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人說,漢傳佛教名爲菩薩乘,實際卻是聲聞乘,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問:有人說,漢傳佛教名爲菩薩乘,實際卻是聲聞乘;南傳佛教名爲聲聞乘,實際卻是在行菩薩道。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答: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薩道,但從教界現狀來看,在這方面確實做得還很不夠。不少念佛或參禅的學人,更多只是關注個人解脫,對社會大衆比較冷漠。所以,我們這幾年也在特別得提倡菩提心教法。因爲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所在,也是區分大小乘的關鍵所在。而從漢傳佛教的傳統來看,對于菩提心教法確實弘揚不力。我們雖然是大乘,但實際呈現出來的面貌,的確帶有小乘自了的傾向。相反,在南傳佛教地區,佛教非常普及,幾乎滲透在民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僧人也擔當著民衆的精神導師,起到了化世導俗的作用。

  但我們要看到,這只是反映了一種現狀,並不是用來否定漢傳乃至大乘的口實。在漢傳佛教典籍中,有著豐富的菩提心教法,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弘揚,更需要我們去實踐,去身體力行。

  同時還要看到,雖然都在提倡慈悲,聲聞乘和菩薩乘是各有側重的。聲聞乘也修慈悲,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但這種修習只是隨緣而行,並不具備承擔精神,不是必須完成的。而大乘提倡的菩提心則具有承擔精神,是對叁世諸佛和法界衆生的莊嚴承諾:我們不僅這一生要廣行利他事業,還要盡示來際地以利益衆生、幫助衆生解除痛苦爲使命。具備這樣的發心,才能成爲大乘行者。否則,盡管也在利他,也在行善,仍是不能稱爲大乘的。反之,只要具備這種願力,就已回小向大,不再是小乘行者了。

  ——摘自《天童寺講座問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