都沒有——“絕點蹤”。“絕點蹤”就代表著:我們在那裏所感受的這個鏡和像,就是我們心性的一種表現。這個心性的表現,在彌陀的光明當中離開了一切煩惱,離開了一切分別。就好像這面鏡子擦得很幹淨。擦得很幹淨,才能照天照地。實際上這面鏡子我們當下也是具有的,但是這個鏡子蒙下了厚厚的塵垢。蒙下了塵垢,在我們看來就毫無作用:這個鏡子的作用沒有了。鏡子可以照天照地的,但由于蒙上塵垢,一點都照不出來。所以我們這面“鏡子”要常常擦洗,這就是《無量壽經》講的“洗濯垢汙,顯明清白”。把這面鏡子上的垢汙洗掉,顯現它本有的清白的本質。只要它清白的體性現前,它的照用就現前——照天照地。我們現在在這兒念佛,修行,持戒,等等八萬四千法門的種種修行,就是要擦洗這個鏡子上的垢汙的——這就是在修行。把垢汙擦掉了,鏡子自然當下就是。

  但是我們這面“鏡子”——寶鏡啰,在塵點劫又塵點劫以來,積的煩惱太多太多。這個垢汙非常的堅固,要在這一生——尤其這個五濁惡世又不斷的在外境強化這個“鏡子”的染汙的時候,要想把它擦幹淨,那是很難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大圓鏡智是現量親證的,阿彌陀佛佛心所顯現的森羅萬象是明明白白的,阿彌陀佛遠離了種種的分別、煩惱——這些垢汙,這面“鏡子”一點汙點都沒有了。好,那麼這樣是阿彌陀佛把他擦得分明的大圓鏡智恩賜給我們,所以我們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我們的功德的話,阿彌陀佛親證了大圓鏡智,也被我們所用。如果沒有阿彌陀佛大圓鏡智顯現他方世界萬象的這種功德的賜予,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是見不到他方刹土的境界的。就好像當下,不要說見其他銀河系之外的景物,我們就是見其他的國家,離了多少遠都見不到。我們這面鏡子就像黑夜裏面拿出來一樣,一點都看不到,連自己的面影都看不到,更何況看到他方世界無邊刹土的境界——都看不到的。

  從這裏我們就能體會到西方極樂世界修道,是非常的快速。是阿彌陀佛功德的恩賜,使我們凡夫的肉眼就具有著慧眼、法眼和佛眼,讓我們充滿塵垢的內心也有著像佛那樣大圓鏡智顯現萬象的功能作用,就有著由心轉物,從空性顯現色法,色法又回歸空性的大自在的功能。這是透過極樂世界的境界攝境歸心的一些描述。

  好,時間到了,今天我們講到這裏。下面客堂有一個事反映一下,可能外面有些人用東林寺的請帖,說五一要開光,要收錢,這些請帖還蓋著東林寺的章子,還有交錢的收據。有人到客堂詢問有沒有這樁事情。那這樁事情很出乎意料之外,我們東林寺從來沒有發過請帖,也沒有說要開光收錢。東林寺從來不會派比丘師到外面去化緣,尤其更不會下賤到要登門登戶的去收人家的錢。這是東林寺曆來不會做的,如果出現這個情況——假冒東林寺的出家人,大家就一定要警覺:這就是假的,不是東林寺的比丘師父。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庚寅年五·一佛七大安法師講于東林寺

  

《《勸修淨土詩》第一、第二首》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