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僧緣影(達照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的跟媽媽商量說:這個孩子這麼聽話,大家都誇他好,只怕咱們祖宗積德不夠會夭折啊,還是送給福德無邊的佛祖吧。

  五僧緣影之十//親情山水間

   其實,小時候無論做了什麼好事壞事,那都不是自己能夠把握的,一直到出家作和尚了,我總感覺還是被過去世的業力牽引。能夠努力修行的,還是在成年之後,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有了人生的努力方向,然後每一步幾乎都是自作自受了。不過,無論如何,我對童年生活的地方和經曆,總是曆曆在目,心懷感激!甚至是懷念和向往呢!

   從早到晚都在青山綠水間穿梭,每天要跑五裏路上學放學,養成了寂靜自然的習慣。早上起來看著朝陽照在山崗上,慢慢地照到了我們家,哥哥、姐姐、弟弟和我常常睜大眼睛看著太陽,我們比賽誰不怕被太陽的光輝直射眼球。有時候眼淚都出來了,我們還是瞪著大眼睛,看著圓滿光明的日出,還口中念念有詞:“太陽菩薩上東方,叁皇大帝放毫光,四大部洲升騰轉,光明會上佛菩薩。”我不知道這些像是佛教經文的偈頌從哪裏學來的,也不知道有什麼用,但從小就會念誦,還記得特別清楚。

   下雨天也很美,漫山遍野霧蒙蒙,春花浪漫雨潸潸,看清一思一念,回首無明無知。在雨中去放牛,那個感覺可別致了,置身于如夢如幻的山水間,漂浮于半山的雲彩之上,打一把傘,靜聽傘上有節奏的雨聲,微風吹拂著山間的松樹,伴隨著陣陣松濤,望著自由安逸地吃草的牛群,放下手中的鞭子,仿佛那就是神仙的世界,真個是:“任意浮雲上,橫空天地間。牛群雨中過,牧童閑放鞭。勿言多寂寞,仿佛已成仙!”

   夏日的中午,我們在竹林裏乘涼,有時候把幾根竹子的竹枝編織在一起,做成各種形狀,如太師椅、龍船、藤椅、老爺轎等等,自己爬上竹子,躺在編好的傑作上面睡覺。就算是在竹林裏靜靜的午休,也是那麼香那麼甜,那麼無我無私,那麼自然和諧,令我至今難以忘懷。冬天下大雪,早上一起來,積雪半米高,淹沒了門外的路,滿山看去:一片白茫茫的真幹淨。那些純淨無瑕的記憶,伴隨著我的生命,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美的回聲,經常激蕩著我的前程。

   有一次預報有猛烈的臺風,我們不敢住在房子裏,只好把床鋪簡單地搬到一個草棚裏睡覺,聽到了大風呼嘯而來,草棚搖晃起來快要散架了,大人們好像都已經睡著,而打著呼噜的哥哥還把我抱在懷裏,那種被特殊關心愛護的感覺,美得讓我一點也不覺得臺風可怕,甚至覺得那些呼啦啦的風聲,就是在唱歌,就是在贊美,美得讓我睡不著覺。記得我有一次發高燒40度的時候,哥哥也是抱著我睡覺的,平時當然不會有這種榮耀。

  五僧緣影十一//永恒的感動

   在恐懼的時候,被哥哥抱著睡覺雖然很幸福,但沒有被爸爸抱著的感覺更加甜蜜!我小時候總是媽媽在家裏幹活種地,而爸爸經商在外,回家就像是貴客一樣,我們兄弟姐妹都對爸爸敬重而拘謹,所以平時跟爸爸都不苟言笑,有些小事情也不會在爸爸面前說。我們總是很小心恭敬地和爸爸交往,爸爸在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就是我們家最權威最神聖的那個位置。

   有一個夏天,我和爸爸在山上的梯田裏耘田,烈日當空,大概高溫在攝氏叁十七度以上,汗流浃背,站在稻田裏都感覺水是燙的。我漸漸的有些體力不支,開始頭暈目眩,于是到田邊的樹蔭底下乘涼,坐了一會兒就有些惡心,肚子開始痛起來,越來越難受。接著就坐不住了,躺在草地上,用力撫摸著肚子。爸爸看見我難受的樣子,二話不說,跑過來就把我抱在懷裏,右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肚子,滿臉的慈念和憐愛,每一個撫慰都帶著強大的加持和祝願,終于慢慢的在爸爸懷裏睡著了,可爸爸眼中的親情和懷愛,一直伴隨著我從夢中醒來。

   醒來後,我還記得那些山是多麼青翠蔥郁,那些草是多麼碧綠生機,那些花是多麼璀璨美妙,而那天的太陽是多麼熾熱明亮,那天的樹蔭是多麼清涼沁人。這一切,都在一個夏日農田、稻禾飄香的山間展現,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在那深層蔚藍的背後,我看見了一個無窮的世界,冷靜威嚴的背後是深藏著何等的憐憫與愛惜!

