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 第叁十一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第叁十一講)

  好,請看下面。“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好,這是釋迦教主最後總結性的贊歎。前面是勸信流通,乃至于十方諸佛付囑本土的流通。那麼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娑婆世界的本師——付囑之語。這裏的付囑,“汝等衆生”就包括文殊菩薩、摩诃迦葉這些,都在囑咐之列。佛就告訴舍利弗:“你應當知道我在這個五濁惡世行這樣的難事……”這樣的難事就是下面兩種:在這個很難成佛的五濁惡世,還竟然成佛了,得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且還爲一切世間說此淨土難信之法,是爲甚難!

  那麼我們要體會佛爲什麼告訴舍利弗,講“是爲甚難”的本意在什麼地方。實際上包含著他深切的付囑,和勸勉衆生死心塌地奉行這個法門的悲心。前面不斷的談到:信願稱名這麼一個行法,你只要信願稱名感通佛力,不需要你作很多的大修行,施設你的作爲。“不涉施爲”。只要信願稱名,就能夠“圓轉五濁”爲五清。那這個法門特別強調信心,“唯信乃入”。你有懷疑就是門外漢;你有懷疑,就得不到這個法門的真實利益!而且你要把這個法門思惟清楚——用我們的心意識去思惟,也不得其門而入。它不是我們凡夫的知見認知的範圍,不是我們的境界。所以,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到我們五濁惡世示現八相成道,示現在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樁事情,以及以他的大的智慧——一切種智,以他同體的大慈悲心,現量見到這個法門這種真實之利,“見此,行此”——就修行這個念佛成佛的法門,行此之後就“說此”——宣說這麼一個念佛往生成佛的法門,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這樣的一個示現,這樣的一個證悟和宣說,那麼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哪有福報來聽聞呢?哪有可能去修行這個法門呢?所以我們能夠信這個法門,修行這個法門得利益,首先要感恩釋迦牟尼佛喲!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爲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定。在這個五濁惡世,我們一定受這個五濁惡世的製約。前面談到:五濁惡世,你不是修念佛法門必定不能度。這裏進一步談到:不能度的原因在什麼地方,而靠念佛能夠度的理由何在。五種決定,此文也是非常明晰的告訴我們:在這個時代,我們該怎麼選擇法門。談到我們處在這樣的劫濁:決定被這個劫濁的時代所局限,爲這個劫濁的種種苦難所逼惱。我們每天生活在不安、恐懼裏面,連吃這頓飯是不是安全都有問題:這個時代決定的。處在見濁當中,也決定會被這個邪的智慧所纏繞,就容易碰到“邪師”,被邪師所迷惑。處在這個煩惱濁裏面,也決定我們:內在的煩惱——這種淫欲、這種瞋恨,像沼澤地帶把我們陷在那個地方。由這個煩惱造作惡業,遭受果報。這是決定的!爲什麼叫五陰熾盛苦?每天都煩惱重重,就是我們內在煩惱的種子太多。你就不幹什麼事,它都往外冒哦!你睡覺都不得安穩啰!都得要一大把大把安眠藥,才能夠讓自己睡點覺——煩惱太重了。這是處在煩惱濁,決定是這個樣子。你處在衆生濁裏面,對自己的色身——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不幹淨的,但是我們顛倒會認爲它幹淨,我們洞察不了我們身心的不幹淨,身心的苦、空、無常。還要在這個臭穢的身體上面天天去擦脂抹粉,去做整容,去愛得不得了。就是甘于這樣身心的陋劣、怯弱的身體,而不能奮飛,我們內心那種終極的、清淨的、道的心不能出來。這就是身體的業障,衆生濁的決定情態。好,處在這樣的命濁當中,我們也決定被這個無常大鬼所吞噬,生命就像“石火電光”,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個時代,誰說你能活七十、八十、一百歲呀?這次到北川一看,聽他們一講:地震來了裂開一個很大的口子,大家都栽進去了,陷進去,這個地又平了。“措手不及”,逃無可逃哇!尤其現在這個世界種種的災難這麼多。還有,由于氣候問題、生存資源的匮乏,也可能是導致世界大戰的一個因緣。如果真的是各個國家戰爭出來了,那它的高科技都用在高精尖的武器上,尤其是核武器方面。所以你看看,我們真的是:遇到什麼災難,措手不及,決定被這個無常所吞噬。我們了解五濁惡世是這五種決定的話,你是逃不出去的。

  由于五濁惡世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我們不了解,還處在懵懵懂懂、無知的狀態,那可能會導致巨大的錯誤。所以,一定要生厭離心。如果我們不能深切的了知五濁這樣的情態決定了我們難以出去,也不了解念佛才必然度脫的話,那麼我們可能還就有偷心。心裏還有想:“是不是其他的法門更優勝一點?”現在有偷心的人不少哦!聽說密宗很殊勝,即身成佛不錯;聽說參禅能夠當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聽說修點內觀可以得初果、二果、叁果、四果。反正一聽到,哎,他心裏就動搖了,覺得很好,這個念佛法門可以放在一邊。你還以爲有其他的法門可以出五濁惡世的話,就決定了你是在見濁當中被纏縛。你知見上完全是顛倒,完全是沒有智慧。被邪的智慧所纏繞,被邪師所迷惑,你才會心裏存著偷心:“哦,我可能選擇其他的法門比念佛法門更好。”就在這個五濁惡世火宅裏面,“戲論紛然”哪!還在爭長較短哪!還在優劣、上下的比較哇!蕅益大師在這裏多麼痛心的告訴我們:你這樣做就完全沒智慧。所以,唯有“深知”——從內心世界深切的了知——靠其他的法門要離開五濁惡世是不可能的,甚難出去。要絕望,你才能夠回心,死盡偷心哪!死盡偷心,才能夠把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所宣說的難信之法像珍寶一樣的看待,去奉持啊!所以這句有個批語——成時大師的批語:這幾句話“功在萬世”呀!我們就是偷心太多啊!沒有幾個死盡偷心老實念佛的人哪!還是心裏在搖擺呀!還是今天想尋找一個法門,明天想修修那個法門哪!他沒有一個正確知見。其他的法門絕對出不去五濁惡世的——“必不能度”哇!決定被這些五濁、惡世所纏繞,所陷害的。對這個,你一定要有決定的心,你才能夠“死盡偷心,寶此一行”。你能有這樣的一個信心和擇法的建立,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這裏不斷的說“甚難、甚難”而深切的付囑我們應當知道的本意所在。他說這個經文,不是隨便說的啊!就是要讓我們死盡偷心,寶此一行。爲什麼印祖贊歎蕅益大師注解這個《阿彌陀經》那是自古以來宣說這部經典第一注解?竟然是:哪怕是古佛再來注解這部經典,也不能超過這個《要解》。真的是把這個經文的最核心的意義和盤托出,而且悲心切切!所以我們要聽佛的深刻的囑托!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師講于溫州太平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