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種說法是,如果一直跟著心走,心指向哪兒,你就做什麼的話,會活得很真實。但現實中我們總有很多束縛,總有很多該做的事。有時就會矛盾,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想做的卻是另一件事,那該怎麼辦?是一輩子做該做的事,還是一輩子隨性地做事?或者說,做兩件這個,再做兩件那個?
答:從佛教角度來說,做自己願意做的,未必是好事;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也未必是壞事。因爲人們願意做的,可能是吸毒,可能是打麻將,可能是暴力行爲。願意,代表著一種情緒,一種生命習慣,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若是健康的,生命素質能因此得到提升和淨化;若是不健康的,順其自然就會不斷墮落。
很多時候,有些事是我們不願去做的,但很有意義,做了對生命有所改善。但也有些我們不願做的事,做了也沒意義,卻又不得不做。比如很多人每天上班,身體不舒服還要去,根本沒有做不做的自由,是不是?
問:就是說,當你沒自由時就接受它,有自由時就看情況選擇?
答:這就對了。不過也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還是要作基本判斷:比如,這個工作是否屬于正命?如果不是,即使生活暫時會受到影響,也要馬上考慮換工作,否則受苦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