   人的一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感動,一生中只有一兩次真心去體悟,也就足矣了。就在他真心爲你安慰過一次,那次也許就是幾分鍾,也應該感恩無盡,永生無以爲報。一個人,能記住一兩次別人對自己的刻骨銘心的關懷,也就自然會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那種無私無欲的情,即可伴隨你永遠健康地走下去,一路給更多的人關懷和憐惜!佛陀是多麼偉大!他的生命,只有圓滿無盡的智慧和永恒不竭的慈悲,猶如慈父融入熾烈的日輪,讓世界光明無盡。

  五僧緣影十二//五僧一居士

   爸爸雖然從來沒有打罵過我,也沒有打罵過我哥哥,但是我姐姐和弟弟卻有過挨揍的記錄。在爸爸心目中,哥哥是個即聰明能幹又有膽識的男子漢,一直給予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多少年後,還常常念叨哥哥說:總以爲你會成就一番事業的。哥哥則常常自豪地說:爸爸對我最好了,就算是我拿錢去賭博輸掉,爸爸也不會責怪我,因爲他覺得我無論做什麼都是對的。我也時常看到爸爸跟哥哥對弈,一起幹活時的那種默契真是令人羨慕。不過,弟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有一年春節前夕,媽媽讓爸爸帶了四十塊錢去城裏買花生、瓜子、糖果,以備春節期間招待客人,也好讓弟弟想吃零食的時候可以解饞。可是爸爸到了城裏就把錢給丟了,回家後很不講理地大罵起弟弟來,好像說都是爲弟弟才會去買糖果,才會把錢丟了。這個時候,媽媽和弟弟都默默無聲地忍受著。到了第二天,媽媽就開口說我爸爸了:讓你拿錢去買東西,沒有叫你去丟錢啊,自己麻痹大意把錢丟了,還來誣賴我們的錯,簡直是蠻不講理……等等。結果爸爸笑了,因爲他知道自己理虧。後來媽媽卻跟我們說:他回來不高興而罵人,說明他知道丟錢而心疼,說明他愛家,愛我們,所以要忍著他,但是他不講理,所以過後要算帳的。因此,我從小到大,沒有看到過爸爸媽媽吵架。

   記得有一次,姐姐到山上放牛和牧羊,不知道爲何不小心,羊跑去吃人家的莊稼,莊稼主人跑來罵我們家,爸爸還動手用竹鞭抽打了姐姐。印象中,媽媽也打過罵過訓斥過姐姐。好像是姐姐喜歡自做主張,但往往又犯了錯誤。在我心中,姐姐是聰明伶俐、勤勞果敢、心直口快的人。從小就背書比我快,算數比我精,唱歌比我准,做事比我麻利,還幫我洗衣服,但總會在洗完衣服之後說我兩句不好聽的話,例如“你這些死人皮(衣服)都給我洗了”。所以經常做了好事,還給人留下了不舒服的感覺。但從她出家之後,我就一直心懷感激,有時候就是感恩,她從小教給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讓我終身受用無窮。比如吃飯,她說:聲音太大了不行,像是搶吃;聲音太輕了也不行,像是偷吃;要恰到好處才行,文明禮貌,不緩不急。我們五個都出家了,最後只剩下爸爸一個人做居士,也住在寺廟裏吃素念佛煮飯種菜,我們家真的成了“五僧一居士”。

  五僧緣影十叁//出家因緣一

   五僧一居士的形成,並非同時頓現的,而是經曆了不少風雨因緣,不過最早出現的僧相就是我。很多人都會問我爲何出家?我告訴他:“爲求佛道,了脫生死。”這是剛出家那段時間所作的回答。後來又有人問我:“你爲什麼出家?”我告訴他:“與佛有緣,隨緣而已。”這是出家叁年之後所作的回答。現在還有人問我:“出家爲了什麼?”我有時借古人語:“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入其中。”有時借今人語:“換一種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此不一而足,實是方便應付。然而,夜闌人靜,垂簾寂坐,扪心自問:“究竟有何所求?有何所樂?”這就遠非一言半句能說得清楚。

   但簡單地總結一下,大約有叁種比較直接的因素促使我出家:一是奶奶的預知時至往生,使我們對佛教佛法有個好感,從而埋下了信仰的根子;二是出家前一段時間在家裏感覺頭痛,到寺廟裏去就感覺好些,有時候就到寺院去幫忙做義工;叁是出家前看了兩本書,一本是《覺海慈航》,另一本是《阿彌陀經白話解》,解除了我對“人生就是苦海中一葉孤舟”的疑惑和焦慮。我的出家讓我都感到奇怪地順利,想起來常常會覺得都是命運的安排。說實話,剛出家的時候是想不到的,那是只覺得命運都在自己的手裏,都是我今生努力得來的才是好東西。

   但在我出家後十五年,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發現爲什麼出家這條路會走得如此平坦、如此踏實、如此感激、如此順心、如此美好,一定不是我個人的能力所能決定的,真是想不明白那時候才十六七歲的我,怎麼可能選擇這麼好的人生道路呢?有時,我常常跟人說:我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我有沒有做錯事情,或者究竟作對了什麼,但我非常肯定地知道只有自己“出家爲僧”這件事情是真的作對了。假如還有來生,我一定還會選擇出家爲僧啊!

  五僧緣影十四//出家因緣二

   我出家的第二年,我姐姐就出家了。當初我剛剛出家不久,有一次姐姐跟我說:你不要出家算了,這麼去出家給我們家丟臉死了。她的意思是說我出家會遭人笑話,所以感到臉上無光,就慫恿我媽媽讓我別出家了。可是媽媽在心底裏還是有些許支持我出家的,盡管她嘴巴上很強硬地說不讓我出家,可她心裏多麼希望我能夠身體健康,存心行善積德啊!所以,姐姐說我出家給家裏人丟臉之後,我就心裏老大不高興,以後我出我的家,她管她的在家,河水不犯井水。

   沒想到第二年有段時間姐姐在家裏很煩惱,天天躺在床上不起來,媽媽也爲此操心得很,終于有一天叫我去勸勸姐姐,不要這麼難過。我說姐姐不喜歡我出家,我就…

《五僧緣影(達照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