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個僧人的宗教體驗

  一個僧人的宗教體驗

  明 海

  那天我坐佛協的車上石家莊。辦完事回寺,車有其他事不能送我了,只得展轉到華夏長途汽車站。

  這裏汽車很多。車雖然多,但都陳舊簡陋。車上的座位幹癟,坐上去如騎在瘦削的驢背上。前兩年,我的師父也經常擠這樣的車,他曾經開玩笑說:這些車是從垃圾堆中撿來的。

  就是這樣的車,乘客也很多。不可能不多,爲什麼呢?車主仿佛就沒有時間概念,他總要等人上滿了,再在空檔裏塞上幾個才肯走。

  我這樣光頭古裝的形象一出現在停車場,就引得衆人頻頻側目。一位車主截住我,以一種未蔔先知的口吻說:“到柏林寺吧!來,上這輛車!”

  我望了望他指的那輛車,上面隱約坐滿了人,就猶豫地問他:“有座位嗎?”他肯定地說:“有!有!”

  我走近車門口。當門有一個女的,大約是售票員。爲了證實剛才那位的話,我又問她:“車上有座嗎?”“有!有!”她的語氣同樣地肯定。

  我上車後就發現自己處于一種尴尬的境地。車上已沒有空位。但是車主並沒有騙我,因爲有一排叁人的座位只坐了兩人,叁減二,按理有一個空位。但事實上,那兩人的身軀已把叁個位置填滿。

  那是兩個男子,外面的一位正抽著煙。不用說,車上幾乎所有的目光都在注意我,只有這兩位“燕趙好漢”例外。他們見我走近,扭頭他顧。

  我俯身友好地說:“請往裏擠一下吧。”無奈,坐在外面的那位略微朝裏挪了一下,露出巴掌大一塊空間。

  阿彌陀佛!在這種“老牛車”一個小時的顛簸中,這一小塊地方也是非常寶貴的呀!

  我背靠著他們小心翼翼地坐下,身體主要安頓在中間的走道上。

  這時可以看看車上的人了。男女老幼都有。看起來都是鄉下人。有人在肆無忌憚地抽煙,有人在閑談,個別性急的不住地催車主開車。

  我的到來,並沒有像我有時經驗的那樣:引得衆人圍觀、提問。這很合我的意思。我喜歡默默無聞地側身茫茫人海。

  我這一車“同道”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都是些普通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有著一般人都有的喜怒哀樂;有時候他們也表現出一些“低級趣味”和“素質不高”的迹象,但都不過分。他們的臉似乎都蒙著一層塵土,表情松馳、茫然,沒有多少目的性。他們身上有一股氣息,那真正可以稱之爲“生活氣息”,從生活裏發出的。

  一切都很自然、真實。生活就是這樣子,世界就是這樣子。我在內心對這一切發出由衷的贊美。

  時間就這樣流逝。一路上什麼都沒發生。汽車正好路過寺門。我下車後,它又搖搖晃晃地向前開去。

  高大的山門迎接了我。就在這時候,我的心裏湧現一種出家以來從未有過的感受……。我知道,現在我想把這種感受講出來是愚蠢的。這完全是“吃虧不討好”的事,因爲別人可能理解不了。但我想試一試。

  這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打個比方:以前我只是在空中飄浮,現在我的雙腳接觸到了大地,並穩穩地站在上面。大地是這樣親切、溫暖。我決定永遠也不離開它了!

  這大地就是適才和我同車的那些普通人,就是我朝夕相處的這個世界。我第一次發現了他們的存在!

  您要問:究竟發生了什麼?難道你不是經常坐這樣的車嗎?難道你以前沒有發現他們的存在嗎?

  是的,真是這樣的。我從前看著、聽著,但那是在一種可被稱之爲“自我”的小屋子裏進行,和我周圍的世界隔十萬八千裏。只有今天,佛經上所說的衆生才在我面前顯現出真實的身影。

  這個世界是存在的,一切都很好。這聽起來象是一句廢話。

  我獲得了決定的信心和見解,對于佛法,對于我的未來的修行和生活。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從心靈深處,我對叁寶、對世界、對自己的選擇發出一聲贊歎!

  這大致就是我要說的所謂“宗教體驗”。如果要說清,萬語千言也不夠;不說,其實什麼都沒發生,講一個字也是多余的。

  宗教體驗,那不一定是見到什麼形象、聽到什麼聲音,感受到某種超出常規的神異。不一定。它有可能就是你內心一閃而過的念頭、心態。象天空中劃過的閃電。這一刹那好真實!它襯托出你此前的生活不過是夢幻。你每天浸淫其中的人事、你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經曆和這一刹那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這一刹那,簡直是一聲召喚,從你的自性發出,靜悄悄的,世界依舊,你的生活卻在這裏重新開始。你找到了方向,你對這個世界充滿感激,熱淚盈眶。你知道: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動搖你了!

  這就是我的“宗教體驗”。

  在一個冬日的下午,陽光溫煦。那時我是一名學生,和幾個同伴第一次到寺院。

  經監院師父的允許,我們得以到大殿和僧人們一起參加晚課。

  人都到齊。所有的喧嘩,外面的和內心的,都停息下來。西下的夕陽透過門窗閃閃發亮。大磬響了。“南-無-”,維那師(那時不知道怎樣稱呼)舉腔。這一聲對我是破空而來,是天籁,是期待已久的呼喚!那樣沈著、清靜,沒有一絲塵俗的煙火氣息。

  就在這一刻,我如夢大醒!

  就在此地!就是這樣!沒錯!

  我終于找到了!所有關于生活的疑惑、彷徨煙消雲散。我的眼前出現一條大道……。

  這是我的另一次“宗教體驗”。因爲這次體驗,我後來出家,並且要不只一次地回答別人的提問:你爲什麼要信佛?你爲什麼要出家?

  原載1995年《禅刊》第一期

  

  

  

✿ 继续阅读 ▪ 想起顔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