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修淨土詩》第十四、十五首▪P2

  ..續本文上一頁講虛妄的語言。如來是實語者、真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出的這個“二有”——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個名相跟它的事實是相應的——名實相符。就好像我們比喻這個東西很甜,甜得像蜜一樣,你說,甜得像蜜一樣,有沒有蜜呢?一定有蜂蜜的,蜂蜜的事實一定存在的。你說這個人心很冷,冷得像冰一樣,冰可以作爲比喻說法,但實際上也還是有實實在在的冰。如果是一個虛妄的東西,由衆生心識變現的一些東西,它不可能作爲共有的趨向目標。

  在我們中國也有些寓言故事,比如南柯一夢,說有個人在中午睡覺,結果做了個夢,夢到他到了一個國家,國王把女兒許配給他,他做了一個東床驸馬。後來他就在一個地方做了太守。本來過得很好,結果與鄰國有一場戰爭,他手下被打敗了。結果有人奏他一本,然後他就潦倒了,把官位也撤掉了,送他回家鄉。這時候他就醒過來了。他就說,在這個很短的夢中走過了他幾十年悲歡、順逆的人生道路。再仔細一看,那個國家是什麼國家?才發現槐樹底下有一個螞蟻窩,大概他是進了那個螞蟻窩的世界,到那裏面去過了一場夢幻的生活。那個夢是他唯心所現的。槐安國就是那個槐樹底下的螞蟻國家。它能夠真實的把其他人召喚過去嗎?它確實就是做夢的人別業所感的一種夢境。那是虛假的。還有我們看到的海市蜃樓:在大海上,雲氣顯現的像城市,像高樓。但它是雲氣所蒸發出來的現象,確實要去登上那樣的海市蜃樓,沒有人去,誰也不勸人去登,知道那是幻化的。

  如果把極樂世界比喻成那種南柯一夢的螞蟻的槐安國以及海市蜃樓的話,那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處處指歸西方極樂世界,可不是給我們講了一個大妄語嗎?這是一樁非常嚴肅的事情,這是關系到無量劫以來了生脫死、解決輪回之大事的問題。我們相信了淨土法門,可能會把我們的一生就投注到這個名號當中。如果最後發現是一個虛妄的東西——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幻化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那你說,這個玩笑可開得太大了。釋迦牟尼佛會幹這樣的事情嗎?他製作的戒律,製戒就有不妄語戒,要一切衆生都不妄語,他自己會打這麼大的妄語嗎?所以我們對佛格要信任,佛說的都是真實的,尤其說這麼一個大事——法界當中淨土緣起的大事,這還能夠摻假嗎?我們現在有些凡夫說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極樂世界,大概是一個方便之喻、一個化城,甚至是一個精神現象。你說到這個份上,讓一切衆生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産生不了信心,心存懷疑,你就在謗法啊!這是謗法的重罪。而謗的不是一般的法,謗的是讓凡夫衆生當生了生脫死、一生成佛的法。十方諸佛都伸出廣長舌相贊歎淨土法門,就是希望一切衆生在當生了生脫死,圓成佛果。這是佛的大本懷。現在你把讓衆生得度的這個法誹謗掉了,那一切衆生就沒得救了。所以這樣的罪業是很深重的。

  蓮池大師曾經有個比喻。如果有一個人,一天講一萬聲語言,誹謗一萬尊佛,這樣誹謗的時間經過一百年,你說這個人謗佛的罪業大不大?那很大,罵佛的罪業很大。有人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存在,是一個虛假的東西,那麼這樣的一個語言,超過一百年的時間、每一天用一萬聲語言謗佛的罪業——還來得更深重,百千萬倍不能相比!這樣謗法是要直接入阿鼻地獄的。阿鼻地獄我們要知道,有很多人犯五逆十惡的重罪入阿鼻地獄,也有很多就是謗法的人下阿鼻地獄。這裏面又有他受罪輕重的差異。如果是五逆十惡的人下阿鼻地獄的話,等到一個大千世界——成、住、壞、空——到了壞劫,整個世界粉碎的時候,他能從阿鼻地獄裏面出來。就等于遇到不可抗拒的這種壞劫的自然現象,他也出來了。但如果是謗大乘佛法——尤其謗淨土法門——入阿鼻地獄的衆生,還沒有這麼便宜。當這個世界要壞的時候,就要把他轉移到他方世界——還成立的世界去,讓他繼續受罪;如果他方世界到壞劫要粉碎的時候,又把他轉移到另外一個世界的阿鼻地獄去:這種人阿鼻地獄受的苦,那是無量無邊的。

  所以我們要注意,千萬不要去做謗法的罪業。這種罪業是很難忏悔得掉的。乃至于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慈悲之極——“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但是唯有謗法的衆生沒有辦法攝受,他的障礙就很大。當然,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他謗淨土法門,當然就不會有信願,沒有信願就感通不了彌陀願力,靠他自己的功夫也決定往生不了。謗法是要到阿鼻地獄去報到的。現在我們會聽到一些謗法的言論,可能無論教內還是學術界,他研究出一些所謂的成果,說“大乘非佛說,大乘經典都是佛陀圓寂五百年以後結集的,甚至淨土的信仰都是太陽神的信仰”,等等這些。這些都是很讓人喪失信心的。甚至還誹謗佛法,說淨土法門就是佛教衰亡,爲那些愚夫愚婦兜售的一張進入廉價天國的門票,等等這些。寫這些文章的人、說這些話的人只圖口滑,他不知道他謗法的罪業多麼深重!作爲振興我們佛教的弟子一定要護持淨土法門,“自信教人信”,“真爲報佛恩”。勸進行者才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對那些誹謗淨土的說法要嚴正的駁斥。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師講于成都大慈寺

  

《《勸修淨土詩》第十四、十五首》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