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莊嚴佛事
東林念佛堂「四聖六凡冥陽兩利祈福息災吉祥水陸法會」
啓壇灑淨──寬運法師開示
公曆2011年3月26日至4月1日,東林念佛堂特啓建「四聖六凡冥陽兩利祈福息災吉祥水陸法會」。參加善信踴躍,法喜充滿,如意吉祥。
「水陸法會」中「水陸」二字:是指衆生受報居住之處,分爲水、陸、空叁界。但因水中、陸中的衆生受苦較重;天空中的衆生,如欲界天、色界天,受樂較多,因此普濟著重水、陸二處,故名水陸。法會集「供佛、供法、供僧、祭祖、普度、忏悔、消災、祈願」于一會,是中國經忏佛事中最盛大的一種,素有「法會之王」的美譽。它之所以比一般法會更爲超勝,是由于它度化一切受苦有情衆生的悲願,透過食施、法施救度六道衆生,令衆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在佛法中,是願力最大的一種超度。
法會內設七大壇埸:內壇、外壇、法華壇、淨土壇、華嚴壇、楞嚴壇、淨土壇。于中虔誦大乘經典一百七十叁部零二百八十八卷;阿彌陀佛聖號、經咒七永日;施放《瑜伽焰口》叁堂,並設放生、大齋等。
七畫夜慈悲道場,由永惺老和尚與寬運大和尚主法,另外禮請多位大德法師莅臨參與,功德殊勝,宏開普度之門,大啓無遮之會,怨親得益,恩有鹹資,回向過去怨親,同生極樂;現在眷屬,各獲福蔭,安居樂業,戶納征祥。是故,冥陽兩利,息災增福,實爲不可多得之法會。
3月26日上午8時20分,由寬運大和尚卒衆法主持灑淨儀式;儀式前,方丈寬運大和尚爲大衆作開示,現刊錄如下,願與諸讀者,分享、共勉:
今日是東林念佛堂自開創以來,第一次正式舉辦的衆姓水陸法會,是爲籌建葵湧觀音講堂所辦的水陸法會。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個念佛堂曾幾何時是香港道場的榜樣、香港的代表、香港的模範寺院。但是,幾年前,老和尚把這個擔子交了給我,我實感誠惶誠恐,深怕有負老和尚所托與所望;今天在佛菩薩的加被之下、祖師大德的加被之下,我們終于可以做一堂水陸法會。
大家都知道,水陸法會在佛教之中是最隆重的大法會,令水、陸、空所有的衆生都可以得到超度;令到很多苦難的人都可以離苦得樂。
水陸法會有叁大特點:一是時間長,多則四十九天,少則七天,最少也得叁天;二是規模大,參加的僧人可多達千人,一般需要叁兩百人,起碼也不少于七、八十人;叁是法事全,凡佛教各種常見法事無不包括在內,還要懸挂多則兩百余幅,少則一百二十幅的「水陸畫」,需要寬敞的殿堂才能挂得下。法會所需之人力、物力與財力,必須較規具模較的大寺廟才能支付。因此,東林念佛堂今次的水陸法會,實在是得來不易。全靠教界友好、各大護法善信獻金獻力的擁護與支持,在此,本人代表念佛堂同仁,謹致以衷心的謝意!
