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須住堂,五年學戒。住不滿期,不發戒牒。學戒年滿入加行堂,修四加行,合格者,方入金剛院,專修密法。早晚念誦以《大威德儀軌》、《上師供》爲主,一如西藏寺院。《儀軌》悉師譯文,間由能觀法師(俗名程芝軒,曾爲華西大學教務長)潤色。師所譯《儀軌》,音節氣韻悉如原文。中國佛協會長喜饒嘉措曾來寺參加念誦,歎曰:“到此使我又置身西藏寺廟中!”《上師供》爲西藏諸部密法集大成之書,爲常課必誦,師幾經修訂,1938年譯稿始定。
近慈寺除念誦依西藏“儀軌”爲主、與其他叢林不同外,注重戒律,是其特點。1938年冬在近慈寺初次傳戒,以後即嚴格學戒。爲使近慈寺比丘自成家風,僧衣悉黃色,異于一般叢林。入街市及白衣家,莫敢不整饬威儀。僧衆不往白衣家應赴,亦不在寺內應酬經忏,更不向信衆募化,雖生活艱苦,而僧衆處之怡然。師于戒律,約己甚嚴,待人惟恕。以不雜不冗不過不及正處中道爲准繩,故雖門風甚峻,而僧衆和合,人無間言。
1942年師在近慈寺舉行大威德金剛大灌頂,四衆雲集,盛況空前。安居中講《大威德生起次第》。人或以爲師對無上密傳習太泛,實則師之講授因人而施,亦有分寸,非漫無限度也。同時譯出《大時輪上師相應法》。
1945年在彭縣太平寺安居講《法蘊足論》及《大威德圓成次第》之一部分。師晚年傾向于原始佛教,以《法蘊足論》爲目犍連所造,《舍利弗毗昙》爲舍利弗所造,均成于釋迦在世之時,內容頗爲可信。且所論皆修切要之法相,故特印出傳習。安居中譯宗喀巴著《律海心要》,在近慈寺首講。是年建近慈寺譯經院,師親撰門聯:“通聖言而遍寰宇,導世界以趣大同。”以明譯經之旨。當時,美國住成都新聞處長曾持羅斯福總統函邀師赴美弘法,辭未往。
師譯《毗盧儀軌》,迎蒙古興善喇嘛住譯經院,傳《毗盧儀軌》及其事相修法;唐密久堙,大日如來修法,至此始複其傳。嗣後,師又率弟子譯出有關毗盧法之儀軌注疏多種(尚未付印)。
師講《法蘊足論》、《圓成次第》、《生起次第粗細修法》、《慧行刻意》,明原始佛教定學與密乘相通之道,弟子有筆記,稱爲《太平寺安居講記》。以屬于甚深密法,故只由在會弟子互相傳抄,迄未付印。
師譯著及弟子集錄筆記近七十余種。屬于經論者有《現證莊嚴論顯明義疏》、《現證莊嚴論根本頌》、《辨識阿含集頌》、《根本阿含廣頌》、《增一阿含學記》、《雜阿含學記》(未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頌解》、《華嚴經十無盡藏品講義》、《菩提道次第心論》、《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佛塔建修供養功德義利分別集經》、《舍利弗毗昙禅定品講義》、《定道資糧頌》、《寶相贊》。
屬于戒律者有《律海十門》、《律海心要》、《事師五十頌》、《比丘日誦》、《比丘尼日誦》、《菩提宗道菩薩戒集頌》、《沙彌戒集頌》。
屬于密法儀軌者有《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剛安善成就修行方便觀誦儀軌》、《大威德文殊成就法生起次第入門津要》、《大威德生圓次第秘密伽陀》、《大威德怖畏金剛甚深道第二圓成次第》、《大威德一尊成就法》、《大威德一十叁尊之息災增益二種火供現行儀軌》、《大威德文殊成就方便略引》、《文殊大威德迎請勝住總經》、《文殊護持正法王滿足供養激贊儀軌》、《文殊護持正法王供養儀軌》、《文殊大威德息災護摩略法》、《文殊真言念誦略法》、《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毗盧如來成就方便大法儀》、《無量壽如來大願持誦法》、《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清淨法身天香供養法》、《毗沙門天滿足供養法》、《六臂依怙滿足供養法》、《吉祥大天滿足供養法》、《吉祥天女供贊略法》、《韻音天女供贊儀軌》、《菩提道次第前導六加行法儀軌》、《菩提道次第莊嚴儀軌》、《時輪金剛略儀軌》、《雅馬達嘎持誦略法》、《馬哈嘎那供養略法》、《成就大悲心陀羅尼修行法軌》、《森林念誦陳獻普賢供雲海會大儀軌》(亦名水陸供施)、《往生儀軌》、《百字明儀軌》、《叁尊勝贊》、《寶瓶儀軌》、《灌頂法儀》、《灌頂壇儀》、《灌頂先知》、《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塔像供藏加持法儀》、《慧行刻意成念記》、《止觀略法》、《皈依叁寶始終學修攝要頌》。
