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所發的願心,和妄想分別的心有什麼不同?

  問:學佛所發的願心,和妄想分別的心有什麼不同?

  答:願心萌芽時,也是妄想。只不過,這一妄想不是爲了個人,而是要利益一切衆生。通過這種願心,可以擴大並成就我們的慈悲心,進而藉空性見之力,將其中的雜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淨無漏,成就佛菩薩那樣究竟圓滿的大慈大悲。

  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是妄心。就修行而言,不僅離不開妄心,還須運用妄心完成對心的改造。包括慈悲心、空性見的成就,皆離不開有漏識的作用。

  問:如何避免自己所發的願陷入凡夫心中? 

  答:如果所發的願只是單純的願望,未輔以正見引導,就很難擺脫凡夫心,擺脫我法二執。盡管起初是想著利益衆生,但做到後來,我執很可能會轉而利用這一發心,使我們陷入顛倒妄想、人我是非等各種困境。事實上,不少人都經曆過這種變化。初發心,確實是想著“我要幫助別人”,想著“我要利益衆生”,待有了一定利益後,就想著爲自己服務了。因爲我執的力量太大,在沒有利益幹擾時,許多負面心理還不容易被調動起來。而有一定利益後,如果沒有定力,沒有空性正見,很容易被誘惑帶走。

  什麼都沒有時,發心可能會比較單純。等你要什麼有什麼時,還要保持這份單純,就需要一些真功夫了。所以,必須以修空觀引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否則還是逃不出凡夫心的左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