反觀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之中,災難不斷,人禍連綿,大家可以看到利比亞正在打仗;日本地震、海嘯的危機,仍然存在著威脅;我們同心祈願,希望在災難中過身的人,都能夠早得解脫,離苦得樂;僥幸生存的人,都能夠平安、吉祥,這才是我們水陸法會的意義與功德所在。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用一個至誠的心,將這一次的水陸法會做好;水陸法會的目的就是禮請「四聖」、「六凡」,就好像我們宴客一樣;請「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必須誠懇恭敬,而請「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就不一樣了;爲什麼不一樣呢?因地獄、餓鬼、畜生的衆生,他們是沒有辦法來的,需要佛菩薩的加持,暫時赦免他們的罪,讓他們假釋出外,還需要我們的小心接待,才能把他們請來,讓他們蒙受利益;我們請佛、供佛都是在早上的,因爲依佛法來說,清晨是天人進食的時間,中午是諸佛菩薩應供的時間,下午是畜牲進食的時間,而晚上則是鬼道進食的時間,所以水陸法會的供上堂都會在上午舉行。
另外,由于天人心量較小,而阿修羅衆的瞋心特重,好鬥成性,難調難伏,所以必須特別恭敬謹慎;就像我們衆生的心理一樣,需要佛菩薩來安定、安穩。所以我們希望這堂水陸法會能如法、如理、如儀地進行,令到生者、亡者都能得到利益,真正達到冥陽兩利的目的。
一、生者利益:
水陸法會因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有情,功德必定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爲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布施飲食經》中說,供佛可得長壽、健壯、莊嚴、名譽、辯才等,而且全家消災延壽。祖師大德亦說:「今之供一佛、齋一僧,尚有無限功德,何況普同供養十方叁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
二、亡者利益:
對亡靈鬼神而言:讓先亡聽經聞法、受持皈依叁寶及幽冥戒,增長善根、種下脫離叁惡道的果報。如未發菩提心者,因此水陸勝會,發大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因此得不退轉。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陸勝會,得成佛道。
由此可見,水陸法會之功德實在非常殊勝!希望大家同心協力,以至誠的心,將這一次水陸辦好!幸得各位功德主與護法居士們的擁護、支持,所以寬運在此非常的感恩;感恩諸佛菩薩、感恩各位!阿彌陀佛!
附錄:
水陸法會佛事簡介:
水陸法會的內容包括內壇、外壇:
一、 內壇
1.結界灑淨:道場開啓,衆聖將臨,當須潔淨壇場內外。令邪魔惡靈不侵犯,以迎請諸佛菩薩、六道衆生來參與殊勝的法會。灑淨後金剛爲牆、琉璃爲地、寶幢爲華,故灑淨結界後壇內行止有禁,不得高聲嬉笑。
2.發符懸幡:于法會期間高懸寶幡于旗竿上,也就是昭告人天,虔誠迎請受邀者,指引衆生來此領受功德。
3.請上堂和供上堂:乃功德主至誠代替所有曆代祖先、累世父母、冤親債主,禮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護法諸天等聖衆恭臨,虔誠請諸佛慈憫衆生,爲大衆宣說法要。
4.告赦和請下堂:奉請使者帶著赦書駕臨地府,讓受苦的六道群靈得赴法會;爲了排除他們的障礙,必須行召請亡魂、說破地獄偈、開道路、離怖畏、開咽喉、解冤結等,給予亡靈安定,並皈依叁寶。
5.授幽冥戒:由報恩人如法觀想亡靈親臨壇場,代行求忏悔、受菩薩戒,希望幽冥衆生離苦得樂。
6.供下堂:乃以香、花、燈、食等供奉祖先親眷、六道群靈皆能獲法益,得解脫。
7.圓滿和送聖:法會功德圓滿,由法師帶領信衆,恭送諸佛菩薩等聖衆,凡參與法會者,冥陽兩利,不僅以報親恩,超薦先亡,亦可滅罪增福,延年益壽,福慧增長。
二、 外壇:
主要是誦持大乘經典與諸忏儀(祈求滅罪、消災、解厄、濟度亡靈等)。
水陸法會內奉誦之經咒:
1.《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 2.《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四部
3.《妙法蓮華經》二十四部 4.《金光明經》二十四部
5.《大方廣圓覺經》二十四部 6.《佛說無量壽經》二十四部
7.《觀無量壽佛經》二十四部 8.《金剛經》一百二十卷
9.《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一百二十卷
10.《梵網菩薩戒經》四十八卷 11.《地藏菩薩本願》經二部
又禮拜《梁皇寶忏》二十四部、《慈悲大忏悔》二部;稱揚阿彌陀佛聖號、經咒七永日;施放《瑜伽焰口》叁或五堂,並設放生、大齋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