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座大典上的講話
( 2004 年 9 月 23 日 )
明 海
尊敬的恩師上人、各位領導、各位長老、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各位朋友:
大家吉祥!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柏林禅寺常住大衆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各位光臨祖庭,出席升座法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此時此刻,我心中的感受很難用語言表達。老和尚的厚愛,領導和大衆的信任使我深感責任重大,也深感慚愧。明海一介粥飯僧,德學俱缺,障深慧淺。雖然學佛多年,但由于自己的懈怠放逸,蹉跎光陰,至今仍然大事未明,煩惱根深。當此大任,深感小才大用,力不從心。但因緣際會,衆情難卻,明海只有鼓起勇氣,全體擔當,把擔任住持變爲磨砺道心、超越自我的機會,變爲服務大衆、回報社會的機會,變爲報答佛恩師恩、報答國家恩衆生恩的機會。回想過去的歲月,明海深深受恩于父母、國家、師長與大衆,尤其隨恩師出家以來,師父的慈悲心、平等心、大願力、灑脫自在的禅者作略以及大公無私、以身作則的風範,顧全大局、寵辱不驚的氣量深深地熏陶著我,感染著我。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每一點進步都來自于師父的潛移默化和耳提面命,師父的法乳深恩難以言喻。在此我想向尊敬的師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恩!
寺院是社會的公器,佛法是大衆的財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謹遵老和尚所開創的“宗風十要”,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爲宗旨,以 “大衆認同,大衆參與,大衆成就,大衆分享”爲指南,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持走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繼續將柏林禅寺建設成爲一個既有道風、又有學風,既能安僧辦道、又能對外弘法,既繼承傳統,又適應時代的現代叢林。我相信老和尚今後會不舍衆生,繼續領導我們,教化我們,退而不休。我也衷心希望各級黨政領導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這裏,各位護法居士能一如既往地護持、參與這裏的事業,柏林禅寺永遠是你們的家,趙州茶永遠是熱的,趙州的門永遠向各位敞開!
老和尚在這裏空拳建叢林,平地起樓臺,艱苦創業一十五載,功成身退,不僅體現了他老人家灑脫自在的禅者風度和提攜後進的殷切婆心,而且也有利于在叢林建立一種良性循環的人才機製。我要以老和尚爲榜樣,無我奉獻,爲而不有,在我任期屆滿後,希望又有禅林俊傑後起承接,由此推陳出新,燈傳無盡。
當前,我國佛教的發展正處在一個繼往開來的重要曆史關頭。一方面我們擁有空前寬松的政策環境,空前龐大的信仰需求市場;另一方面,佛教自身又存在人才匮乏、製度不完善、過分世俗化等諸多問題。我以爲,佛法興旺的關鍵在寺院,寺院建設的關鍵在僧團,僧團建設的關鍵在道風,道風建設的關鍵在清規戒律,清規戒律落實的關鍵在哪裏呢?第一,在住持以身作則;第二,在班首執事以身作則。我所能自勉的是:朝惕夕厲,不離大衆,嚴以律已,以身示範。當我缷任時,我希望能對自己下這樣的評語: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我在任時沒有謀取私利,沒有貪圖虛榮,沒有放逸懈怠,沒有苟且偷安,沒有睡過哪怕一個懶覺,請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裏監督我、批評我、幫助我。
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衷心祝願恩師上人法體康泰、廣度衆生!祝願與會各位身心安康、福慧增長、六時吉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