屬于弟子集錄筆記者有:《四分律藏講記》、《大小持戒犍度筆記》、《定道資糧筆記》、《叁皈依觀初修略法》、《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講記》、《慧行習練刻意成念記講錄》、《大威德圓成次第筆記》、《太平寺安居講記》、《禅觀隨筆》、《朗忍筆記》等。
--------------------------------------------------------------------------------
附:能海上師譯著簡目
(一)翻譯之部
1.《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剛安善成就修行方便觀誦儀軌》
2.《大威德文殊成就法生起次第入門津要》
3.《大威德生圓次第秘密伽陀》
4.《大威德怖畏金剛甚深道第二圓成次第》
5.《大威德一尊成就法》
6.《大威德一十叁尊之息災增益二種火供現行儀軌》
7.《大威德息災護摩略法》
8.《文殊大威德迎請勝住總經》
9.《文殊護持正法王滿足供養激贊儀軌》
10.《文殊護持正法王供養儀軌》
11.《毗盧如來成就方便大法儀》
12.《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
13.《毗沙門天滿足供養法》
14.《六臂依怙滿足供養法》
15.《吉祥大天滿足供養法》
16.《吉祥天女供贊略法》
17.《韻音天女供贊儀軌》
18.《時輪金剛略儀軌》
19.《雅馬達嘎持誦略法》
20.《馬哈嘎那供養略法》
21.《往生儀軌》
22.《寶瓶儀軌》
23.《灌頂法儀》
24.《灌頂壇儀》
25.《灌頂先知》
26.《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
27.《塔像供藏加持法儀》
28.《百字明儀軌》
29.《森林念誦陳獻普賢供雲海會大儀軌》
(亦名《水陸供施》)
30.《清淨法身天香供養法》
31.《菩提道次第前導六加行法儀軌》
32.《菩提道次第莊嚴儀軌》
33.《現證莊嚴論根本頌》
34.《現證莊嚴論顯明義疏》
35.《佛塔建修供養功德義利分別集經》
36.《律海心要》
37.《事師五十頌》
38.《慧行刻意成念記》
39.《叁尊勝贊供養儀則》
(二)撰述之部
40.《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41.《文殊真言念誦略法》
42.《無量壽如來大願持誦法》
43.《成就大悲心陀羅尼修行法軌》
44.《辨識阿含集頌》
45.《根本阿含廣頌》
46.《比丘日誦》
47.《比丘尼日誦》
48.《沙彌戒集頌》
49.《菩提宗道菩薩戒集頌》
50.《定道資糧頌》
51.《止觀略法》
52.《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53.《皈依叁寶始終學修攝要頌》
54.《寶相贊》
55.《律海十門》
56.《增一阿含學記》》
57.《雜阿含學記》(未完)
58.《菩提道次第心論》
59.《大威德文殊成就方便略引》
60.《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頌解》
(叁)講義之部
61.《華嚴經十無盡藏品講義》
62.《舍利弗毗昙禅定品講義》
63.《四分律藏講記》
64.《大小持戒犍度筆記》
65.《定道資糧筆記》
66.《叁皈依觀初修略法》
67.《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講記》
68.《同上續記》
69.《慧行習練刻意成念記講錄》
70.《大威德圓成次第筆記》
71.《太平寺安居講記》
72.《禅觀隨筆》
73.《朗忍筆記》
《能海上師弘法業績述略》全文閱讀結束。